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沸
【拼音】: bēng fèi 【注音】: ㄅㄥㄈㄟˋ 【结构】: 崩(上下结构)沸(左右结构)崩沸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崩沸[bēngfèi]⒈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基础解释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
引证解释⒈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引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后汉书·董卓传赞》:“董卓滔天,干逆三才,方夏崩沸,皇京烟埃。”
网络解释崩沸崩沸,读音为bēngfèiㄅㄥㄈㄟ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崩河沸。
综合释义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后汉书·董卓传赞》:“董卓滔天,干逆三才,方夏崩沸,皇京烟埃。”崩沸[bēngfèi]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网友释义崩沸,读音为bēngfèiㄅㄥㄈㄟ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崩河沸。
汉语大词典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后汉书·董卓传赞》:“董卓滔天,干逆三才,方夏崩沸,皇京烟埃。”
其他释义1.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崩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⒉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⒊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⒋ 败坏:礼坏乐(yuè )崩。
⒌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⒍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崩字UNICODE编码U+5D29,10进制: 23849,UTF-32: 00005D29,UTF-8: E5 B4 A9。
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ollapse、demise
形声:从山、朋声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详细解释◎ 崩的拼音: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metrorrhagia]
崩殂、崩摧、崩倒、崩坏、崩毁、崩决、崩溃、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沸的拼音:fèi(ㄈㄟˋ)
⒈ 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沸点。沸水。沸涌。沸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人声鼎沸。
⒉ 波涌的样子:沸郁(a.翻涌的样子;b.愤懑不平的样子)。
沸字UNICODE编码U+6CB8,10进制: 27832,UTF-32: 00006CB8,UTF-8: E6 B2 B8。
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㵒
boil
形声:从氵、弗声
boil, bubble up, gush
详细解释◎ 沸的拼音: f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弗声。本义:泉水大量涌出的样子)
(2) 同本义 [gushing out]
沸,滭沸滥泉也。——《说文》。按,涌出之貌。
觱沸槛泉。——《诗·小雅·采菽》
百川沸騰。——《诗·小雅·十月之交》
愤泉秋沸。——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
(3) 又如:沸沸(翻滚涌现的样子;行事迅速果断的样子);沸射(喷射);沸然(水腾涌的样子)
(4) 水波翻涌的样子 [surgent]
宫殿摆簸,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沸波(鸟名。即鱼鹰。因俯冲食水中鱼时扬起波浪);沸渭(水翻腾奔涌的样子);沸泻(水流翻滚奔腾)
(6) 名声很响,影响很大 [big-name]。如:沸传(盛名远扬)
(7) 杂乱,纷乱 [disordered]。如:沸乱(纷乱;烦乱);沸羹(比喻动荡混乱的局势)
◎ 沸的拼音: fèi
〈词性:动〉
(1) 把水烧开;沸腾 [boil;bubble]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
(2) 又如:沸煎(沸滚,沸腾翻滚);沸溢(水翻滚漫出);沸动(翻动)
(3) 声音喧闹或嘈杂 [be noisy]
沸乎暴怒。——司马相如《上林赋》
临河列阵,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晋书·刘曜载记》
(4) 又如:沸喧(沸激。像滚水一样喧闹);沸耳(声音喧腾);沸聒(喧腾,嘈杂);沸闹(喧闹);沸稠(繁密喧腾)
◎ 沸的拼音: fèi
〈词性:名〉
沸水 [boiling water]
以指挠沸。——《荀子·议兵》
沸点、沸鼎、沸反盈天、沸沸扬扬、沸滚、沸水、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