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皮
【拼音】: chě pí 【注音】: ㄔㄜˇㄆ一ˊ 【词性】: 动词。 【结构】: 扯(左右结构)皮(半包围结构) 【简体】: 扯皮 【繁体】: 扯皮扯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扯皮chěpí。(1)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扯皮[chěpí]⒈无原则地争论纠缠。例我看总是要扯皮的。英disputeovertrifles;arguebackandforth;wrangle;
基础解释(动)无原则地争论或互相推脱责任。
引证解释⒈无原则的争吵;不负责的推诿。引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他不能再和她扯皮下去,要寻找一条脱身的道路。”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依我看,不如不办好,免得淘气。几家人家搞到一起,净扯皮。”
网络解释扯皮扯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ěpí,原指做鼓时的一种程序。现指无原则地争论纠缠,不负责的推诿。也是管理学概念。语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他不能再和她扯皮下去,要寻找一条脱身的道路。”
网友释义扯皮,指无原则地争论纠缠,不负责的推诿。也是管理学概念。
汉语大词典无原则的争吵;不负责的推诿。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他不能再和她扯皮下去,要寻找一条脱身的道路。”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依我看,不如不办好,免得淘气。几家人家搞到一起,净扯皮。”
国语辞典赖皮,无理取闹,如:「他理亏了就跟你扯皮,你何必与他计较?」扯皮[chěpí]⒈赖皮,无理取闹。例如:「他理亏了就跟你扯皮,你何必与他计较?」英语towrangle,wrangling法语sedisputerpourrien
英语argue back and forth
法语se disputer pour une bagatelle、se renvoyer la balle、se bouffer le nez
其他释义毫无必要地争论;推诿:经常扯皮会伤感情|没完没了地扯皮,把事情都耽误了。
扯皮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牵扯 胡扯 歪理
扯皮造句
1.出版部门与制卡和会员卡制作企业之间常常为工价而扯皮。
2.有嗑瓜子的,有玩闹嬉笑的,还有扯皮的,更有说长道短的。
3.接待时,应当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认真受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耍态度,严禁态度冷、硬、横。
4.大多数在咒骂大学教育无用的同学,自己也不见得好到哪去,还不是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再就是疯狂地从早到晚打游戏,或者和别人扯皮聊天,考试考不好,其他方面也不见得好到哪去。
5.曹操眼光很好,也看出了刘关张三人有才,但是眼下还是要和李群扯皮一下,也皮笑肉不笑的说到“正催,想想已经是王司徒的事情才导致你的姗姗来迟把。
6.想我堂堂剑神,竟也有替人扯皮遮掩的一天,报应不爽,报应不爽啊……
7.伍运高回来了,见儿子天天为扯皮拉筋的琐事忙得黑瘦,老父亲心疼“他不是这个料!”他找到镇干部下跪,想让儿子辞掉村干部。
8.社区人多房多,大部分是团结户,基础设施差,人员复杂,扯皮拉筋的事多,管理难度大。
9.双方为名额问题扯皮了很长时间。
10.爱情就像扯皮筋,最后受伤的总是那个不愿意放手的。
扯皮的单词
argue back and forth
扯的拼音:chě(ㄔㄜˇ)
⒈ 拉:扯住不放。牵扯别人。
⒉ 撕破:把信扯开。
⒊ 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扯谎。扯闲篇。
⒋ 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推诿:扯皮。
扯字UNICODE编码U+626F,10进制: 25199,UTF-32: 0000626F,UTF-8: E6 89 AF。
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撦
pull、tear、chat、gossip
形声:从扌、止声
rip up, tear down; raise; haul
详细解释◎ 扯的拼音:
撦 chě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pull]。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tear]。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buy]。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pull up]。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chat;gossip]。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扯白、扯淡、扯后腿、扯谎、扯筋、扯乱弹、扯皮、扯臊、扯顺风旗、扯腿
皮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⒉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⒊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⒋ 表面:地皮。
⒌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⒍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⒎ 不老实,淘气:顽皮。
⒏ 指橡胶:胶皮。皮球。
⒐ 姓。
皮字UNICODE编码U+76AE,10进制: 30382,UTF-32: 000076AE,UTF-8: E7 9A AE。
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ull、husk、peel、skin、tegument
会意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详细解释◎ 皮的拼音: pí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peel]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 皮的拼音: pí
〈词性:名〉
(1) 兽皮 [hide]。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skin]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fur coat;leather]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cover]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sheet;film]。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 皮的拼音: pí
〈词性:形〉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surface;superficial]。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naughty]。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case-hardened]。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ginned]。如:皮棉
皮袄、皮板、皮板儿、皮包、皮包公司、皮包骨,皮包骨头、皮鞭、皮尺、皮带、皮袋、皮蛋、皮筏、皮肤、皮肤病、皮革、皮猴儿、皮花、皮黄、皮婚、皮货、皮夹、皮夹子、皮匠、皮筋儿、皮开肉绽、皮里阳秋、皮脸、皮脸儿、皮毛、皮棉、皮面、皮囊、皮袍,皮袍儿、皮球、皮肉、皮肉之苦、皮褥子、皮软、皮绳、皮条、皮桶子、皮下、皮下注射、皮相、皮硝、皮笑肉不笑、皮鞋、皮鞋油、皮屑、皮癣、皮靴、皮牙孜、皮炎、皮衣、皮影戏、皮张、皮掌、皮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脂、皮纸、皮质、皮重、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