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
【拼音】: bīn bīn 【简体】: 彬彬 【繁体】: 彬彬彬彬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彬彬bīnbīn。(1)形容文质兼备,后往往用以形容人的行为文雅有礼。彬彬[bīnbīn]⒈形容文质兼备,后往往用以形容人的行为文雅有礼。英refinedandcourteous;
基础解释1.文质兼备的样子。2.美盛的样子。3.文雅的样子:~有礼。文质~。
引证解释⒈文质兼备貌。引《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姚华《论文后编·源流》:“故一家一书,輒数千万言,文质间出,而不能相融也,史野参半,而不能互调也。彬彬之选,惟《诗》《书》当之,下此则失。”⒉美盛貌;萃集貌。引《汉书·司马迁传》:“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晋书·江统孙绰等传赞》:“彬彬藻思,绰冠羣英。”明方孝孺《题济宁张氏墓铭后》:“当中原文献盛时,荐绅大儒彬彬多齐鲁之士。”⒊文雅貌。见“彬彬有礼”。
网络解释彬彬彬彬,词语。形容文质兼备,后往往用以形容人的行为文雅有礼。
综合释义文质兼备貌。《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姚华《论文后编·源流》:“故一家一书,輒数千万言,文质间出,而不能相融也,史野参半,而不能互调也。彬彬之选,惟《诗》《书》当之,下此则失。”美盛貌;萃集貌。《汉书·司马迁传》:“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晋书·江统孙绰等传赞》:“彬彬藻思,绰冠羣英。”明方孝孺《题济宁张氏墓铭后》:“当中原文献盛时,荐绅大儒彬彬多齐鲁之士。”文雅貌。见“彬彬有礼”。
汉语大词典(1).文质兼备貌。《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姚华《论文后编·源流》:“故一家一书,辄数千万言,文质间出,而不能相融也,史野参半,而不能互调也。彬彬之选,惟《诗》《书》当之,下此则失。”(2).美盛貌;萃集貌。《汉书·司马迁传》:“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晋书·江统孙绰等传赞》:“彬彬藻思,绰冠群英。”明方孝孺《题济宁张氏墓铭后》:“当中原文献盛时,荐绅大儒彬彬多齐鲁之士。”(3).文雅貌。见“彬彬有礼”。
国语辞典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也作「斌斌」。彬彬[bīnbīn]⒈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南朝梁·刘勰也作「斌斌」。引《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心雕龙·史传》:「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英语refined,gentle,andelegant法语raffiné,harmonieux,élégant
辞典简编版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 【造句】文质彬彬、彬彬有礼
英语complaisanceurbanelypolite tohandsome and solidcomplaisantrefined and courteousa refined gentleman
其他释义文雅,有教养的样子:彬彬有礼|文质彬彬。
彬彬造句
1.别看他文质彬彬的,可是心肠一点儿也不好。
2.你对别人彬彬有礼,别人也会对你有礼貌。
3.小明的爸爸对待别人总是彬彬有礼,很有绅士风度。
4.下课后,我彬彬有礼的向老师鞠了躬。
5.这个女孩子文质彬彬,性情又平和,又沉静。
6.真的有男生彬彬有礼仅仅是因为从小就有素质有家教。
7.他文质彬彬的仪表,确实迷倒不少追求者。
8.他看起来温文尔雅,行为举止彬彬有礼,很是讨人喜欢!
9.他对于不听从训导的人总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
10.这位客人文质彬彬,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
关于彬彬的诗词
《木之彬彬》 《寿秦太师·彬彬文物悉□张》
彬彬的单词
complaisance urbanely polite to handsome and solid complaisant refined and courteous a refined gentleman
彬的拼音:bīn(ㄅ一ㄣ)
⒈ 〔彬彬〕形容文雅,如“彬彬有礼”。
彬字UNICODE编码U+5F6C,10进制: 24428,UTF-32: 00005F6C,UTF-8: E5 BD AC。
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份斌
形声
cultivated, well-bred
详细解释◎ 彬的拼音: bīn
〈词性:形〉
(1) (形声。从彡( shān ),焚省声(省去“火”)。本义:文质兼备的样子)
(2) 同本义 [of literary talent and simple style]
份,文质备也。《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说文》
文质彬彬。——《论语·雍也》。集解引包注:“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孝哀彬彬。——《汉书·系传下》
(3) 师古曰:“彬彬,文质备也。”。又如:文质彬彬(既文雅又朴实)
(4) 富有文采的 [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陆机《文赋》
(5) 又如:彬驳(文采错杂的样子);彬彬君子(文质兼备的人);彬彬济济(人才盛多的样子)
(6) 文雅的样子 [refined]。如:彬雅(儒雅);彬比势抗(谓以官仪相处,以官威相抗)
彬彬、彬彬有礼
彬的拼音:bīn(ㄅ一ㄣ)
⒈ 〔彬彬〕形容文雅,如“彬彬有礼”。
彬字UNICODE编码U+5F6C,10进制: 24428,UTF-32: 00005F6C,UTF-8: E5 BD AC。
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份斌
形声
cultivated, well-bred
详细解释◎ 彬的拼音: bīn
〈词性:形〉
(1) (形声。从彡( shān ),焚省声(省去“火”)。本义:文质兼备的样子)
(2) 同本义 [of literary talent and simple style]
份,文质备也。《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说文》
文质彬彬。——《论语·雍也》。集解引包注:“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孝哀彬彬。——《汉书·系传下》
(3) 师古曰:“彬彬,文质备也。”。又如:文质彬彬(既文雅又朴实)
(4) 富有文采的 [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陆机《文赋》
(5) 又如:彬驳(文采错杂的样子);彬彬君子(文质兼备的人);彬彬济济(人才盛多的样子)
(6) 文雅的样子 [refined]。如:彬雅(儒雅);彬比势抗(谓以官仪相处,以官威相抗)
彬彬、彬彬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