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宸聪的拼音_chen cōng是什么意思

宸聪

【拼音】: chén cōng 【注音】: ㄔㄣˊㄘㄨㄥ 【结构】: 宸(上下结构)聪(左右结构) 【简体】: 宸聪 【繁体】: 宸聰

宸聪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2.谓皇帝的听闻。宸聪[chéncōng]⒈谓皇帝的听闻。⒉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

引证解释⒈谓皇帝的听闻。引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欲稍稍递进闻於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奬,塞言责;下以復吾平生之志。”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既达宸聪,惧其言如訕上,乃逃於江表。”⒉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引明刘基《夏夜合州城中作》诗:“养梟殈凤天所厌,谁能抗疏回宸聪。”清李渔《玉搔头·情试》:“只因这两箇小人在侧,终朝蛊惑宸聪,以致如此。”

网络解释宸聪宸聪,拼音是chéncō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皇帝的心思﹑主意。

综合释义谓皇帝的听闻。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欲稍稍递进闻於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奬,塞言责;下以復吾平生之志。”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既达宸聪,惧其言如訕上,乃逃於江表。”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明刘基《夏夜合州城中作》诗:“养梟殈凤天所厌,谁能抗疏回宸聪。”清李渔《玉搔头·情试》:“只因这两箇小人在侧,终朝蛊惑宸聪,以致如此。”

网友释义宸聪,拼音是chéncō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皇帝的心思﹑主意。

汉语大词典(1).谓皇帝的听闻。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既达宸聪,惧其言如讪上,乃逃于江表。”(2).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明刘基《夏夜合州城中作》诗:“养枭殈凤天所厌,谁能抗疏回宸聪。”清李渔《玉搔头·情试》:“只因这两个小人在侧,终朝蛊惑宸聪,以致如此。”

国语辞典君主的听闻。宸聪[chéncōng]⒈君主的听闻。引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

辞典修订版君主的听闻。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

其他释义1.谓皇帝的听闻。2.借指皇帝的心思﹑主意。

关于宸聪的诗词

《寿应茶马·自联班序简宸聪》 《冯大宗伯·十年讲幄奉宸聪》 《明季咏史·思陵苛察误宸聪》

宸的意思

  拼音  chén   注音  ㄔㄣ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DFE  仓颉  JMMV  郑码  WDGH  四角  30232  结构  上下电码  1368  区位  6923  统一码  5BB8  笔顺  丶丶フ一ノ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宸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屋宇,深邃的房屋。

⒉ 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宸极。宸居。宸章。宸札(帝王的书札)。宸游。宸翰(帝王的书迹)。宸垣(京师)。

统一码

宸字UNICODE编码U+5BB8,10进制: 23480,UTF-32: 00005BB8,UTF-8: E5 AE B8。

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宸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宀、辰声

English

imperial; imperial pala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宸的拼音: chén  

〈词性:名〉

(1) (形声。从宀( mián  ),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eave]

宸,屋宇也。——《说文》

而为敝邑宸宇。——《国语·越语》。注:“屋霤。”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

(3) 又如:宸宇(屋檐。比喻庇荫)

(4) 又深又大的房屋 [great mansion]

宸,贾逵曰:室之奥者。——《玉篇》

(5) 帝王的住处 [imperial palace]

宸扉既辟。——王勃《九成宫颂》

(6) 又如:宸扉(宫门)

(7) 帝王、王位的代称 [emperor]

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某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机宸翰之宝”。——《红楼梦》。注:翰,墨迹,书法。

(8) 又如:宸游(旧称皇帝出游);宸极(北极星,喻帝王)

  拼音  cōng   注音  ㄘㄨㄥ   繁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BUKN  仓颉  SJCRP  郑码  CEJW  四角  18436  结构  左右电码  5115  区位  2047  统一码  806A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丶ノ丨フ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聪(聰)的拼音:cōng(ㄘㄨㄥ)  

⒈ 听觉:失聪。

⒉ 听觉灵敏:耳聪目明。

⒊ 心思灵敏:聪明。聪睿。聪慧。聪颖。

统一码

聪字UNICODE编码U+806A,10进制: 32874,UTF-32: 0000806A,UTF-8: E8 81 AA。

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聰聡聦

汉英互译

acute hearing、faculty of hearing

造字法

形声:从耳、总声

English

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聪的拼音:

cō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2) 同本义 [(of hearing) acute]

聪,察也。——《说文》

听曰聪。——《书·洪范》

闻审谓之聪。——《管子·宙合》

耳彻为聪。——《庄子·外物》

尚寐无聪。——《诗·王风·兔爰》

(3) 又如:聪耳(听觉灵敏的耳朵)

(4) 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astute]

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聪察(擅长审辨);聪察轩昂(明察真伪,仪态不凡);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6) 聪明,有才智 [clever]

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三国志·诸葛亮传》

聪者不得用其诈。——《韩非子·有度》

不聪敬止。——《诗·周颂·敬之》

(7) 又如:聪哲(聪明多智);聪明自误(天资聪明的人,反被聪明所误);聪智(指聪明而有才智)

词性变化

聪的拼音:

cōng  

〈词性:名〉

听;听觉 [faculty of hearing]。如:左耳失聪

常用词组

聪慧、聪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