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扯得很的拼音_chě de hěn是什么意思

扯得很

【拼音】: chě dé hěn 【结构】: 扯(左右结构)得(左右结构)很(左右结构)

扯得很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说同你瓜很傻完了笨的和猪一样一样。是熟悉的人之间调侃用语,没有轻视和攻击的意思。

基础解释1、很会处事、相当狡猾的意思。2、说话不着边际啊,瞎扯。

综合释义扯得很,陕西方言中说某人扯很,意思是说同你瓜很傻完了笨的和猪一样一样。是熟悉的人之间调侃用语,没有轻视和攻击的意思。形容人的时候就是说那个人不怎么样。

包含扯得很的歇后语

偷鸡不得摸了一只鸭子

扯的意思

  拼音  chě   注音  ㄔㄜ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HG  仓颉  QYLM  郑码  DII  四角  51010  结构  左右电码  2102  区位  1922  统一码  626F  笔顺  一丨一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扯的拼音:chě(ㄔㄜˇ)  

⒈ 拉:扯住不放。牵扯别人。

⒉ 撕破:把信扯开。

⒊ 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扯谎。扯闲篇。

⒋ 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推诿:扯皮。

统一码

扯字UNICODE编码U+626F,10进制: 25199,UTF-32: 0000626F,UTF-8: E6 89 AF。

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ull、tear、chat、gossip

造字法

形声:从扌、止声

English

rip up, tear down; raise; ha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扯的拼音:

chě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pull]。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tear]。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buy]。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pull up]。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chat;gossip]。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常用词组

扯白、扯淡、扯后腿、扯谎、扯筋、扯乱弹、扯皮、扯臊、扯顺风旗、扯腿

  拼音  dé děi de   
注音  ㄉㄜˊ ㄉㄟˇ ˙ㄉㄜ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TJGF  仓颉  HOAMI  郑码  OIAD  四角  26241  结构  左右电码  1779  区位  2135  统一码  5F97  笔顺  ノノ丨丨フ一一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得的拼音:dé(ㄉㄜˊ)  

⒈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⒉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⒊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⒋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⒌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⒍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其他字义

得的拼音:děi(ㄉㄟˇ)  

⒈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⒉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其他字义

得的拼音:de(˙ㄉㄜ)  

⒈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⒉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统一码

得字UNICODE编码U+5F97,10进制: 24471,UTF-32: 00005F97,UTF-8: E5 BE 97。

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㝵㝶䙸

汉英互译

gain、get、need、obtain、fit、ready fo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得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4) 找到 [discover;obtain;find out]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5) 得知 [hear of;learn about]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6) 捕获 [catch]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8) 成功;完成 [succeed]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10) 适,合 [fit;befit;suit]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1) 具备 [have;possess]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2) 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13) 助动词。能,能够 [can]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14) 得意,满足 [be proud of;revel in]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15) 又如:洋洋得意

(16) 看到 [see]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词性变化

得的拼音:   

〈词性:名〉

(1) 收获,心得 [what one has learned]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virtue]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

得的拼音:   

〈词性:副〉

必须,应该 [must]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得的拼音:   

〈词性:形〉

合适;正确 [suitable;right]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得的拼音:   

<叹>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all right]。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

(2) 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look,look!]。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3) 另见 de;děi  

常用词组

得便、得标、得病、得不偿失、得采、得逞、得宠、得出、得当、得当、得到、得道、得道多助、得法、得分、得过且过、得计、得间、得劲,得劲儿、得救、得空,得空儿、得力、得力、得脸、得了、得陇望蜀、得名、得饶人处且饶人、得人、得人心、得胜、得胜回朝、得胜头回、得失、得势、得手、得体、得天独厚、得无、得悉、得闲、得心应手、得一望十、得宜、得以、得意、得意忘形、得鱼忘筌、得知、得志、得中、得中、得主、得罪

基本词义

得的拼音: de  

〈词性:助〉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

(2)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动;那办得到

(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

(4) 另见 dé;děi  

基本词义

得的拼音: děi  

〈词性:动〉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一定 [need]。如: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

(2)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must;have to]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表示推测的必然 [will be sure to]。如:要不快走,我们就得迟到了

(5) 另见 dé;de  

常用词组

得亏

  拼音  hěn   注音  ㄏㄣˇ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TVEY  五笔98  TVY  仓颉  HOAV  郑码  OIXO  四角  27232  结构  左右电码  1771  区位  2660  统一码  5F88  笔顺  ノノ丨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很的拼音:hěn(ㄏㄣˇ)  

⒈ 甚,非常,表示程度加深:很快。很好。

⒉ 古同“狠”,凶恶。

⒊ 古代指争讼:“很无求胜”。

统一码

很字UNICODE编码U+5F88,10进制: 24456,UTF-32: 00005F88,UTF-8: E5 BE 88。

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佷哏詪

汉英互译

very、quite、awfully

造字法

形声:从彳、艮声

English

very, quite, mu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很的拼音: hěn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艮( gèn  )声。本义:违逆,不听从)

(2) 同本义 [disobey]

很,不听从也。——《说文》

美而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戾不从教。”

今王将很天而伐齐——《国语·吴语》

(3) 又如:很子(忤逆的儿子);很忤;很触(违犯[禁令]);很人(执拗乖戾的人);很很(刚愎貌);很刚(暴戾);很恣(乖戾恣肆);很恶(暴戾凶恶);很愎(犹刚愎)

(4) 争斗;争讼 [struggle]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礼记·曲礼》

(5) 狠命 [try to one's utmost]。如:很命;很力(狠命用力)

词性变化

很的拼音: hěn  

〈词性:形〉

(1) 凶恶,残忍;暴戾,乖戾。假借为“狠” [cruel]

大子痤美而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杜预注:很,今俗作狠。心狠毒。

很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韩非子·亡徵》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使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

进退自由,傲很天常,若无君父。——《风俗通义·过誉》

而顾私恩,傲很自遂。——《风俗通义·愆礼》

(2) 又如:很心(心肠残忍);很毒(凶狠毒辣);很刻(狠毒忌刻);很戾(凶暴乖戾);很鸷(凶狠阴险)

很的拼音: hěn  

〈词性:副〉

非常,甚,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或达到一个相当的范围 [very]。如:太阳很高;很清楚;很热;很近;很富;很喜欢;很感激;很想去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