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常员的拼音_chang yuan是什么意思

常员

【拼音】: cháng yuán 【注音】: ㄔㄤˊㄩㄢˊ 【结构】: 常(上下结构)员(上下结构) 【繁体】: 常員

常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固定的名额。2.一般的官员。常员[chángyuán]⒈固定的名额。⒉一般的官员。

基础解释固定的名额。一般的官员。

引证解释⒈固定的名额。引《魏书·官氏志》:“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新唐书·来济传》:“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宋曾巩《<唐令>目录序》:“《唐令》三十篇,以常员定职官之任。”⒉一般的官员。引宋秦观《代蕲州守谢上表》:“荷先帝之误知,繇常员而擢用。”

网络解释常员(词语解释)(1).固定的名额。《魏书·官氏志》:“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新唐书·来济传》:“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宋曾巩《<唐令>目录序》:“《唐令》三十篇,以常员定职官之任。”

综合释义固定的名额。《魏书·官氏志》:“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新唐书·来济传》:“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宋曾巩《<唐令>目录序》:“《唐令》三十篇,以常员定职官之任。”一般的官员。宋秦观《代蕲州守谢上表》:“荷先帝之误知,繇常员而擢用。”

网友释义(1).固定的名额。《魏书·官氏志》:“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新唐书·来济传》:“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宋曾巩《目录序》:“《唐令》三十篇,以常员定职官之任。”(2).一般的官员。宋秦观《代蕲州守谢上表》:“荷先帝之误知,繇常员而擢用。”

汉语大词典(1).固定的名额。《魏书·官氏志》:“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新唐书·来济传》:“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宋曾巩《〈唐令〉目录序》:“《唐令》三十篇,以常员定职官之任。”(2).一般的官员。宋秦观《代蕲州守谢上表》:“荷先帝之误知,繇常员而擢用。”

常员造句

1.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员工们都会围绕计划,对所有人最终都步调一致而热情高涨或深感安慰。

2.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3.直学士及雠校,皆无常员,无其人则庶子领馆事。(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58091/)

4.直学士及雠校,皆无常员,无其人则庶子领馆事。https://www。chazidian。com/zj-58091/常员造句

关于常员的诗词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

常的意思

  拼音  cháng   注音  ㄔㄤˊ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PKH  仓颉  FBRLB  郑码  KOJL  四角  9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1603  区位  1903  统一码  5E38  笔顺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常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⒉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⒊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⒋ 姓。

统一码

常字UNICODE编码U+5E38,10进制: 24120,UTF-32: 00005E38,UTF-8: E5 B8 B8。

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常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㦂裳

汉英互译

constant、frequent、ordinary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ommon, normal, frequent, regul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flag]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skirt]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routine;law]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feudal order of importance or seniority in human relationships]。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词性变化

常的拼音: cháng  

〈词性: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sixteen feet]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的拼音: cháng  

〈词性: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constant;fixed;invariable]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ordinary;common;normal]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fixed;established]。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的拼音: cháng  

〈词性:副〉

(1) 经常,常常 [frequently;often]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 孝惠、 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have already]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常用词组

常备、常备不懈、常备军、常常、常川、常度、常规、常规化、常规武器、常轨、常会、常见、常可、常来常往、常礼、常绿、常年、常年、常情、常任、常设、常识、常事、常数、常态、常谈、常套、常温、常务、常务委员会、常言、常用、常用对数、常驻

  拼音  yuán yún yùn   
注音  ㄩㄢˊ ㄩㄣˊ ㄩㄣ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MU  仓颉  RBO  郑码  JLO  四角  60802  结构  上下电码  0765  区位  5217  统一码  5458  笔顺  丨フ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员(員)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人,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工。教员。演员。动员。复员。司令员。

⒉ 指团体组织中的人:成员。团员。党员。会员。

⒊ 周围:幅员辽阔。

⒋ 量词,常用于武将:一员小将。

其他字义

员(員)的拼音:yún(ㄩㄣˊ)  

⒈ 增加。

⒉ 表示语气。

⒊ 古人名用字。

其他字义

员(員)的拼音:yùn(ㄩㄣˋ)  

⒈ 姓。

统一码

员字UNICODE编码U+5458,10进制: 21592,UTF-32: 00005458,UTF-8: E5 91 98。

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員贠

汉英互译

a person engaged in some field of activity、member

造字法

会意:从贝、从口

English

member; personnel, staff mem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员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俯视鼎,看到鼎口是圆形的。小篆从贝,口声。本义:物的数量;人员的数额。亦指人员)

(2) 同本义 [specified member of personnel;person engaged in some field of activity]

员,物数也。——《说文》。木曰枚,竹曰箇,丝曰总,貝曰员。——《说文》

员,众也。——《广雅》

国人过员。——《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注:“数也。”

责以员程。——《汉书·尹翁归传》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员位(人员定额;职位);员次(员额等次)

(4) 官员的定额。又指官员、官吏 [officials]。如:员弁(低级文武官员);员役(从事某项工作的官员;办事的吏员);员僚(亦作“员寮”。泛指官吏)

(5) 成员 [member]

(6) 通过正式加入而对某协会或联合企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如:证券交易所的一员

(7) 通常经过正式手续加入某个社会或专业组织,一般要求交纳会费,遵守纲领及完成其他一切义务的人。如:党员

(8) 另见 yún;yùn  

词性变化

员的拼音:

yuán  

〈词性:形〉

(1) 园形。后作“圆” [circular;round]

以为方员平置。——《孟子·离娄上》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其穴竖而起,亦员如井。——《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员全(圆满;周全);员园(无棱角,圆滑);员栅(用木棒对立的圆形栅栏);员渊(圆池)

常用词组

员额、员工、员警、员司、员外、员舆

基本词义

员的拼音:

yún  

〈词性:动〉

增益 [increase]

员于尔辐。——《诗·小雅·正月》

词性变化

员的拼音:

yún  

〈词性:助〉

(1) 相当于“云”

或、员、云,有也。——《广雅·释诂一》

(2) 另见 yuán;yùn  

基本词义

员的拼音:

Yùn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yuán;yún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