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伤
【拼音】: bēng shāng 【注音】: ㄅㄥㄕㄤ 【结构】: 崩(上下结构)伤(左右结构) 【繁体】: 崩傷崩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痛心悲伤。崩伤[bēngshāng]⒈痛心悲伤。
引证解释⒈痛心悲伤。引汉应劭《风俗通·衍礼·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当内崩伤,外自矜飭。此为矫情,伪之至也。”
网络解释崩伤崩伤,是汉语词汇,痛心悲伤。
综合释义痛心悲伤。汉应劭《风俗通·衍礼·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当内崩伤,外自矜飭。此为矫情,伪之至也。”
汉语大词典痛心悲伤。汉应劭《风俗通·衍礼·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当内崩伤,外自矜饬。此为矫情,伪之至也。”
其他释义1.痛心悲伤。
崩伤造句
1.婚礼上燃放爆竹本是烘托喜庆气氛的,但鞭炮不长眼睛,崩伤了司仪的眼睛,新郎也要跟着承担责任。
2.李某到汽修摊修理汽车,被工人拆下的一根弹簧崩伤眼睛,致右眼球摘除。
3.1日晚,双城市一商场开业庆典燃放烟花时出了意外,前来送鞭炮的拉脚农民张某被崩伤,目前仍在哈医大二院抢救。
4.了解到,小年至元宵节,哈市共接诊被烟花爆竹崩伤的患者420余人,最小四岁,最大年过八旬,重症入院的五十多名伤者,伤情多集中眼球、面部及手部被崩。[www.chazidian.com/zj-22376/造句网]
崩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⒉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⒊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⒋ 败坏:礼坏乐(yuè )崩。
⒌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⒍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崩字UNICODE编码U+5D29,10进制: 23849,UTF-32: 00005D29,UTF-8: E5 B4 A9。
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lapse、demise
形声:从山、朋声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详细解释◎ 崩的拼音: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metrorrhagia]
崩殂、崩摧、崩倒、崩坏、崩毁、崩决、崩溃、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伤(傷)的拼音:shāng(ㄕㄤ)
⒈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⒉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⒊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⒋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⒌ 妨碍:无伤大体。
⒍ 悲哀: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⒎ 得罪:伤众。开口伤人。
伤字UNICODE编码U+4F24,10进制: 20260,UTF-32: 00004F24,UTF-8: E4 BC A4。
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傷慯
be distressed、be harmful to、get sick of sth.、injure、injury、wound
形声:从亻、声
wound, injury; fall ill from
详细解释◎ 伤的拼音:
傷 sh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塲( shāng )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 同本义 [wound;injury;trauma]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丧事;丧祭 [funeral arrangements;mourning]
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管子·君臣下》
(5) 又如: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
(6) 损失 [loss]
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韩非子·五蠹》
(7) 受伤的人 [the wounded]
虏救死扶伤不给 。——司马迁《报任安书》
◎ 伤的拼音:
傷 shāng
〈词性:动〉
(1) 损伤;伤害 [injure;hurt]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 又如:伤化(损害教化);无伤大雅;伤沴(受伤害而不流通);伤情(伤感);伤暑(为暑气所伤);伤勇(损害勇气);伤脸(损了别人的面子);伤夷折衄(遭受创伤,导致挫败);伤命(伤害天子的诏命);伤幸(出口伤人);伤阂(伤害阻隔);伤废(受伤残废的人);伤毁(损坏);伤廉(伤害廉洁);伤生(伤害生命)
(3) 受伤;负伤 [be wounded;be harmed]
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4) 诋毁;中伤 [slander]
伤,诽也。——《广雅》
伤之于昭公。——《吕氏春秋·察微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伤诋(中伤诋毁)
(6) 触冒;冲犯 [offend]。如:伤屈(冒犯);伤犯(冒犯,触犯);伤味(懊恼);伤触(冒犯)
(7) 死亡。通“丧” [pass away]
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战国策》
(8) 哀伤;悲伤 [grief;be distressed;sad]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9) 又如:伤今(忧思今日);伤暮(哀叹年老而无成);伤乖(因离别而悲伤);伤沮(沮丧);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伤恫(哀痛);伤惜(哀伤惋惜)
(10) 以…产生厌烦 [be sick of]。如:吃红薯吃伤了;这几年在外面跑伤了;这孩子吃糖吃伤了
伤疤、伤悲、伤兵、伤残、伤悼、伤风、伤风败俗、伤俘、伤感、伤弓之鸟、伤害、伤号、伤耗、伤痕、伤怀、伤科、伤口、伤面子、伤情、伤热、伤人、伤神、伤食、伤势、伤逝、伤水、伤损、伤天害理、伤痛、伤亡、伤心、伤心惨目、伤痍、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