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恨
【拼音】: ào hèn 【注音】: ㄠˋㄏㄣˋ 【结构】: 懊(左右结构)恨(左右结构)懊恨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懊恨àohèn。(1)怨恨。懊恨[àohèn]⒈怨恨。例不要因为你将要失去一个朋友而懊恨。——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hate;
基础解释怨恨不要因为你将要失去一个朋友而懊恨。——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引证解释⒈怨恨;悔恨。引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懊恨年年秋不管,朦朧如梦空肠断。”宋罗烨《醉翁谈录·林叔茂私挈楚娘》:“至其家,言楚娘已失,相与懊恨者弥日。”明沉鲸《双珠记·狱中冤恨》:“懊恨狂夫太不才,搆媒良善受非灾。”倪贻德《初恋》:“她一方面既懊恨刚才的性子过激,太对不起麟儿了;一方面又焦急地等着麟儿来上学。”
网络解释懊恨懊恨,读音àohèn,汉语词语,指因过错而自恨。
综合释义怨恨;悔恨。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懊恨年年秋不管,朦朧如梦空肠断。”宋罗烨《醉翁谈录·林叔茂私挈楚娘》:“至其家,言楚娘已失,相与懊恨者弥日。”明沉鲸《双珠记·狱中冤恨》:“懊恨狂夫太不才,搆媒良善受非灾。”倪贻德《初恋》:“她一方面既懊恨刚才的性子过激,太对不起麟儿了;一方面又焦急地等着麟儿来上学。”懊恨[àohèn]因过错而自恨语出: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懊恨年年秋不管,朦朧如梦空肠断。”宋罗烨《醉翁谈录·林叔茂私挈楚娘》:“至其家,言楚娘已失,相与懊恨者弥日。”
网友释义懊恨,读音àohèn,汉语词语,指因过错而自恨。
汉语大词典怨恨;悔恨。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宋罗烨《醉翁谈录·林叔茂私挈楚娘》:“至其家,言楚娘已失,相与懊恨者弥日。”明沈鲸《双珠记·狱中冤恨》:“懊恨狂夫太不才,搆媒良善受非灾。”倪贻德《初恋》:“她一方面既懊恨刚才的性子过激,太对不起麟儿了;一方面又焦急地等着麟儿来上学。”
其他释义苦恼,悔恨:懊恨不已。
懊恨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憎恨 喜爱 开心
懊恨造句
1.献帝见了,不胜懊恨,便欲召责问。
2.然而,冷酷的现实却很不尽人意,并且,他一错再错没见刹车悔改,乍一失足愈铸成懊恨,滑向了堕落而不可收拾的罪恶深渊,更令人惋惜地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3.周永心中懊恨自己疏忽大意,怎不知周瑜打黄盖之计,可此时已为时已晚,他头一晕,身一软,便昏沉沉往下瘫去。
4.城楼上,胥弘壮懊恨不已,他还傻呵呵的向鄱阳求援,原来,城下与缪彭魄交战的,就是鄱阳的人,自己瞎了狗眼,会去向吴芮求援。
5.叶亦凡懊恨一巴掌打在了自己脸上,这个后知后觉的发现,让他悔恨不已。
6.国藩既与他微有嫌隙,又因邹杨各军,被他牵扰,长毛乘胜长驱,掩入上游,心中遂越加懊恨,于是檄塔齐布回援湘潭,自督舟师迎击靖港。
7.自懊恨,自埋怨,自怜惜,暗暗心疼,坐立不安,那有心去饮酒。
8.少康若水眼神略微一暗,面现一丝懊恨之色。
9.青涩的岁月常常是一生人最缅念的岁月。未必都是密树浓荫、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也许是一个看云的心愿在严师的书斋里破灭,也许是一次黄昏的约会在听雨的残荷边落空,几十年后对着飘霜的两鬓细细回想,心中尘封的懊恨一瞬间竟给冉冉飘起的暖意盖掉了。
10.说到这道士面上露出懊恨与遗憾,心中暗道,“我失败了。
关于懊恨的诗词
《柳梢青·懊恨春初》 《画兰·懊恨幽兰强主张》 《浣溪沙·懊恨当楼一抹山》
懊的拼音:ào(ㄠˋ)
⒈ 烦恼,悔恨:懊丧(sàng )。懊恼。懊恨。懊悔。
懊字UNICODE编码U+61CA,10进制: 25034,UTF-32: 000061CA,UTF-8: E6 87 8A。
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㤇
regretful、remorseful、vexed
形声:从忄、奥声
vexed, worried, nervous; regret
详细解释◎ 懊的拼音: ào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deeply regret;annoyed]
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世说新语·言语》
(2) 又如:懊叹(悔恨而叹息);懊憹(懊恼;烦闷)
懊恨、懊悔、懊悔、懊恼、懊丧
恨的拼音:hèn(ㄏㄣˋ)
⒈ 怨,仇视: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⒉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恨事。悔恨。遗恨。抱恨终天。
恨字UNICODE编码U+6068,10进制: 24680,UTF-32: 00006068,UTF-8: E6 81 A8。
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ate、regret
爱
形声:从忄、艮声
hatred, dislike; resent, hate
详细解释◎ 恨的拼音: hèn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艮( gèn )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hate]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regret]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disobey]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恨不得、恨不能、恨恨、恨事、恨铁不成钢、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