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成比的拼音_cheng bǐ是什么意思

成比

【拼音】: chéng bǐ 【注音】: ㄔㄥˊㄅ一ˇ 【结构】: 成(半包围结构)比(左右结构)

成比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谓旧例。成比[chéngbǐ]⒈谓旧例。

引证解释⒈谓旧例。引《宋书·礼志二》:“然元康中,陈準、傅咸之徒,犹以权夺,不得终礼。自兹至今,往往以为成比也。”

网络解释成比成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éngbǐ,是指旧例。

综合释义谓旧例。《宋书·礼志二》:“然元康中,陈準、傅咸之徒,犹以权夺,不得终礼。自兹至今,往往以为成比也。”

网友释义成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éngbǐ,是指旧例。

汉语大词典谓旧例。《宋书·礼志二》:“然元康中,陈准、傅咸之徒,犹以权夺,不得终礼。自兹至今,往往以为成比也。”

英语proportionateproportionproportionalproportionaproportioningbe relative toproportionate toin proportion to

其他释义1.谓旧例。

成比造句

1.关注祖国的明天,禁毒重视青少年,当前毒民达百万,青少年人数过七成,比例占的如此大,在于社会和自身,思想幼稚好奇心,辨别能力为根本,家长不可太溺爱,家庭教育要认真。

2.这时候,乌龟却一路跚跚而来,跳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完成比赛。

3.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时不知怎麽办。这时候,乌龟却一路跚跚而来,撩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完成比赛。

4.这时候,乌龟却一路跚跚而来,撩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完成比赛。

5.高大的船身仿佛一座巨型碉楼,原本在众人眼中比较大的货船,在冥渊号面前,就仿佛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躺在一个大人的脚底,完全不成比例。

6.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

7.在其他形成比较晚的版本中,出现了七个或八个音节组成的双音步诗行,这与阿肯对唱逐渐运用乐器伴奏有关。

8.因为如果把刚才两人所聊的,形成文字形成制度颁布下去,那么在两个基地中将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大好局面。

9.如果最后终要爆发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忍。我们想做好人而不成的怨气会把我们包裹成比坏人还坏的人。金国栋 

10.因此,适时引导生成是预设与生成比翼双飞的保障。

成比的单词

proportionate proportion proportional proportiona proportioning be relative to proportionate to in proportion to

包含成比的歇后语

现场看乒乓球比赛

成的意思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简体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DNNT  五笔98  DNV  仓颉  IHS  郑码  HMY  四角  53200  结构  单一电码  2052  区位  1941  统一码  6210  笔顺  一ノ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成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⒉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⒊ 变为:长成。变成。

⒋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⒌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⒍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⒎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⒏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⒐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⒑ 姓。

统一码

成字UNICODE编码U+6210,10进制: 25104,UTF-32: 00006210,UTF-8: E6 88 90。

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成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come、fully grown、succe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accomplish;succeed]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become;turn into]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help sb.to achieve his aim]。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form]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ripen]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set up]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conclude]。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pacification;suppression]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get married]。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词性变化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成功 [success]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result;achievement]。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one tenth]。如:增产三成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形〉

(1) 现成的 [standing]。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established;ready-made]。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entire]。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pure]。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able]。如:他可真成!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副〉

(1) 表示答应、许可 [all right;O.K.]。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in considerable numbers or amounts]。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常用词组

成败、成败得失、成败利钝、成败论人、成本、成材、成仇、成串、成丁、成都、成对、成法、成反比、成方,成方儿、成分、成风、成服、成服、成功、成功、成规、成规陋习、成果、成行、成婚、成活、成绩、成绩单、成家、成家立业、成见、成交、成就、成就、成矿、成立、成例、成粒、成林、成龙配套、成眠、成名、成命、成年、成年累月、成年人、成批、成品、成器、成气候、成千累万、成千上万、成亲、成全、成群、成人、成人教育、成人之美、成仁、成日、成色、成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熟、成数、成双、成套、成天、成文、成问题、成效、成效卓著、成心、成行、成形、成型、成性、成药、成衣、成衣、成因、成语、成员、成灾、成章、成长、成竹在胸、成总

  拼音    注音  ㄅ一ˇ   
部首  比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XXN  仓颉  PP  郑码  RRRR  四角  22710  结构  左右电码  3024  区位  1740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匕  统一码  6BD4  笔顺  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比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

⒉ 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

⒊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

⒋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比例。比值。

⒌ 譬喻,摹拟:比如。比方。比兴(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

⒍ 靠近,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

⒎ 和,亲:比顺。

⒏ 及,等到:比及。

统一码

比字UNICODE编码U+6BD4,10进制: 27604,UTF-32: 00006BD4,UTF-8: E6 AF 94。

比字由两个匕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庀匕夶篪㱛

汉英互译

compare、contrast、compete、ratio、than

造字法

会意:二人并立,比肩而行

English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比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av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词性变化

比的拼音:   

〈词性: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比的拼音:   

〈词性: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比的拼音:   

〈词性: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比的拼音:   

〈词性:介〉

(1) 比起 [than]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till]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常用词组

比比、比比皆是、比方、比分、比干、比葫芦画瓢、比划、比基尼、比及、比价、比肩、比肩而立、比肩继踵、比较、比较、比较级、比较语言学、比来、比例、比例尺、比例失调、比例因子、比量、比邻、比邻星、比率、比美、比拟、比年、比偶、比配、比丘、比丘尼、比热、比如、比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试、比手画脚、比天高、比武、比翼、比翼鸟、比喻、比照、比值、比重、比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