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彻鉴的拼音_che jian是什么意思

彻鉴

【拼音】: chè jiàn 【注音】: ㄔㄜˋㄐ一ㄢˋ 【结构】: 彻(左右结构)鉴(上下结构) 【繁体】: 徹鑒

彻鉴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明鉴;洞察。彻鉴[chèjiàn]⒈明鉴;洞察。

引证解释⒈明鉴;洞察。引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盖彻鉴所为寒心,匠人之所眩惑矣。”《文选·潘岳<射雉赋>》:“衷料戾以彻鉴,表厌躡以密緻。”李善注:“料戾,小而彻也;厌躡,重而密也。翳外观密緻,与草木无别,内视洞彻,多所覩见也。”

网络解释彻鉴彻鉴,读作chèjiàn,汉语词语,是指明鉴,洞察。

综合释义明鉴;洞察。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盖彻鉴所为寒心,匠人之所眩惑矣。”《文选·潘岳<射雉赋>》:“衷料戾以彻鉴,表厌躡以密緻。”李善注:“料戾,小而彻也;厌躡,重而密也。翳外观密緻,与草木无别,内视洞彻,多所覩见也。”

网友释义彻鉴,读作chèjiàn,汉语词语,是指明鉴,洞察。

汉语大词典明鉴;洞察。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盖彻鉴所为寒心,匠人之所眩惑矣。”《文选·潘岳〈射雉赋〉》:“衷料戾以彻鉴,表厌蹑以密致。”李善注:“料戾,小而彻也;厌蹑,重而密也。翳外观密致,与草木无别,内视洞彻,多所睹见也。”

其他释义1.明鉴;洞察。

彻的意思

  拼音  chè   注音  ㄔㄜˋ   繁体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TAVN  五笔98  TAVT  仓颉  HOPSH  郑码  OIHY  四角  2722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1796  区位  1925  统一码  5F7B  笔顺  ノノ丨一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彻(徹)的拼音:chè(ㄔㄜˋ)  

⒈ 通,透:贯彻。透彻。彻底。彻骨。彻悟。响彻。

⒉ 治,开发:“彻田为粮”。

⒊ 毁坏:“彻我墙屋”。

统一码

彻字UNICODE编码U+5F7B,10进制: 24443,UTF-32: 00005F7B,UTF-8: E5 BD BB。

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彳、切声

English

penetrate, pervade; penetrat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彻的拼音:

c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2) 同本义 [remove]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司宫彻之士。——《礼记·燕礼》

彻筮席。——《礼记·士冠礼》

大夫无故不彻县。——《礼记·曲礼》

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八佾上》

解车休马,罢酒彻乐。——《淮南子·原道》

(3) 又如:彻案(撤去食案);彻坐(撤去座位);彻兵(撤军)

(4) 拆毁;拆下 [dismantle]

彻我墙屋。——《诗·小雅·十月之交》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楚辞·天问》

(5) 又如:彻屋(拆除房屋)

(6) 通达;明白 [understan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7) 又如:彻鉴(明鉴;洞察)

(8) 垦治 [reclaim]

彻田为粮。——《诗·大雅·公刘》

(9) 又如:彻田(垦治田地)

(10) 穿透 [penetrate;pierce]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1) 又如:彻札(穿透铠甲)

(12) 结束,完结 [finish;complete]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 又如:彻命(达其使命);彻卷(毕卷;读章全卷)

词性变化

彻的拼音:

chè  

〈词性:形〉

(1) 通,达 [thorough;penetrating;clear]

彻,通也。——《说文》

果无不彻。——《国语·晋语六》

摄而不彻。——《国语·楚语上》

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国语·吴语》

其何事不彻?——《国语·周语上》

焚烟彻于上。——《国语·鲁语上》

其聪能听彻之。——《国语·楚语下》

(2) 又

民之彻官百品。

不敢彻声闻于天王。——《国语·国语上》

物彻疏明。——《庄子·应帝王》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庄子·外物》。注:“彻,通也。”

(3) 又如:透彻(详尽而深入);洞彻(透彻地了解);通彻(通晓;贯通);彻夜(通宵,整夜);彻内彻外(从里到外;完完全全);彻朗(清明。指心地清净光明)

常用词组

彻底、彻骨、彻头彻尾、彻夜

  拼音  jiàn   注音  ㄐ一ㄢˋ   繁体    
部首  金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JTYQ  仓颉  LIC  郑码  KDMP  四角  28109  结构  上下电码  7003  区位  2888  统一码  9274  笔顺  丨丨ノ一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鉴(鑒)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镜子。

⒉ 照:光可鉴人。

⒊ 观察,审察:鉴别。鉴定。鉴赏。鉴于(看到,觉察到)。台鉴(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鉴往知来。

⒋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鉴。鉴戒。前车之鉴。

统一码

鉴字UNICODE编码U+9274,10进制: 37492,UTF-32: 00009274,UTF-8: E9 89 B4。

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鑒鍳鑑鑬

汉英互译

ancient bronze mirror、inspect、reflect、warning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irror, looking glass; refl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鉴的拼音:

鑒、鑑、鍳 j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2) 同本义 [basin]

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

鑑谓之镜。——《广雅》

借明于鑑以炤之。——《淮南子·主术》

我心匪鑒。——《诗·邶风·柏舟》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庄子》

春始治鑑。——《周礼》

(3) 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燧(方诸和阳燧)

(4) 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 [ancient bronze mirror]。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

(5) 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warning]

槛外诸鉴。——[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鉴戒(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

(7) 编年史的一种名称 [history]。如:《资治通鉴》;《了凡纲鉴》;鉴书(历史;史书);通鉴;年鉴;图鉴

词性变化

鉴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明察,审查 [scrutinize]

谿极则不鑒。——《吕氏春秋·适音》

不能鉴听。——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鉴彻(明察);鉴达人(鉴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鉴貌辨色(察颜观色;看脸色行事);鉴事(明察事理)

(3) 照看 [reflect]。如:鉴人(照人);水清可鉴;鉴微(照见细微的东西)

(4) 旧时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 [may I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如:某先生台鉴;惠鉴;钧鉴

(5) 借鉴,鉴戒 [warn]

哀之而不鉴之。——唐· 杜牧《阿房宫赋》

常用词组

鉴别、鉴定、鉴戒、鉴谅、鉴貌辨色、鉴赏、鉴往知来、鉴于、鉴原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