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抄掠的拼音_chāo luuml;e是什么意思

抄掠

【拼音】: chāo lüè 【注音】: ㄔㄠㄌㄩㄝˋ 【结构】: 抄(左右结构)掠(左右结构) 【简体】: 抄掠 【繁体】: 抄掠

抄掠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抢劫;掠夺。抄掠[chāolüě]⒈抢劫;掠夺。

引证解释⒈抢劫;掠夺。引《后汉书·袁安传》:“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復往抄掠。”宋吴幵《优古堂诗话·富郑公之言出于元璹》:“予按唐郑元璹谓頡利曰:‘……且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在於可汗,一无所得。’”《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范汝为遂据了建州城,自称元帅,分兵四出抄掠。”清黄宗羲《赠黄子期序》:“聂丞操兵到门,抄掠以去。”

网络解释抄掠抄掠释义:抢劫;掠夺。剪抄。《张耒集》:“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

综合释义抢劫;掠夺。《后汉书·袁安传》:“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復往抄掠。”宋吴幵《优古堂诗话·富郑公之言出于元璹》:“予按唐郑元璹谓頡利曰:‘……且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在於可汗,一无所得。’”《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范汝为遂据了建州城,自称元帅,分兵四出抄掠。”清黄宗羲《赠黄子期序》:“聂丞操兵到门,抄掠以去。”抄掠[chāolüè]搜刮、强抢。《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诸军谋作乱,纵火将营寨焚烧,抄掠百姓财物。」也作「钞掠」。

汉语大词典抢劫;掠夺。《后汉书·袁安传》:“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宋吴幵《优古堂诗话·富郑公之言出于元璹》:“予按唐郑元璹谓颉利曰:‘……且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在于可汗,一无所得。’”《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范汝为遂据了建州城,自称元帅,分兵四出抄掠。”清黄宗羲《赠黄子期序》:“聂丞操兵到门,抄掠以去。”

国语辞典搜刮、强抢。《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诸军谋作乱,纵火将营寨焚烧,抄掠百姓财物。」也作「钞掠」。抄掠[chāolüè]⒈搜刮、强抢。也作「钞掠」。引《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诸军谋作乱,纵火将营寨焚烧,抄掠百姓财物。」近搜劫

其他释义抢劫;掠夺:抄掠钱财。

抄掠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搜劫

抄掠造句

1.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

2.隋文帝代北周而建大隋,突厥可汗沙钵略以大隋待其礼薄和为北周复仇为名,率部四十万骑入塞抄掠,边郡为之一空。

3.世民休兵秣马,但命偏裨抄掠敌营,敌出即退,敌退复进,惹得金刚性起,率众来攻。

4.自窝阔台死后,蒙古军之屯驻南境者,屡侵入四川、湖广、江南,惟利剽杀,未拓土地,抄掠以后,即弃之而去。

5.吕布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绝,于是吕布改投袁绍。

6.杨公卿率八千人抄掠皇帝禁卫后军,掠得上好御卫四十二匹,扬长而去。

7.先投袁术,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拒绝。

8.其逾分故相抄掠,我则发兵,各问其罪。

9.但无论哪一路,得到的命令都是抄掠杀戮。

10.在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抄掠战后,1209年蒙古军正式对西夏发难了。

抄的意思

  拼音  chāo   注音  ㄔㄠ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ITT  仓颉  QFH  郑码  DKM  四角  59020  结构  左右电码  2113  区位  1913  统一码  6284  笔顺  一丨一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抄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⒉ 搜查而没收:抄没(  )。抄家。抄斩。

⒊ 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⒋ 同“绰”2。

统一码

抄字UNICODE编码U+6284,10进制: 25220,UTF-32: 00006284,UTF-8: E6 8A 84。

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劋鈔挱

汉英互译

copy、lift、search、transcrib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少声

English

copy, confiscate, se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抄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2) 同本义 [take up with a fork]

(3) 掠取,抢掠 [rob]。如: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夺(抢劫掠夺);抄掠(搜劫他人财物)

(4) 抄写 [copy;transcribe]。如:抄集(抄录编集);抄白(抄本;副本)

(5) 搜查并没收 [search and confiscate]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抄籍(抄没并登记归公);抄没(查抄没收)

(7) 从侧面绕过去 [outflank]。如:抄击(绕道击敌);抄近(走近路)

(8)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fold (one's arms)]。如:抄手;抄着腰(叉着腰)

(9) 顺手牵羊拿走 [go off with]。如: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10) 迅速拿起 [take up]。如:抄起一把锹就走了

词性变化

抄的拼音: chāo  

〈词性:名〉

匙子;小勺 [spoon;ladle]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常用词组

抄报、抄本、抄查、抄道、抄道,抄道儿、抄稿、抄化、抄家、抄家灭门、抄近路、抄录、抄身、抄手,抄手儿、抄书、抄送、抄袭、抄写、抄造、抄斩

  拼音  lüè   注音  ㄌㄩㄝ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YIY  仓颉  QYRF  郑码  DSJK  四角  50096  结构  左右电码  2230  区位  3451  统一码  63A0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掠的拼音:lüè(ㄌㄩㄝˋ)  

⒈ 夺取:掠夺。掠取。抢掠。劫掠。

⒉ 擦过:掠视。浮光掠影。

⒊ 拷打:掠笞。掠治。拷掠。

⒋ 砍伐:掠林。

⒌ 顺手抓取:随手掠起一根棍子。

统一码

掠字UNICODE编码U+63A0,10进制: 25504,UTF-32: 000063A0,UTF-8: E6 8E A0。

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㨼剠

汉英互译

graze、plunder、sack、sweep past

造字法

形声:从扌、京声

English

rob, ransack, plunder; pass b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掠的拼音: lü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2) 同本义 [plunder; seize]

掠,夺取也。——《说文新附》

(3) 按:掠是“略”的分别字,以别于经略、简略的略

已恶而掠美为昏。——《左传·昭公十四年》

输掠其聚。——《左传·昭公二十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掠美(夺取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掠卤(掳掠,抢夺);掠掇(动手动脚);掠贩的(拐卖人口的人);掠阵(夺取阵地);掠抄(抢劫);掠剩(抢劫后的剩余之物);掠盗(抢劫,抄掠);掠贩(用抢骗等方式贩卖人口)

(5) 拷打;拷问 [torture]

毒掠百姓。——《南史·柳仲礼传》

(6) 又如:掠治(拷问犯人);掠考(掠拷。笞击拷问);掠杀(拷打而死);掠理(拷打讯问);掠笞(拷打;苔击)

(7) 拂过 [brush]

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掠江东南去。——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浮光掠影。——清· 冯班《沧浪诗话纠谬》

(8) 又如:掠地(擦过或拂过地面);掠海(拂过海面);掠袭(犹飘拂)

(9) 砍伐;砍 [cut]

[武松]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水浒传》

(10) 梳理 [comb]

镜儿里不住照,把须鬓掠了重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1) 又如:掠子(发篦);掠头(梳子);掠削(梳理齐整貌)

(12) 用某种小动作来表明或传达一种感情 [flicker]。如:他嘴角上掠过一丝微笑

(13) 〈词性:方〉∶顺手拿,抄 [take up]。如:他掠起一根棒子就打

(14) 扔;抛 [cast]

春梅把鞋掠在地下。—— 明· 笑笑生《金瓶梅》

(15) 压;商议 [force;discuss]。如:掠阵(压阵;助威);掠掇(盘算;策划)

常用词组

掠夺、掠过、掠美、掠取、掠视、掠影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