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巢许的拼音_chao xǔ是什么意思

巢许

【拼音】: cháo xǔ 【注音】: ㄔㄠˊㄒㄨˇ 【结构】: 巢(上下结构)许(左右结构) 【繁体】: 巢許

巢许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巢父和许由的并称。指隐者。巢许[cháoxǔ]⒈巢父和许由的并称。⒉指隐者。

引证解释⒈巢父和许由的并称。引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絶轨。”唐贾岛《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许岂尧臣?”⒉指隐者。引宋陆游《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网络解释巢许巢许,亦作“巢由”,是巢父和许由的并称。他们都是上古传说时代的隐逸之士。后来这一并称成为隐士的代称,或用来称颂高洁的志向。

综合释义巢父和许由的并称。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絶轨。”唐贾岛《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许岂尧臣?”指隐者。宋陆游《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汉语大词典(1).巢父和许由的并称。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唐贾岛《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许岂尧臣?”(2).指隐者。宋陆游《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其他释义1.巢父和许由的并称。2.指隐者。

巢许造句

1.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见竹林芳草,晨风抚绿了芭蕉,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许嵩

2.暗想从前帝尧让巢、许,帝舜让石户之农、善卷、子州支父等,今遇高贤,何妨效法尧舜,让他一让呢。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60726/造句网

3.暗想从前帝尧让巢、许,帝舜让石户之农、善卷、子州支父等,今遇高贤,何妨效法尧舜,让他一让呢。[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巢许造句]

关于巢许的诗词

《郑敬·几曾慕巢许》 《钓台·异代有巢许》 《山行·我非巢许流》

巢的意思

  拼音  cháo   注音  ㄔㄠˊ   
部首  巛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VJSU  仓颉  VVWD  郑码  ZDKF  四角  22904  结构  上下电码  1560  区位  1918  统一码  5DE2  笔顺  フフフ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巢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鸟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⒉ 姓。

统一码

巢字UNICODE编码U+5DE2,10进制: 24034,UTF-32: 00005DE2,UTF-8: E5 B7 A2。

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巢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漅巣窼

汉英互译

nest、den of robber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est, living quarter in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巢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2) 同本义 [birds' nests]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说文》

鸟之所乳谓之巢。——《小尔雅》

夏则居橧巢。——《孔子家语·问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3) 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nest]

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汉书·五行志》

(4) 又泛指蜂、蚁、兽的窝。如:巢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巢聚(谓聚集在巢穴中)

(5) 古人住的巢穴 [house]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6) 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 [den]。如:巢窠(盘踞之地);巢薮(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7) 姓

词性变化

巢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1) 筑巢 [build nest]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巢幕(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

(3) 居住;栖息 [dwell]。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常用词组

巢毁卵破、巢窟、巢穴

  拼音  xǔ hǔ   注音  ㄒㄨˇ ㄏㄨˇ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YTFH  仓颉  IVOJ  郑码  SMED  四角  38740  结构  左右电码  6079  区位  4877  统一码  8BB8  笔顺  丶フ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许(許)的拼音:xǔ(ㄒㄨˇ)  

⒈ 应允,认可:许可。允许。特许。

⒉ 承认其优点:赞许。嘉许。

⒊ 预先答应给与:许诺。

⒋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许配。许嫁。以身相许。

⒌ 或者,可能:也许。或许。

⒍ 处,地方:何许人。

⒎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许。少许。

⒏ 这样:如许。

⒐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⒑ 姓。

其他字义

许(許)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许许〕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⒉ (許)

统一码

许字UNICODE编码U+8BB8,10进制: 35768,UTF-32: 00008BB8,UTF-8: E8 AE B8。

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许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low、perhaps、praise、promise

造字法

形声:从讠、午声

English

allow, permit; promise; betro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许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2) 同本义 [allow;permit]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纣平话》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4) 同意,赞同 [agree;approve of]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5) 事先答应给予 [promise]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红楼梦》

(6) 又如:许香愿(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许人(应允与人);许字(许配,许婚,许嫁。都指允婚)

(7) 期望 [hope]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8) 又如:许身(立志,自我期许)

(9) 相信 [believe]

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许,信也。”

(10) 给予;奉献 [give]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史记·剌客列传》

(11) 又如:以身相许;以身许国(许国:为国效命)

词性变化

许的拼音:

  

〈词性:名〉

(1) 处所,地方 [place]

地里又远关山阻,无计奈,谩登楼,空目断,故人何许?——《西厢记诸宫调》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古国名 [Xu state]。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3) 许昌的简称 [Xu chang]。如:许都(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许洛(许昌、洛阳)

(4) 表示大约的数量 [numerous]

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引之长丈许。——《聊斋志异·促织》

(5) 姓

许的拼音:

  

〈词性:副〉

(1) 或许,可能 [perhaps]。如:他今天没来,许是生病了

(2)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about]

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后汉书》

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 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许的拼音:

  

〈词性:代〉

(1) 这样,这般 [so]

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水浒传》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 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

(2) 又如:许些(许多);许大(这样大;偌大;很大);许来大(许大);许大粗(这么大、这么粗)

(3) 何,什么 [what]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唐·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常用词组

许昌、许多、许婚、许和、许久、许可、许诺、许配、许亲、许愿、许字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