奔逸
【拼音】: bēn yì 【注音】: ㄅㄣ一ˋ 【结构】: 奔(上下结构)逸(半包围结构) 【简体】: 奔逸 【繁体】: 奔逸奔逸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奔逸bēnyì。(1)奔逃。奔逸[bēnyì]⒈奔逃。英flee;runaway;
基础解释奔逃。
引证解释⒈亦作“奔軼”。⒉快跑,迅速前进。引唐柳宗元《曹溪大鉴禅师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万其趣。”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所授有物理、化学、解剖、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⒊谓奔向,直向。参见“奔逸絶尘”。引章炳麟《訄书·尊史》:“独《世本》有《作篇》,所道者不封于姬氏,奔軼泰古,上穷无始矣。”⒋奔放,纵逸。引晋傅玄《七谟序》:“若《七依》之卓轢一致,《七辨》之缠緜精巧,《七啟》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明李贽《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説,专以良友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
网络解释奔逸奔逸,汉语词汇。
释义1.快跑,迅速前进。2、谓奔向,直向。3、奔放,纵逸。
综合释义亦作“奔軼”。快跑,迅速前进。唐柳宗元《曹溪大鉴禅师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万其趣。”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所授有物理、化学、解剖、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谓奔向,直向。章炳麟《訄书·尊史》:“独《世本》有《作篇》,所道者不封于姬氏,奔軼泰古,上穷无始矣。”参见“奔逸絶尘”。奔放,纵逸。晋傅玄《七谟序》:“若《七依》之卓轢一致,《七辨》之缠緜精巧,《七啟》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明李贽《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説,专以良友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奔逸[bēnyì]疾驰。《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也作「奔放」。
汉语大词典亦作“奔轶”。(1).快跑,迅速前进。唐柳宗元《曹溪大鉴禅师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轶,乃万其趣。”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所授有物理、化学、解剖、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2).谓奔向,直向。章炳麟《訄书·尊史》:“独《世本》有《作篇》,所道者不封于姬氏,奔轶泰古,上穷无始矣。”参见“奔逸绝尘”。(3).奔放,纵逸。晋傅玄《七谟序》:“若《七依》之卓轹一致,《七辨》之缠绵精巧,《七启》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明李贽《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说,专以良友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
国语辞典疾驰。《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也作「奔放」。奔逸[bēnyì]⒈疾驰。也作「奔放」。引《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英语flight of ideas
其他释义1.亦作'奔轶'。2.快跑﹐迅速前进。3.谓奔向﹐直向。4.奔放﹐纵逸。
奔逸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奔轶
奔逸造句
1.没有纷繁复杂的招式,也没有奔逸绝尘的速度,只有那只渐渐推进的玉掌。
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3.青牛我奔逸绝尘,尔等望尘莫及。
4.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5.王毅脚下残影显现,顿时健步如飞,好似脱缰的野马一般,奔逸绝尘,身影一晃便消失在了原地,这让气势汹汹的火舞苍狮扑了一个落空。
6.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7.两支武者师团建立后,一齐传授武功心法和轻功奔逸绝尘。
8.患者时而情绪低落,乐趣丧失,睡眠紊乱,易焦虑;时而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语言增多,高谈阔论,易激惹。
9.当然王毅也不知自己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了那通缉单上,现在的他仍在极速的前进,好似不知疲倦一般,在空中好似一只脱缰的野马,风驰电掣、奔逸绝尘。
10.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伴有思维奔逸或迟缓,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关于奔逸的诗词
《呈丘运使·奔逸闻千里》
奔逸的单词
flight of ideas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倴渀犇逩
run、rush、flee
会意:从大、从卉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奔命、奔头儿
逸的拼音:yì(一ˋ)
⒈ 跑,逃跑,逃逸。奔逸。
⒉ 散失:逸散。逸史。逸事。逸闻。
⒊ 安闲,安乐:安逸。逸乐(安乐)。以逸待劳。闲情逸致。
⒋ 超过一般:超逸。逸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逸趣。逸致。逸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逸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⒌ 隐遁:逸士(隐居之士)。逸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⒍ 放任,不受拘束:逸荡。飘逸。骄奢淫逸。
逸字UNICODE编码U+9038,10进制: 36920,UTF-32: 00009038,UTF-8: E9 80 B8。
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逸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劮
ease、escape、flee、leisure
劳
会意
flee, escape, break loose
详细解释◎ 逸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会意。从辵( chuò )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2) 同本义 [escape]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3)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4) 奔跑 [gallop]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逸,奔也。——《玉篇》
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踊(犹奔跑);逸尘(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逸骑(奔跑的马);逸骏(善奔驰的马);逸驰(犹奔驰);逸象(奔走的象);逸兔(奔走的兔);逸走(奔跑)
(6) 超越 [excel]
亮少有逸群之才。——《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逸才(超人的才智);逸足(比喻才能超越出众的人);逸伦(超越同辈);逸德(马有超群的禀性);逸艺(高超的技艺);逸侪(超过同辈);逸操(高洁的情操);逸品(超越流俗的艺术修养或艺术品);逸珠(稀世难求的珍珠。比喻人有超绝凡常的嘉德);逸格(超越流俗的高尚格调)
(8) 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release]
乃逸楚囚。——《左传》
(9) 又如:逸水(犹洪水)
(10) 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retire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
(11) 又如:逸士(隐居山林的读书人);逸妻(遁世隐士的妻子);逸迹(犹遁迹。指隐居);逸彦(遁世隐居的才德之士);逸叟(遁世隐居的老人);逸伏(犹隐伏)
(12) 散失,亡失 [be loose]
然则夏后、 周公之典逸矣。—— 柳宗元《时令论上》
(13) 又如:逸诗;逸简(散失的简册);逸编(散失的篇章);逸记(散失的记载);逸品(指散失的物品);逸言(散失之言);逸句(散失的文句);逸失(散失;失落)
◎ 逸的拼音: yì
〈词性:形〉
(1) 闲适;安乐 [leisurely]
民莫不逸。——《诗·小雅·十月之交》笺:“逸,逸豫也。”
而又不自安恬逸。——《国语·吴语》。注:“逸,乐也。”
为之者劳,居之者逸。——张衡《东京赋》
国治身逸。——《吕氏春秋·察贤》。注:“逸,不劳也。”
足以逸身煖骸而矣。——《吕氏春秋·重己》
身安逸乐。——《史记·货殖列传》
能逸而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逸豫(安乐);逸境(安乐闲适的境地)
(3) 疾速 [quick]
良骏逸足。——《文选·傅奕·舞赋》。注:“逸,疾也。”
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文选·木华·海赋》。注;“言出疾也。”
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老残游记》
逸骇(迅疾升起);逸翮(指疾飞的鸟)
(4) 放纵;荒淫 [dissolute]
夫婿乐逸。——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党(荒淫放荡的一伙人);逸遨(放纵遨游);逸游(放纵游乐);逸志(纵欲放荡之志);逸声(淫声)
(6) 美丽 [beautiful]。如:逸女(美女);逸丽(犹美丽);逸艳(犹美丽);逸辞(美丽的词藻)
逸荡,逸宕、逸乐、逸民、逸群、逸散、逸史、逸氏、逸事、逸闻、逸豫、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