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尺帛的拼音_chǐ bo是什么意思

尺帛

【拼音】: chǐ bó 【注音】: ㄔˇㄅㄛˊ 【结构】: 尺(独体结构)帛(上下结构)

尺帛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长一尺的帛,言其少。2.指书信。尺帛[chǐbó]⒈长一尺的帛,言其少。⒉指书信。

基础解释长一尺的帛,言其少。指书信。

引证解释⒈长一尺的帛,言其少。引《战国策·赵策三》:“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新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刘君良﹞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清黄宗羲《黄季真墓志铭》:“七十将至,裹此尺帛。”⒉指书信。引明何景明《塘上行》:“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清遯庐《童子军·报捷》:“雁云高,问汉家尺帛,几时飞到?”

网络解释尺帛尺帛:长一尺的帛,言其少。另外,尺帛还有书信的意思。

综合释义长一尺的帛,言其少。《战国策·赵策三》:“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新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刘君良﹞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清黄宗羲《黄季真墓志铭》:“七十将至,裹此尺帛。”指书信。明何景明《塘上行》:“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清遯庐《童子军·报捷》:“雁云高,问汉家尺帛,几时飞到?”

网友释义呼气阻力机(呼气阻力测试仪)主要用于测定纺织品以及絮棉、太空棉等的空气穿透阻力,是鉴定服装、纺织品,尤其是医用纺织品的舒适性、卫生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汉语大词典(1).长一尺的帛,言其少。《战国策·赵策三》:“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新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刘君良﹞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清黄宗羲《黄季真墓志铭》:“七十将至,裹此尺帛。”(2).指书信。明何景明《塘上行》:“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清遁庐《童子军·报捷》:“雁云高,问汉家尺帛,几时飞到?”

尺帛造句

1.鸡鸣而起,且温颜色,一钱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须,聚对分给。

关于尺帛的诗词

《感怀·尺帛无长裁》

尺的意思

  拼音  chǐ chě   注音  ㄔˇ ㄔㄜˇ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I  仓颉  SO  郑码  XMS  四角  77807  结构  单一电码  1439  区位  1963  统一码  5C3A  笔顺  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尺的拼音:chǐ(ㄔˇ)  

⒈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⒉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⒊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⒋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其他字义

尺的拼音:chě(ㄔㄜˇ)  

⒈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统一码

尺字UNICODE编码U+5C3A,10进制: 23610,UTF-32: 00005C3A,UTF-8: E5 B0 BA。

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ruler、a unit of lengt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尺的拼音: chě  

〈词性:名〉

(1)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corresponding to 2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2) 另见 chǐ  

基本词义

尺的拼音: chǐ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2)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chi, a unit of length (3chi=1 meter)]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3)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4) [chi pulse]。中医诊脉部位之一。手掌后桡骨高处下为寸;寸下一指处为关;关下一指处为尺。如:尺中(尺脉)

(5) 尺子,量长度的器具 [ruler;rule]。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6) 喻法度或标准 [laws and institutions]。如:尺墨(法规,法制)

(7) 像尺一样的条状物 [ruler-like things]。如:镇尺;戒尺;尺简(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尺疏(奏章)

(8) 信件,信札 [letters]。如:尺书(书,信;书籍);尺素(短笺,书信)

词性变化

尺的拼音: chǐ  

〈词性:形〉

(1) 喻短小或狭小的 [tiny]

尺泽之蜺也。——《后汉书·对楚五问》

(2) 又如:尺土(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尺地(极少的土地);尺铁(短小的铁制武器)

(3) 另见 chě  

常用词组

尺兵、尺波电谢、尺寸、尺寸、尺牍、尺度、尺短寸长、尺幅千里、尺骨、尺蠖、尺码、尺山寸水、尺素、尺头,尺头儿、尺子

  拼音    注音  ㄅㄛˊ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MHJ  仓颉  HALB  郑码  NKLI  四角  26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591  区位  1815  统一码  5E1B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帛的拼音:bó(ㄅㄛˊ)  

⒈ 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喻变争斗为友善)。竹帛(指书籍)。简蠹帛裂(书坏了)。

统一码

帛字UNICODE编码U+5E1B,10进制: 24091,UTF-32: 00005E1B,UTF-8: E5 B8 9B。

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帛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silk

造字法

形声:从巾、白声

English

silks, fabrics; wealth, proper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帛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2) 同本义 [silks]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 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4) 指帛书 [book copied on silk]

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常用词组

帛画、帛缕、帛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