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抄撰的拼音_chāo zhuan是什么意思

抄撰

【拼音】: chāo zhuàn 【注音】: ㄔㄠㄓㄨㄢˋ 【结构】: 抄(左右结构)撰(左右结构)

抄撰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抄集编撰。抄撰[chāozhuàn]⒈抄集编撰。

引证解释⒈抄集编撰。引《南齐书·孔稚珪传》:“抄撰同异,定其去取。”《南史·陆瑜传》:“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羣书,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请五礼各置旧学士一人,今自举学古一人相助抄撰。”

网络解释抄撰抄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āozhuàn,是指抄集编撰。

综合释义抄集编撰。《南齐书·孔稚珪传》:“抄撰同异,定其去取。”《南史·陆瑜传》:“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羣书,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请五礼各置旧学士一人,今自举学古一人相助抄撰。”抄撰[chāozhuàn]

网友释义抄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āozhuàn,是指抄集编撰。

汉语大词典抄集编撰。《南齐书·孔稚圭传》:“抄撰同异,定其去取。”《南史·陆瑜传》:“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群书,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请五礼各置旧学士一人,今自举学古一人相助抄撰。”

其他释义1.抄集编撰。

抄的意思

  拼音  chāo   注音  ㄔㄠ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ITT  仓颉  QFH  郑码  DKM  四角  59020  结构  左右电码  2113  区位  1913  统一码  6284  笔顺  一丨一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抄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⒉ 搜查而没收:抄没(  )。抄家。抄斩。

⒊ 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⒋ 同“绰”2。

统一码

抄字UNICODE编码U+6284,10进制: 25220,UTF-32: 00006284,UTF-8: E6 8A 84。

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劋鈔挱

汉英互译

copy、lift、search、transcrib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少声

English

copy, confiscate, se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抄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2) 同本义 [take up with a fork]

(3) 掠取,抢掠 [rob]。如: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夺(抢劫掠夺);抄掠(搜劫他人财物)

(4) 抄写 [copy;transcribe]。如:抄集(抄录编集);抄白(抄本;副本)

(5) 搜查并没收 [search and confiscate]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抄籍(抄没并登记归公);抄没(查抄没收)

(7) 从侧面绕过去 [outflank]。如:抄击(绕道击敌);抄近(走近路)

(8)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fold (one's arms)]。如:抄手;抄着腰(叉着腰)

(9) 顺手牵羊拿走 [go off with]。如: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10) 迅速拿起 [take up]。如:抄起一把锹就走了

词性变化

抄的拼音: chāo  

〈词性:名〉

匙子;小勺 [spoon;ladle]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常用词组

抄报、抄本、抄查、抄道、抄道,抄道儿、抄稿、抄化、抄家、抄家灭门、抄近路、抄录、抄身、抄手,抄手儿、抄书、抄送、抄袭、抄写、抄造、抄斩

  拼音  zhuàn   注音  ㄓㄨㄢ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NNW  仓颉  QRUC  郑码  DYEO  四角  57081  结构  左右电码  2332  区位  5511  统一码  64B0  笔顺  一丨一フ一フフ一フ一丨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撰的拼音:zhuàn(ㄓㄨㄢˋ)  

⒈ 才能:“异乎三子者之撰”。

⒉ 写作,著书:撰著。撰述。撰写。撰文。撰稿。撰次(编辑、排列)。撰序(撰写叙述)。撰录。撰集。杜撰(臆造,没有根据地编造)。

⒊ 持,拿着:“撰余辔兮高驼翔”。

⒋ 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统一码

撰字UNICODE编码U+64B0,10进制: 25776,UTF-32: 000064B0,UTF-8: E6 92 B0。

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撰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篹籑譔算選僎

汉英互译

compose、writ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巽声

English

compose, write, compi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撰的拼音: zhu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巽( xùn  )声。本义:写作,纂集成整体)

(2) 同本义 [write]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杜甫《洗兵马》

撰长书以为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撰文(写文章);撰次(写作;记述);撰刻(撰写而勒刻);撰修(书写。编撰);撰碑(撰写碑文)

(4) 纂集 [compile]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5) 又如:撰具(编成);撰定(编定;写定);撰造(创作;编制)

(6) 制造 [make]

乃采凫氏,撰鸣钟,火天地之炉,扇阴阳之炭。——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7) 建造 [build]

撰得绝似,但欠鸡鸣犬吠耳。——罗大经《鹤林玉露》

(8) 拿住,持 [hold]

撰杖屦。——《礼记·曲礼》。注:“犹持也。”

撰余辔兮高驼翔。—— 屈原《九歌》

词性变化

撰的拼音: zhuàn  

〈词性:名〉

(1) 数 [natural law] 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下》

(2) 才具,才干 [talent;ability]

三子者之撰。——《论语·先进》

常用词组

撰述、撰写、撰著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