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侬歌
【拼音】: ào nóng gē 【注音】: ㄠˋㄋㄨㄥˊㄍㄜ 【结构】: 懊(左右结构)侬(左右结构)歌(左右结构) 【繁体】: 懊儂歌懊侬歌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懊恼歌'。亦作'懊侬歌'。2.乐府吴声歌曲名,产生于东晋和南朝吴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
基础解释见'懊憹歌'见/'懊憹歌/'
引证解释⒈见“懊憹歌”。
网络解释懊侬歌《懊侬歌》属于南朝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据《古今乐录》记载:“《懊侬歌》者,晋石崇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谣之曲。”可知《懊侬歌》多数为东晋安帝时期民歌。“懊侬”即“懊恼”之意。
汉语大词典见“懊憹歌”。《汉语大词典》:懊憹歌 拼音:àonáogē亦作“懊恼歌”。亦作“懊侬歌”。乐府吴声歌曲名,产生于东晋和南朝吴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晋书·五行志中》:“安帝隆安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撷。’寻而桓玄篡位,义旗以三月二日扫定京都,诛之。”《宋书·五行志二》作“懊恼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郭茂倩题解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懊侬歌》者,晋石崇、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谣之曲。宋少帝更制新歌三十六曲。齐太祖常谓之《中朝曲》,梁天监十一年,武帝敕法云改为《相思曲》。”
其他释义1.见'懊憹歌'
关于懊侬歌的诗词
《懊侬歌》
包含懊侬歌的歇后语
百灵鸟唱歌
懊的拼音:ào(ㄠˋ)
⒈ 烦恼,悔恨:懊丧(sàng )。懊恼。懊恨。懊悔。
懊字UNICODE编码U+61CA,10进制: 25034,UTF-32: 000061CA,UTF-8: E6 87 8A。
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㤇
regretful、remorseful、vexed
形声:从忄、奥声
vexed, worried, nervous; regret
详细解释◎ 懊的拼音: ào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deeply regret;annoyed]
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世说新语·言语》
(2) 又如:懊叹(悔恨而叹息);懊憹(懊恼;烦闷)
懊恨、懊悔、懊悔、懊恼、懊丧
侬(儂)的拼音:nóng(ㄋㄨㄥˊ)
⒈ 方言,你。
⒉ 我(多见于旧诗文)。
⒊ 姓。
侬字UNICODE编码U+4FAC,10进制: 20396,UTF-32: 00004FAC,UTF-8: E4 BE AC。
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侬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儂
形声:从亻、农声
I; you; family name
详细解释◎ 侬的拼音:
儂 nóng
〈词性:代〉
(1) (形声。从人,农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I]
人道横江好,侬道 横江恶。—— 唐· 李白《横江词》
(3) 又如:侬阿(我);侬家(我);侬辈(我等)
(4) 〈词性:方〉∶你 [you]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 北高峰。—— 杨维桢《西湖竹枝集》
(5) 古时吴越一带称他人为“侬” [he]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乐府诗集》
(6) 人。泛指一般人 [person]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寻阳乐》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乐府诗集》
◎ 侬的拼音:
儂 nóng
〈词性:名〉
侬人,在广西云南交界地区居住的壮族 [Nung,an ethnic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歌的拼音:gē(ㄍㄜ)
⒈ 唱: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⒉ 能唱的文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歌字UNICODE编码U+6B4C,10进制: 27468,UTF-32: 00006B4C,UTF-8: E6 AD 8C。
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可哥謌
cantus、chaunt、fytte、song
形声:从欠、哥声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详细解释◎ 歌的拼音:
謌 gē
〈词性:动〉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sing]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sing the praises of]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play music]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禽鸟]鸣叫 [chirp]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poet]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歌的拼音: gē
〈词性:名〉
(1) 歌曲;歌词 [song]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a kind of poet]。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brother;father]。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歌本、歌唱、歌唱家、歌词、歌功颂德、歌喉、歌剧、歌诀、歌迷、歌女、歌片儿、歌谱、歌曲、歌声、歌手、歌颂、歌坛、歌舞、歌舞剧、歌舞升平、歌啸、歌星、歌行、歌谣、歌吟、歌咏、歌仔戏、歌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