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弁目的拼音_bian mu是什么意思

弁目

【拼音】: biàn mù 【注音】: ㄅ一ㄢˋㄇㄨˋ 【结构】: 弁(上下结构)目(独体结构) 【简体】: 弁目 【繁体】: 弁目

弁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弁目[biànmù]⒈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

引证解释⒈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引《清史稿·选举志二》:“挑选营中精健聪颖,略通文义之弁目,入堂肄业。”

网络解释弁目弁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iànmù,是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

综合释义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清史稿·选举志二》:“挑选营中精健聪颖,略通文义之弁目,入堂肄业。”弁目[biànmù]原为清代官位较低的武官,后用以指兵士的头目。相当于现在陆军的班长、副班长。

汉语大词典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清史稿·选举志二》:“挑选营中精健聪颖,略通文义之弁目,入堂肄业。”

国语辞典原为清代官位较低的武官,后用以指兵士的头目。相当于现在陆军的班长、副班长。弁目[biànmù]⒈原为清代官位较低的武官,后用以指兵士的头目。相当于现在陆军的班长、副班长。

其他释义1.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言其为兵弁的头目。

弁目造句

1.1906年,17岁的刘湘瞒着家人报考四川武备学堂陆军弁目队被录取,毕业后分配到刚组建不久的新军当见习官。

弁的意思

  拼音  biàn   注音  ㄅ一ㄢˋ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CAJ  仓颉  IT  郑码  ZSE  四角  23440  结构  上下电码  1701  区位  5945  统一码  5F01  笔顺  フ丶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弁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古代的一种帽子:弁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

⒉ 〔弁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⒊ 旧时称低级武官:马弁。武弁。

统一码

弁字UNICODE编码U+5F01,10进制: 24321,UTF-32: 00005F01,UTF-8: E5 BC 81。

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弁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卞㝸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nical cap worn during Zhou dynas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弁的拼音:

biàn  

〈词性:名〉

(1) 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crown;cap]

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

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周礼·弁师》注

皮弁。——《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

弁,周冠名。——《广韵》

突而弁兮。——《诗·小雅·甫田》

王与大夫尽弁。——《书·金縢》。传:“弁,皮弁。”

不说(tuō  ,脱掉)弁而死于 崔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 又如:弁师(周礼官名。为夏官的属官。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弁冕(古时的礼帽。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又比喻首领、魁首)

(3) 古时指武官,因武官戴皮制的弁,后专指低级武官 [a low ranking military officer]。如:武弁;马弁;弁目(清代兵士头目的通称)

词性变化

弁的拼音: biàn  

〈词性:动〉

(1) 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put on a man's hat]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诗·齐风 ·甫田》

(2) 又如:弁丁(苦力,役夫)

(3) 加冠头 [put at the head]

各立序论,以弁其端。——《唐诗品汇·总序》

(4) 又如:弁琼(指镶在马冠上的美玉)

(5) 放在前面 [put before]

乃书是言以弁君为诗之端。——清· 龚自珍《送徐铁生序》

(6) 又如:弁首(卷首,前言);弁端(卷首);弁语(弁言);弁论(犹弁言)

弁的拼音: biàn  

〈词性:形〉

急 [fast;at high speed]

予甚弁焉。——《汉书·王莽传》

常用词组

弁言

  拼音    注音  ㄇㄨˋ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HHHH  仓颉  BU  郑码  LA  四角  60101  结构  单一电码  4158  区位  3631  统一码  76EE  笔顺  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目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⒉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⒊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  )(亦指箭靶的中心)。

⒋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⒌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⒍ 标题:目录。

⒎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⒏ 孔眼:网目。

⒐ 指为首的人:头目。

统一码

目字UNICODE编码U+76EE,10进制: 30446,UTF-32: 000076EE,UTF-8: E7 9B AE。

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目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ye、item、ord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目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eye]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eye-sight]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mesh]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item]。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catalogue]。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chieftan]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order]。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name of a thing;number;row]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词性变化

目的拼音:   

〈词性:动〉

(1) 观看,注视 [look;regard]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give a hint with the eyes]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treat with;regard as]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常用词组

目标、目不见睫、目不交睫、目不忍见、目不忍视、目不识丁、目不暇接、目不转睛、目测、目测、目成、目怆有天、目瞪口呆、目的、目睹、目光、目光短浅、目击、目击者、目今、目镜、目空四海、目空一切、目力、目录、目迷五色、目前、目送、目挑心招、目无全牛、目无组织、目下、目眩、目语、目睁口呆、目中无人、目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