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沮
【拼音】: bēng jǔ 【注音】: ㄅㄥㄐㄨˇ 【结构】: 崩(上下结构)沮(左右结构)崩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溃散,涣散。崩沮[bēngjǔ]⒈犹溃散,涣散。
引证解释⒈犹溃散,涣散。引《后汉书·袁谭传》:“尽收其輜重,得尚印綬节鉞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寧是兴隆之渐邪!”《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太子北过渭,兵仗盬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
网络解释崩沮犹溃散,涣散。
综合释义犹溃散,涣散。《后汉书·袁谭传》:“尽收其輜重,得尚印綬节鉞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寧是兴隆之渐邪!”《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太子北过渭,兵仗盬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
汉语大词典犹溃散,涣散。《后汉书·袁谭传》:“尽收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宁是兴隆之渐邪!”《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太子北过渭,兵仗盬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
其他释义1.犹溃散,涣散。
崩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⒉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⒊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⒋ 败坏:礼坏乐(yuè )崩。
⒌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⒍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崩字UNICODE编码U+5D29,10进制: 23849,UTF-32: 00005D29,UTF-8: E5 B4 A9。
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lapse、demise
形声:从山、朋声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详细解释◎ 崩的拼音: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metrorrhagia]
崩殂、崩摧、崩倒、崩坏、崩毁、崩决、崩溃、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沮的拼音:jǔ(ㄐㄨˇ)
⒈ 阻止:沮遏。
⒉ 坏,败坏:沮丧(sàng )(失意,懊丧)。色沮。力竭功沮。
沮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沮洳〕低湿的地带。
沮字UNICODE编码U+6CAE,10进制: 27822,UTF-32: 00006CAE,UTF-8: E6 B2 AE。
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沮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氵、且声
详细解释◎ 沮的拼音: jǔ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且声。①( jū )本义:古水名。在今陕西省。②阻止)
(2) 同“阻”。阻止,阻遏;终止 [prevent;stop]
乱庶斯沮。——《诗·小雅·巧言》
其次,为赏劝罚沮。——《商君书·靳令》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孟子·梁惠王下》
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荀子·强国》
沮之以兵。——《礼记·儒行》
溯流转漕,谷恒输沮。——《汉·巴郡太守都亭侯张纳功德叙》
(3) 又如:沮挠(阻挠;阻止);沮丘(背水的山丘);沮格(阻拦);沮厄(阻挠遏止);沮止(阻止,遏止)
(4) 畏惧,恐惧 [fear]
沮之以兵。——《礼记·儒行》。注:“谓恐怖之也。”
(5) 又如:沮畏(畏惧);沮恐(畏惧,恐惧);沮喘(恐怖);沮惮(恐惧);沮慑(恐惧)
(6) 破坏,败坏 [ruin]
妄举,则事沮不胜。——《韩非子·二柄》
(7) 又如:沮咹衂(受挫;挫败);沮坏(中伤;败坏);沮解(破坏而使其离散)
(8) 诋毁,诽谤 [slander]。如:沮短(谗言毁谤);沮诽(诽谤);沮弃(诋毁放弃);沮陷(毁伤诬陷);沮訾(诋毁);沮薄(贬损,诋毁)
◎ 沮的拼音: jǔ
〈词性:形〉
(1) 丧气、颓丧或灰心失望 [dejected;demoralized]
神辱志沮。——嵇康《幽愤诗》
(2) 又如:沮折(沮丧屈从);沮惨不豫(失望悲惨,不高兴);沮气(丧失志气);沮索(颓废失意的样子);沮恐(沮丧惶恐);沮服(受挫灰心而降伏)
(3) 另见 jù
沮遏、沮丧
◎ 沮的拼音: jù
〈词性:形〉
(1) 湿,湿润 [moist]
彼汾沮洳。——《诗·魏风·汾沮洳》
(2) 又如:沮淤(低洼泥泞);沮洳场(低下阴湿的地方);沮泞(低洼泥泞)
(3) 另见 j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