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髦
【拼音】: biàn máo 【注音】: ㄅ一ㄢˋㄇㄠˊ 【结构】: 弁(上下结构)髦(上下结构) 【简体】: 弁髦 【繁体】: 弁髦弁髦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引申为鄙视。谓刚成年。
基础解释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引申为鄙视。谓刚成年。
引证解释⒈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引《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藐王言如弁髦,视纶音如草莽。”⒉引申为鄙视。引明王世贞《顾母查太宜人述》:“若奈何食先文康之泽而弁髦之?”清钱谦益《微臣仰祈圣明洞鉴疏》:“何敢於弁髦明旨,而肆无忌惮也。”⒊谓刚成年。引唐王维《京兆韦公神道碑铭》:“弁髦署吏,抱拜授封。”赵殿成笺注:“右丞用其字,盖取始冠之义。”
网络解释弁髦弁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鄙视。
汉语大词典(1).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藐王言如弁髦,视纶音如草莽。”(2).引申为鄙视。明王世贞《顾母查太宜人述》:“若奈何食先文康之泽而弁髦之?”清钱谦益《微臣仰祈圣明洞鉴疏》:“何敢于弁髦明旨,而肆无忌惮也。”(3).谓刚成年。唐王维《京兆韦公神道碑铭》:“弁髦署吏,抱拜授封。”赵殿成笺注:“右丞用其字,盖取始冠之义。”
国语辞典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
辞典修订版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玩弄、轻视。《醉醒石.第一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义,谋反篡位,先时戕害僚友,继而弁髦君上。」
其他释义1.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2.引申为鄙视。3.谓刚成年。
弁髦造句
1.对于当过几年差的旧军政人员,只要留下来的,我们就应该弃如弁髦,给他们一定的出路。
弁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古代的一种帽子:弁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
⒉ 〔弁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⒊ 旧时称低级武官:马弁。武弁。
弁字UNICODE编码U+5F01,10进制: 24321,UTF-32: 00005F01,UTF-8: E5 BC 81。
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弁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卞㝸覍麰
会意
conical cap worn during Zhou dynasty
详细解释◎ 弁的拼音:
覍 biàn
〈词性:名〉
(1) 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crown;cap]
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
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周礼·弁师》注
皮弁。——《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
弁,周冠名。——《广韵》
突而弁兮。——《诗·小雅·甫田》
王与大夫尽弁。——《书·金縢》。传:“弁,皮弁。”
不说(tuō ,脱掉)弁而死于 崔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 又如:弁师(周礼官名。为夏官的属官。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弁冕(古时的礼帽。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又比喻首领、魁首)
(3) 古时指武官,因武官戴皮制的弁,后专指低级武官 [a low ranking military officer]。如:武弁;马弁;弁目(清代兵士头目的通称)
◎ 弁的拼音: biàn
〈词性:动〉
(1) 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put on a man's hat]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诗·齐风 ·甫田》
(2) 又如:弁丁(苦力,役夫)
(3) 加冠头 [put at the head]
各立序论,以弁其端。——《唐诗品汇·总序》
(4) 又如:弁琼(指镶在马冠上的美玉)
(5) 放在前面 [put before]
乃书是言以弁君为诗之端。——清· 龚自珍《送徐铁生序》
(6) 又如:弁首(卷首,前言);弁端(卷首);弁语(弁言);弁论(犹弁言)
◎ 弁的拼音: biàn
〈词性:形〉
急 [fast;at high speed]
予甚弁焉。——《汉书·王莽传》
弁言
髦的拼音:máo(ㄇㄠˊ)
⒈ 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⒉ 毛中的长毫,喻英俊杰出之士:髦硕。髦士。髦俊。
⒊ 指马鬃:髦马。
⒋ 〔时髦〕时兴的,如“髦髦的服装”。
⒌ 古同“牦”,牦牛。
髦字UNICODE编码U+9AE6,10进制: 39654,UTF-32: 00009AE6,UTF-8: E9 AB A6。
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髦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牦髳
形声:从髟、毛声
flowing hair of young child
详细解释◎ 髦的拼音: máo
〈词性:名〉
(1) (会意。从髟( biāo ),从毛。髟,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毛发中的长毫)
(2) 同本义 [long hair]
髦,发中毫者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髦,发也。——《说文》。按,汉书所谓壮发。
如狸而有髦。——《山海经·南山经》
(3) 某些哺乳动物颈部周围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mane]
乘髦马。——《礼记·曲礼》
(4) 刘海 [bang]
髧彼两髦。——《诗·鄘风·柏舟》。注:“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
(5) 通“牦”。[yak]
取其…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史记·西南夷列传》
(6) 通“旄”。[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建云髦启雄芒。——张协《七命》
◎ 髦的拼音: máo
〈词性:形〉
(1) 英俊 [eminently;talented;smart]
髦,俊也。——《尔雅》
誉髦斯士。——《诗·大雅·思齐》
烝我髦士。——《诗·小雅·甫田》
髦士攸宜。——《仪礼·士冠礼》
(2) 符合习惯、风尚或流行的方式的,尤指衣服或举止 [fashionable]。如:髦弁(装束打扮);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