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崩症的拼音_bēng zheng是什么意思

崩症

【拼音】: bēng zhèng 【注音】: ㄅㄥㄓㄥˋ 【结构】: 崩(上下结构)症(半包围结构)

崩症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崩症bēngzhèng。(1)又叫“血崩”。中医病名,非行经期而阴道大量出血的症候。治疗应首先防止血脱晕厥,故宜先益气固摄,后调补任冲。崩症[bēngzhèng]⒈又叫“血崩”。中医病名,非行经期而阴道大量出血的症候。治疗应首先防止血脱晕厥,故宜先益气固摄,后调补任冲。英metrorrhagia;

基础解释又叫“血崩”。

引证解释⒈中医妇科病名。又称血崩。指子宫忽然大量出血的病。

网络解释崩症血崩亦称崩中、暴崩、血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崩之病名首见于《内经》:“阴虚阳搏谓之崩”。本病病因颇多,有因劳伤过度,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有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经血妄行而发为血崩;亦可素体热盛,复感热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积热化火,热迫血行而发病;另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外感,夹内伤,瘀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中。

国语辞典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崩症[bēngzhèng]⒈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或持续出血。英语metrorrhagia(vaginalbleedingoutsidetheexpectedmenstrualperiod)​

英语metrorrhagiadiabetes insipidus

其他释义1.中医妇科病名。又称血崩。指子宫忽然大量出血的病。

崩症造句

1.本文还对禁水时间、高渗盐水试验的改进以及部分性肾性尿崩症的诊断提出了看法。

2.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手术后并发尿崩症以及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经验。

3.尿崩症是由于神经垂体缺乏分泌或释放抗利尿激素所致。

4.目的:分析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

5.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下丘脑功能障碍、尿崩症。

6.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症候群及尿崩症同时发生在一个病人身上是十分罕见的。

7.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价值。

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血电解质紊乱及癫痫。

9.这些病损是否与其尿崩症有关?

10.下视丘的病变也会造成尿崩症。

崩症的单词

metrorrhagia diabetes insipidus

崩的意思

  拼音  bēng   注音  ㄅㄥ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MEEF  仓颉  UBB  郑码  LLQQ  四角  22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514  区位  1732  统一码  5D29  笔顺  丨フ丨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崩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jiě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

⒉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⒊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⒋ 败坏:礼坏乐(yuè  )崩。

⒌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⒍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统一码

崩字UNICODE编码U+5D29,10进制: 23849,UTF-32: 00005D29,UTF-8: E5 B4 A9。

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lapse、demise

造字法

形声:从山、朋声

English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崩的拼音: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landslide;landslip]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collapse;crash to the ground;burst apart]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death of an emperor]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collapse;fall in ruin]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break;down burst]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go off in;hit by shooting]。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metrorrhagia]

常用词组

崩殂、崩摧、崩倒、崩坏、崩毁、崩决、崩溃、崩裂、崩塌、崩坍、崩症

  拼音  zhèng zhēng   注音  ㄓㄥˋ ㄓㄥ   繁体    
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GHD  仓颉  KMYM  郑码  TAII  四角  00111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17  区位  5402  统一码  75C7  笔顺  丶一ノ丶一一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症(癥)的拼音:zhèng(ㄓㄥˋ)  

⒈ 病,病状:病症。症状。症候。不治之症。对症下药。

其他字义

症(癥)的拼音:zhēng(ㄓㄥ)  

⒈ 〔症结〕a.腹内结块的病;b.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

⒉ (癥)

统一码

症字UNICODE编码U+75C7,10进制: 30151,UTF-32: 000075C7,UTF-8: E7 97 87。

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證癥㿂

汉英互译

disease、illness

造字法

形声:从疒、正声

English

disease, illness, ail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症的拼音:

zhēng  

〈词性:名〉

(1) 腹中结块的病 [a lump in the abdomen causing distension and pain]

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晋· 王叔和《脉经》

(2) 又如:病症(病征。按:病征的 “症”,在古时只作“證”。症是近代的俗字);症坚(症结);症痼(腹中积久未消的痞块);症瘕(腹中结块的病。喻固陋寡闻);症噎(腹中结块,食塞咽喉)

(3) 另见 zhèng  

常用词组

症结

基本词义

症的拼音:

zhèng  

〈词性:名〉

(1) 症候;病象。古通“證” [disease;illness]

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五杂俎·物部三》

(2) 又如:死症(绝症。无法治好的病);险症(危险的症候);顽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病症);崩症(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症象(症状)

(3) 另见 zhēng  

(4) “證”另见 zhèng  

常用词组

症候、症结、症状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