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襟
【拼音】: chén jīn 【注音】: ㄔㄣˊㄐ一ㄣ 【结构】: 宸(上下结构)襟(左右结构) 【简体】: 宸襟 【繁体】: 宸襟宸襟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宸襟[chénjīn]⒈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
引证解释⒈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引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李商隐《思贤顿》诗:“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宋乐史《广卓异记·三起三留》:“中外咸知:上命相独出宸襟。”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今外有金敌之侵扰,内有杨么之窃发,俱为大患,上軫宸襟。”
网络解释宸襟宸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énjīn,意思是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
综合释义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李商隐《思贤顿》诗:“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宋乐史《广卓异记·三起三留》:“中外咸知:上命相独出宸襟。”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今外有金敌之侵扰,内有杨么之窃发,俱为大患,上軫宸襟。”天子的情怀。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宛诗为西封侯作〉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薛元超〈谏蕃官仗内射生疏〉:「时惟令月,景淑风和,宸襟有豫,百灵胥悦。」
网友释义宸襟chénjīn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李商隐《思贤顿》诗:“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宋乐史《广卓异记·三起三留》:“中外咸知:上命相独出宸襟。”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今外有金敌之侵扰,内有杨么之窃发,俱为大患,上轸宸襟。”
汉语大词典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李商隐《思贤顿》诗:“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宋乐史《广卓异记·三起三留》:“中外咸知:上命相独出宸襟。”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今外有金敌之侵扰,内有杨么之窃发,俱为大患,上轸宸襟。”
国语辞典天子的情怀。宸襟[chénjīn]⒈天子的情怀。引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宛诗为西封侯作〉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薛元超〈谏蕃官仗内射生疏〉:「时惟令月,景淑风和,宸襟有豫,百灵胥悦。」
辞典修订版天子的情怀。南朝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宛诗为西封侯作〉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唐.薛元超〈谏蕃官仗内射生疏〉:「时惟令月,景淑风和,宸襟有豫,百灵胥悦。」
其他释义1.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
宸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屋宇,深邃的房屋。
⒉ 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宸极。宸居。宸章。宸札(帝王的书札)。宸游。宸翰(帝王的书迹)。宸垣(京师)。
宸字UNICODE编码U+5BB8,10进制: 23480,UTF-32: 00005BB8,UTF-8: E5 AE B8。
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宸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䆣
形声:从宀、辰声
imperial; imperial palace
详细解释◎ 宸的拼音: chén
〈词性:名〉
(1) (形声。从宀( mián ),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eave]
宸,屋宇也。——《说文》
而为敝邑宸宇。——《国语·越语》。注:“屋霤。”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
(3) 又如:宸宇(屋檐。比喻庇荫)
(4) 又深又大的房屋 [great mansion]
宸,贾逵曰:室之奥者。——《玉篇》
(5) 帝王的住处 [imperial palace]
宸扉既辟。——王勃《九成宫颂》
(6) 又如:宸扉(宫门)
(7) 帝王、王位的代称 [emperor]
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某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机宸翰之宝”。——《红楼梦》。注:翰,墨迹,书法。
(8) 又如:宸游(旧称皇帝出游);宸极(北极星,喻帝王)
襟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襟。对襟。底襟。襟带(亦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襟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
⒉ 胸怀,抱负:襟怀。胸襟。
⒊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连襟。
襟字UNICODE编码U+895F,10进制: 35167,UTF-32: 0000895F,UTF-8: E8 A5 9F。
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䘳
front of a garment、husbands of sisters
形声:从衤、禁声
lapel, collar
详细解释◎ 襟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front of a garment]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又如: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襟带(衣襟和腰带);襟卫(襟带周卫);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4) 连襟的省称。本人与妻子的兄弟或姐妹的夫婿间的关系或两婿相称 [brothers-in-law]。如:襟兄(对妻姊之夫的称呼);襟联(连襟)
(5) 胸怀 [mind]。如:襟曲(心曲);襟素(怀抱,心胸);襟友(至友,心心相通的好友);襟鬲(胸襟)
(6) 前面 [front]。如:襟背(前后)
(7) 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pass]。如:襟要(比喻险要的地方);襟抱(喻指水流交会处);襟屏(像衣襟一样屏蔽于前。比喻地势重要);襟会(交会连接)
◎ 襟的拼音: jīn
〈词性:动〉
(1) [如衣襟] 屏障于前 [screen]
襟三江而带五湖。——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裹杂;混合 [mix]
将零头的三百八十匹,又选自己营中老疲病马五百余匹,襟在里头。叫几个军士赶着。——清· 素庵主人《睢阳忠毅录》
襟抱、襟度、襟怀、襟怀坦白、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