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摧
【拼音】: bēng cuī 【注音】: ㄅㄥㄘㄨㄟ 【结构】: 崩(上下结构)摧(左右结构) 【简体】: 崩摧 【繁体】: 崩摧崩摧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崩摧bēngcuī。(1)崩塌。崩摧[bēngcuī]⒈崩塌。例丘峦崩摧。——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英collapse;
基础解释崩塌
引证解释⒈倒塌毁坏。引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岸高二丈许,上多积薪,人皆乘薪而立,忽风驾洪涛出岸,激薪崩摧,死者数百人。”《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本道所辖八路係官房舍甚多……皈付经今有一十餘年,随路官司不曾纠工修葺,即目多有崩摧之势。”清刘大櫆《祭尹少宰文》:“公之在世,人岂惊奇;及其既没,泣涕追思。泰山乔岳,忽然崩摧。”⒉溃败;灭亡。引《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郊劳未通,能无怀愧。”《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⒊犹言五内摧裂。形容哀痛之极。引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翩翩孤嗣,号慟崩摧。”
网络解释崩摧崩摧,汉语词汇。
释义1、倒塌毁坏。2、溃败;灭亡。3、犹言五内摧裂。形容哀痛之极。
综合释义倒塌毁坏。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岸高二丈许,上多积薪,人皆乘薪而立,忽风驾洪涛出岸,激薪崩摧,死者数百人。”《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本道所辖八路係官房舍甚多……皈付经今有一十餘年,随路官司不曾纠工修葺,即目多有崩摧之势。”清刘大櫆《祭尹少宰文》:“公之在世,人岂惊奇;及其既没,泣涕追思。泰山乔岳,忽然崩摧。”溃败;灭亡。《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郊劳未通,能无怀愧。”《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犹言五内摧裂。形容哀痛之极。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翩翩孤嗣,号慟崩摧。”崩摧[bēngcuī]崩塌、毁坏。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网友释义崩摧,汉语词汇。拼音:bēngcuī释义:1、倒塌毁坏。2、溃败;灭亡。3、犹言五内摧裂。形容哀痛之极。
汉语大词典(1).倒塌毁坏。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岸高二丈许,上多积薪,人皆乘薪而立,忽风驾洪涛出岸,激薪崩摧,死者数百人。”《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本道所辖八路系官房舍甚多……皈付经今有一十馀年,随路官司不曾纠工修葺,即目多有崩摧之势。”清刘大櫆《祭尹少宰文》:“公之在世,人岂惊奇;及其既没,泣涕追思。泰山乔岳,忽然崩摧。”(2).溃败;灭亡。《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郊劳未通,能无怀愧。”《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3).犹言五内摧裂。形容哀痛之极。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翩翩孤嗣,号恸崩摧。”
国语辞典崩塌、毁坏。崩摧[bēngcuī]⒈崩塌、毁坏。引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英语tocollapse,toshatter
辞典修订版崩塌、毁坏。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其他释义1.倒塌毁坏。2.溃败;灭亡。3.犹言五内摧裂。形容哀痛之极。
崩摧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崩毁
崩摧造句
1.众生的低吟浅唱变作泰初时山峦崩摧的悸动。
2.一些人将二奶看作该国纲纪崩摧、贫富差距过大的受害者,他们表示法律系统不过令这个问题更糟。
3.老怪手向前伸,猛然虚空一推,如同推开一座看不见的门户,却见雷声呼啸,地裂山崩,霎时间地火水风一齐变化,周围山峦巨岭轰然崩摧,化作无数混沌之气。
4.曾哥至,绵羊音稍出,巨厦轰然崩摧,声侔鬼神,海水震荡,惮赫千里,民惊而坏都舍。
5.不肖子孙赢政,有辱先尊,污垢灵位,养子不教,藏奸纳秽,以致社稷倾覆,宗庙崩摧,天公降祸,百死其罪。www.chazidian.com/zj-22365/查字典崩摧造句
关于崩摧的诗词
《鸿门会·天柱崩摧地维裂》
崩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⒉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⒊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⒋ 败坏:礼坏乐(yuè )崩。
⒌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⒍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崩字UNICODE编码U+5D29,10进制: 23849,UTF-32: 00005D29,UTF-8: E5 B4 A9。
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lapse、demise
形声:从山、朋声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详细解释◎ 崩的拼音: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metrorrhagia]
崩殂、崩摧、崩倒、崩坏、崩毁、崩决、崩溃、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摧的拼音:cuī(ㄘㄨㄟ)
⒈ 破坏,折断:摧残。摧折。摧颓。摧眉折腰。
⒉ 挫败,挫折:摧败。摧挫。摧陷。
⒊ 伤痛:摧怆。摧心。
摧字UNICODE编码U+6467,10进制: 25703,UTF-32: 00006467,UTF-8: E6 91 A7。
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莝
break、destroy
形声:从扌、崔声
destroy, break, injure
详细解释◎ 摧的拼音: c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break]
先祖于摧。——《诗·大雅·云汉》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摧折(折断毁坏);摧剥(摧折剥落);摧烧(折断而投于火中烧毁)
(4) 摧毁,破坏,毁坏 [destroy]
列缺霹雳,上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摧坚(攻破敌人的坚锐部队);摧坚斩敌(破阵杀敌);摧破(摧陷攻破);摧逼(摧残)
(6) 挫败 [defeat]
折锐摧矜。——《楚辞·忧苦》。注:“挫也。”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贫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摧屈受挫而屈服;摧辱(挫折羞辱);摧败(击破;打败);摧锋(挫败敌军的锐气);摧锋陷阵(破敌深入)
(8) 倒塌;崩裂 [collapse]。如:地崩山摧壮士死;天摧地塌;摧塌(倒塌)
(9) 悲痛,哀伤 [grieve]
阿母大悲摧。——《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摧心(痛心。非常悲痛);摧怆(伤心);摧圮(伤痛之极);摧裂(极言悲痛)
摧藏、摧残、摧肝、摧毁、摧枯拉朽、摧眉折腰、摧陷、摧志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