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悲叹的拼音_bēi tan是什么意思

悲叹

【拼音】: bēi tàn 【注音】: ㄅㄟㄊㄢˋ 【词性】: 动词。 【结构】: 悲(上下结构)叹(左右结构) 【简体】: 悲叹 【繁体】: 悲嘆

悲叹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悲叹bēitàn。(1)悲哀叹息。悲叹[bēitàn]⒈悲哀叹息。英signmournfully;

基础解释(动)悲哀地叹息:老人~时光的流逝。

引证解释⒈见“悲叹”。亦作“悲嘆”。悲伤叹息。引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四》:“上召见向,悲叹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三国魏曹植《七哀诗》:“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餘哀。”晋陆云《与陆典书书》之二:“念亲各尔分析,情感復结,悲嘆而已!”《百喻经·二鸽喻》:“悔之於后,竟何所及,后惟悲嘆。”唐杜甫《逃难》诗:“妻孥復随我,回首共悲叹。”明方孝孺《答郑仲辩书》之一:“每一念之,仰屋悲叹,不知涕泗之交颐也。”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殊不知道一切都如梦呓,到而今枉然多此悲叹!”

网络解释悲叹悲叹是汉语词汇,出自《汉纪·成帝纪四》,解释为悲哀叹息。

综合释义见“悲叹”。亦作“悲嘆”。悲伤叹息。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四》:“上召见向,悲叹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三国魏曹植《七哀诗》:“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餘哀。”晋陆云《与陆典书书》之二:“念亲各尔分析,情感復结,悲嘆而已!”《百喻经·二鸽喻》:“悔之於后,竟何所及,后惟悲嘆。”唐杜甫《逃难》诗:“妻孥復随我,回首共悲叹。”明方孝孺《答郑仲辩书》之一:“每一念之,仰屋悲叹,不知涕泗之交颐也。”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殊不知道一切都如梦呓,到而今枉然多此悲叹!”

网友释义悲叹是汉语词汇,出自《汉纪·成帝纪四》,解释为悲哀叹息。

汉语大词典亦作“悲叹”。悲伤叹息。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四》:“上召见向,悲叹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三国魏曹植《七哀诗》:“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晋陆云《与陆典书书》之二:“念亲各尔分析,情感复结,悲叹而已!”《百喻经·二鸽喻》:“悔之于后,竟何所及,后惟悲叹。”唐杜甫《逃难》:“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明方孝孺《答郑仲辩书》之一:“每一念之,仰屋悲叹,不知涕泗之交颐也。”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殊不知道一切都如梦呓,到而今枉然多此悲叹!”

国语辞典悲伤叹息,如:「与其悲叹命运的乖舛,不如重新整装出发。」悲叹[bēitàn]⒈悲伤叹息。例如:「与其悲叹命运的乖舛,不如重新整装出发。」反欢呼

辞典简编版悲伤叹息。 【造句】与其悲叹命运的乖舛,不如重新整装出发。

英语bemoanlamentweepwaildeploreplaintwailfulmoanful

其他释义悲伤叹息:老人~时光的流逝。

悲叹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叹伤 哀号 哀叹

反义词 欢呼

悲叹造句

1.因而,存在主义陷入到对人的现实命运的悲叹之中,成为人们自哀自怜的悲观厌世哲学。

2.入夜,万火荧荧、衔哀野祭,山头路角,终夜闻悲叹声。

3.那些生死悲叹,你以为是人生一世,但月亮见过太多,知道这只是尘埃一瞬。

4.他悲叹着妻子逝后,自己“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发誓终身不再续娶,来世和杨氏再作夫妻。

5.心爱的人儿不在身边,使恋人们时时思念悲叹,使他们感到莫大的痛苦,可是没有什么短暂的离别更有益于加深相互的情意了。

6.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

7.人生匆匆几十年,风雨飘摇路漫漫,各种压力层叠出,尝遍人间酸苦咸。遭遇困苦莫悲叹,朋友祝福永相伴,爱心化作力无限,排除万难见平川。

8.在这老者后面,还有五个人脸上表情像吃了死耗子一样,望向老者的背影,心中悲叹遇人不淑。

9.的进行,张大令始而欣喜,继而悲叹,后又辞让,好像在演什么单人无声话剧一样。

10.站起来便能成绩更好的自已,硬是在地上赖着,自怨自怜,悲叹不已的人注定只能延续呜咽。

关于悲叹的诗词

《清晨的悲叹》

悲叹的单词

bemoan lament weep wail deplore plaint wailful moanful

悲的意思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DJDN  五笔98  HDHN  仓颉  LYP  郑码  KCWZ  四角  11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96  区位  1715  统一码  60B2  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悲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伤心,哀痛: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

⒉ 怜悯:悲天悯人。

统一码

悲字UNICODE编码U+60B2,10进制: 24754,UTF-32: 000060B2,UTF-8: E6 82 B2。

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ad、doleful、sorrowful

相关字词

哀、欢、喜

造字法

形声:从心、非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grieved;sad]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doleful]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solemn and stirring]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grieved and indignation]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眷念;怅望 [think of]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compassion;pity]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sigh with feeling]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lamentable;sad]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悲的拼音: bēi  

〈词性:名〉

(1) 悲哀,伤心[sorrow]。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sad with feeling]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karuna]。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hardworking]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常用词组

悲哀、悲不自胜、悲惨、悲楚、悲摧、悲愁、悲悼、悲愤、悲风、悲歌、悲歌、悲观、悲欢离合、悲剧、悲苦、悲凉、悲悯、悲鸣、悲凄、悲戚、悲泣、悲秋、悲切、悲伤、悲思、悲叹、悲天悯人、悲恸、悲痛、悲痛欲绝、悲惜、悲喜交集、悲喜剧、悲辛、悲壮

  拼音  tàn   注音  ㄊㄢ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KCY  仓颉  RE  郑码  JXS  四角  67040  结构  左右电码  0855  区位  4430  统一码  53F9  笔顺  丨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叹(嘆)的拼音:tàn(ㄊㄢˋ)  

⒈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叹气。叹息。悲叹。叹惋。长吁短叹。

⒉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叹赏。叹服。赞叹。叹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⒊ 吟咏:咏叹。一唱三叹。

统一码

叹字UNICODE编码U+53F9,10进制: 21497,UTF-32: 000053F9,UTF-8: E5 8F B9。

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又嘆歎

汉英互译

acclaim、praise、sigh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sigh, admi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叹的拼音:

嘆、歎 t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2) 同本义 [sigh]

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说文》

禽子再拜而叹。——《墨子·备梯》

戏而不叹。——《礼记·坊记》

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

皆叹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默叹曰。——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婉贞微叹曰。——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叹借者之用。——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叹气嗐声(唉声叹气);叹恨(叹息抱恨);叹憾(叹息遗憾);叹笑(叹息讥笑);叹悔(叹息后悔);叹喟(叹息);叹嗟(叹息);叹想(叹息怀念);叹诧(叹息诧异);长叹;叹一口气

(4) 赞叹,赞美 [highly praise]

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叹重(赞叹敬重);叹奖(称赞奖励);叹嘻(赞叹);叹骇(赞叹骇异);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异(惊叹)

(6) 吟诵 [chant]

叹,吟也。——《说文》

智勇盖当代,弛张使我叹。——《文选·卢谌·览古诗》

一唱而三叹。——《礼记·乐记》

(7) 又如:叹诵(吟诵)

常用词组

叹词、叹服、叹气、叹赏、叹惋、叹为观止、叹惜、叹息、叹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