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悸
【拼音】: bù jì 【注音】: ㄅㄨˋㄐ一ˋ 【结构】: 怖(左右结构)悸(左右结构)怖悸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惊惧。怖悸[bùjì]⒈惊惧。
基础解释惊惧。
引证解释⒈惊惧。引《后汉书·蔡邕传》:“臣征营怖悸,肝胆涂地,不知死命所在。”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既进,观顾怖悸,故常以疾为辞,而委事於其副,其来已久。”宋洪迈《夷坚丁志·田三姑》:“宿其冢次,方寒雨凄零,松风答响,皆起怖悸意。”
网络解释怖悸怖悸,是汉语词汇,出自《后汉书·蔡邕传》。
综合释义惊惧。《后汉书·蔡邕传》:“臣征营怖悸,肝胆涂地,不知死命所在。”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既进,观顾怖悸,故常以疾为辞,而委事於其副,其来已久。”宋洪迈《夷坚丁志·田三姑》:“宿其冢次,方寒雨凄零,松风答响,皆起怖悸意。”怖悸[bùjì]
汉语大词典惊惧。《后汉书·蔡邕传》:“臣征营怖悸,肝胆涂地,不知死命所在。”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既进,观顾怖悸,故常以疾为辞,而委事于其副,其来已久。”宋洪迈《夷坚丁志·田三姑》:“宿其冢次,方寒雨凄零,松风答响,皆起怖悸意。”
怖悸造句
1.臣征营怖悸,肝胆涂地,不知死命所在。
怖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惧怕:怖栗。怖惧。恐怖。情景可怖。
怖字UNICODE编码U+6016,10进制: 24598,UTF-32: 00006016,UTF-8: E6 80 96。
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悑
fear
形声:从忄、布声
terror, fear; frighten; terrified
详细解释◎ 怖的拼音: bù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布声。《说文》“作‘悑’”。本义:惶恐,惊惧)
(2) 同本义 [fear]
昔者纣为象箸而 箕子怖。——《韩非子·喻老》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焦心怖肝。——《淮南子·脩务》
神心怖覆。——《文选·宋玉·神女赋》
(3) 又如: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怖畏(恐惧);怖怯(胆小害怕;恐惧);怖覆(恐怖而反复);怖肝(戒惧);怖沮(恐惧沮丧)
(4) 恐吓 [intimidate]
依托鬼神,诈怖愚民。——《后汉书》
悸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因害怕而自觉心跳:惊悸。悸栗(心惊肉跳)。悸动。心有余悸。
悸字UNICODE编码U+60B8,10进制: 24760,UTF-32: 000060B8,UTF-8: E6 82 B8。
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悸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痵㑧
palpitate
形声:从忄、季声
fearful, apprehensive, perturbed
详细解释◎ 悸的拼音: j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 同本义 [(of the heart) beat with terror;palpitate with fear]
悸,心动也。——《说文》
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
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
◎ 悸的拼音: jì
〈词性:形〉
带下垂的样子 [hanging]。如:悸悸(下垂的样子)
◎ 悸的拼音: jì
〈词性:名〉
心悸病 [fear]
使我至今病悸。——《汉书·田延年传》
太师王舜自 莽篡位后病悸,寝剧,死。——《汉书·王莽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