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旦
【拼音】: bā dàn 【注音】: ㄅㄚㄉㄢˋ 【结构】: 巴(独体结构)旦(上下结构)巴旦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巴旦杏'。
基础解释亦作'巴旦杏'。亦作/'巴旦杏/'。
引证解释⒈见“巴旦杏”。
网络解释巴旦巴旦:落叶乔木
汉语大词典见“巴旦杏”。《汉语大词典》:巴旦杏 拼音:bādànxìng亦作“巴旦”。伊朗语的音译。一名扁桃。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有许多变种。种仁分甘苦两种,成分与效用大致与杏仁相同。《骈雅·释木》:“巴旦,北杏也。”魏茂林训纂引《通雅四十三·植物类》:“杏仁曰巴旦,乃大宛种也。今京师称巴旦杏仁……《长安客话》:‘杏仁皆苦味,有一种甘者,谓之八达杏。’”清郝懿行《证俗文》:“《本草纲目》一名八担杏,出回回旧地,今关西诸土亦有。其核如梅核,壳薄而仁甘美,点茶食之,味如榛子,西人以充方物。”
英语almondamygdala
其他释义1.见'巴旦杏'。
巴旦造句
1.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旦杏的四大坚果树种之一。
2.巴旦杏是新疆地区著名干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3.分析评价了新疆开发利用巴旦杏资源的条件,并对巴旦杏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展望。
4.巴旦杏是世界著名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新疆作为我国唯一的巴旦杏产区,发展巴旦杏产业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
5.野巴旦杏的形态与解剖结构研究。
6.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巴旦木仁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巴旦木仁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
7.为世界著名干果及木本油料树种,我国新疆是世界上32个巴旦杏产地之一。
8.通过引种嫁接栽培试验,美国巴旦杏不仅在当地生长表现良好,而且具有适应性广,开花晚、抗逆性强、结实早和高产等特点。
9.你的早餐多少分?①有谷类、薯类和杂豆等主食,30分;②有鱼虾、瘦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30分;③有蔬菜,30分,没有蔬菜上班带个水果,20分;④有几颗坚果,如核桃或巴旦木,10分;⑤没吃,0分;健康一天从早餐开始。你吃对了么?
10.为寻求巴旦杏种植栽培效益的最优化,该团多方寻求巴旦杏基地合作伙伴,通过兵团计划委、农业局立项,尝试美国巴旦杏的栽培方式,在该团推行密植矮化栽培。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6073/
巴旦的单词
almond amygdala
巴的拼音:bā(ㄅㄚ)
⒈ 粘结着的东西:泥巴。锅巴。
⒉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巴锅了。巴结别人。
⒊ 贴近: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⒋ 盼,期望:巴望。
⒌ 张开:巴着眼睛。
⒍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⒎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巴蜀。巴山蜀水。
⒏ 词尾,读轻声:尾巴。嘴巴。
⒐ 大蛇: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⒑ 气压的压强单位。
⒒ 压强单位。
⒓ 姓。
巴字UNICODE编码U+5DF4,10进制: 24052,UTF-32: 00005DF4,UTF-8: E5 B7 B4。
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㿬笆
bar、be close to、cling to、hope earnestly
象形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详细解释◎ 巴的拼音: bā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big snake]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crust]。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Ba]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bar]
◎ 巴的拼音: bā
〈词性:动〉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wait anxiously]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cling to]。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stick to]。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be close to]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climb]。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巴巴结结、巴比伦、巴不得、巴斗、巴尔扎克、巴结、巴山、巴斯德、巴士、巴头探脑、巴望、巴掌、巴子
旦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早晨: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
⒉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
⒊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
⒋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旦字UNICODE编码U+65E6,10进制: 26086,UTF-32: 000065E6,UTF-8: E6 97 A6。
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㫜
dawn、day
夕
象形
dawn; morning; day
详细解释◎ 旦的拼音: dàn
〈词性: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 同本义 [dawn;daybreak]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4) 早晨 [morning]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5)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6) 天,日;某日 [day]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7)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8) 特指农历初一日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9)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actress or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opera]
旦旦、旦旦信誓、旦暮、旦日、旦角儿、旦夕,旦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