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繇
【拼音】: cháo yáo 【注音】: ㄔㄠˊ一ㄠˊ 【结构】: 巢(上下结构)繇(左右结构)巢繇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即巢由。繇,通'由'。
基础解释即巢由。繇,通/'由/'。
引证解释⒈即巢由。繇,通“由”。参见“巢由”。引《后汉书·黄琼传》:“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跡巢繇,斯则可矣。”清阎尔梅《村居》诗:“邴管曾浮海,巢繇不买山。”
网络解释巢繇巢繇,读音为cháoyáoㄔㄠˊㄧㄠ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巢由。
综合释义即巢由。繇,通“由”。《后汉书·黄琼传》:“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跡巢繇,斯则可矣。”清阎尔梅《村居》诗:“邴管曾浮海,巢繇不买山。”参见“巢由”。
汉语大词典即巢由。繇,通“由”。《后汉书·黄琼传》:“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繇,斯则可矣。”清阎尔梅《村居》诗:“邴管曾浮海,巢繇不买山。”参见“巢由”。《汉语大词典》:巢由 拼音:cháoyóu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五代齐己《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秦争汉夺虚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清赵翼《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巢由下拜劳。”参见“巢父”、“许由”。
其他释义1.即巢由。繇,通'由'。
巢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鸟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⒉ 姓。
巢字UNICODE编码U+5DE2,10进制: 24034,UTF-32: 00005DE2,UTF-8: E5 B7 A2。
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巢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漅巣窼
nest、den of robbers
象形
nest, living quarter in tree
详细解释◎ 巢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2) 同本义 [birds' nests]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说文》
鸟之所乳谓之巢。——《小尔雅》
夏则居橧巢。——《孔子家语·问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3) 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nest]
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汉书·五行志》
(4) 又泛指蜂、蚁、兽的窝。如:巢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巢聚(谓聚集在巢穴中)
(5) 古人住的巢穴 [house]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6) 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 [den]。如:巢窠(盘踞之地);巢薮(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7) 姓
◎ 巢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1) 筑巢 [build nest]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巢幕(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
(3) 居住;栖息 [dwell]。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巢毁卵破、巢窟、巢穴
繇的拼音:yáo(一ㄠˊ)
⒈ 同“徭”。
⒉ 古同“谣”,歌谣。
繇的拼音:yóu(一ㄡˊ)
⒈ 古同“由”,从,自。
繇的拼音:zhòu(ㄓㄡˋ)
⒈ 古同“籀”,占卜的文辞。
繇字UNICODE编码U+7E47,10进制: 32327,UTF-32: 00007E47,UTF-8: E7 B9 87。
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繇字收录于 现通表 。
䌛䌊蘨
形声
reason, cause
详细解释◎ 繇的拼音: y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系,本义:随从)
(2) 同本义 [follow]
鲁颜无繇。——《史记·弟子传》
(3) 动摇 [shake]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史记》
◎ 繇的拼音: yáo
〈词性:名〉
(1) 力役,通“徭” [slave]
繇者揭钁,负笼土。——《淮南子·精神》。高注:“繇役也。”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史记·项羽本纪》
减太官,省繇赋。——《汉书·景帝纪》
又如:繇戍(遣民到边境戍守,服役。同徭戍);繇役(古代百姓为朝庭服劳役的义务。同徭役);繇使(指供力役及为使者);繇赋(徭役和田赋捐税)
(2) 通“谣”。歌谣 [rhyme]
参人民繇俗。——《汉书·李寻传》。颜师古云:“繇,读与谣同。”
(3) 又如:繇俗(歌谣风俗)
(4) 古族名 [Yao nationality],秦汉时闽越族分为繇和东越两部
(5) 姓
◎ 繇的拼音: yáo
〈词性:形〉
(1) 茂盛;草茂盛 [luxuriant]
厥草惟繇。——《书·禹贡》
(2) 通“遥”。远。[remote]
是以繇其期,足以日也。——《荀子·礼论》
(3) 另见 yóu;zhòu
◎ 繇的拼音: yóu
〈词性:介〉
从,自 [from]
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尔雅》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文帝本纪》
◎ 繇的拼音: yóu
〈词性:动〉
(1) 通“游” [roam]
近者陆子优繇。——《汉书·文帝纪》
(2) 通“由”。经 [pass through;by way of]
所繇适于治之路也。——《汉书·董仲书传》
政繇冢宰。——《汉书·魏相传》。颜师古云:“繇,与由同。”
繇朐汏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 另见 yáo;zhòu
繇子
◎ 繇的拼音: zhòu
〈词性:名〉
(1) 通“籀”。古时占卜的文辞 [divinatary words]
成风闻 成季之繇。——《左传·闵公二年》
(2) 又如:繇词(卦兆的占词。繇,通“籀”);繇文(占卜的文辞)
(3) 另见 yáo;y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