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抄斩的拼音_chāo zhǎn是什么意思

抄斩

【拼音】: chāo zhǎn 【注音】: ㄔㄠㄓㄢˇ 【结构】: 抄(左右结构)斩(左右结构) 【简体】: 抄斩 【繁体】: 抄斬

抄斩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抄斩chāozhǎn。(1)没收家产,斩杀当事人。抄斩[chāozhǎn]⒈没收家产,斩杀当事人。例身犯抄斩重罪。英bearrestedandbeheaded;

基础解释没收家产,斩杀当事人身犯抄斩重罪

引证解释⒈抄家斩首。引鲁迅《呐喊·药》:“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越剧《二度梅》:“想他家还有一子梅良玉,常言斩草要除根,我今日前往梅家抄斩满门。”

网络解释抄斩鲁迅《呐喊·药》:“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越剧《二度梅》:“想他家还有一子梅良玉,常言斩草要除根,我今日前往梅家抄斩满门。”

综合释义抄家斩首。鲁迅《呐喊·药》:“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越剧《二度梅》:“想他家还有一子梅良玉,常言斩草要除根,我今日前往梅家抄斩满门。”抄斩[chāozhǎn]搜查死囚的家人,并予以斩首。《文明小史.第四回》:「难道大公祖不问皂白,就拿他凌迟碎剐,全门抄斩吗?」

汉语大词典抄家斩首。鲁迅《呐喊·药》:“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越剧《二度梅》:“想他家还有一子梅良玉,常言斩草要除根,我今日前往梅家抄斩满门。”

国语辞典搜查死囚的家人,并予以斩首。抄斩[chāozhǎn]⒈搜查死囚的家人,并予以斩首。引《文明小史·第四回》:「难道大公祖不问皂白,就拿他凌迟碎剐,全门抄斩吗?」

辞典修订版搜查死囚的家人,并予以斩首。《文明小史.第四回》:「难道大公祖不问皂白,就拿他凌迟碎剐,全门抄斩吗?」

其他释义1.抄家斩首。

抄斩造句

1.古代的刑法一人犯错,往往都是满门抄斩。

2.之罪名,构陷兵部尚书杨宗轩密谋造反,将其全家满门抄斩。

3.你必须改口,否则因小失大,弄出满门抄斩的事来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4.先生所教的历史与剑宫成所写的有些差别,宋史上说韩通一家当场被满门抄斩,后太祖皇帝追赠为中书令。

5.这就好,待会王累会交给你印信,明日我前往涪城后,你就接领职务,我要你派兵监视于安全家,若闻涪城战事,立刻将于安满门抄斩。

6.如明朝的大改革家张居正,推行改革很有魄力,但自己贪渎享乐、寡恩薄义,即使当时未败,死后也落得满门抄斩的地步。

7.如果他们做不到,他就要将他们全家抄斩。

8.你那参将的官身革除,全家抄斩,家产充公,妻女入教坊。

9.广西贵县人,因其父参加太平军遭满门抄斩,司马玄年幼被乡邻冒死救出。

10.也是因为固伦和孝公主的原因,本来和珅这样一件足以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大案,也仅仅只是死了和珅一人而已。

抄的意思

  拼音  chāo   注音  ㄔㄠ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ITT  仓颉  QFH  郑码  DKM  四角  59020  结构  左右电码  2113  区位  1913  统一码  6284  笔顺  一丨一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抄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⒉ 搜查而没收:抄没(  )。抄家。抄斩。

⒊ 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⒋ 同“绰”2。

统一码

抄字UNICODE编码U+6284,10进制: 25220,UTF-32: 00006284,UTF-8: E6 8A 84。

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劋鈔挱

汉英互译

copy、lift、search、transcrib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少声

English

copy, confiscate, se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抄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2) 同本义 [take up with a fork]

(3) 掠取,抢掠 [rob]。如: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夺(抢劫掠夺);抄掠(搜劫他人财物)

(4) 抄写 [copy;transcribe]。如:抄集(抄录编集);抄白(抄本;副本)

(5) 搜查并没收 [search and confiscate]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抄籍(抄没并登记归公);抄没(查抄没收)

(7) 从侧面绕过去 [outflank]。如:抄击(绕道击敌);抄近(走近路)

(8)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fold (one's arms)]。如:抄手;抄着腰(叉着腰)

(9) 顺手牵羊拿走 [go off with]。如: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10) 迅速拿起 [take up]。如:抄起一把锹就走了

词性变化

抄的拼音: chāo  

〈词性:名〉

匙子;小勺 [spoon;ladle]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常用词组

抄报、抄本、抄查、抄道、抄道,抄道儿、抄稿、抄化、抄家、抄家灭门、抄近路、抄录、抄身、抄手,抄手儿、抄书、抄送、抄袭、抄写、抄造、抄斩

  拼音  zhǎn   注音  ㄓㄢˇ   繁体    
部首  斤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RH  仓颉  KQHML  郑码  HEPD  四角  42521  结构  左右电码  2447  区位  5322  统一码  65A9  笔顺  一フ丨一ノ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斩(斬)的拼音:zhǎn(ㄓㄢˇ)  

⒈ 砍断: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

统一码

斩字UNICODE编码U+65A9,10进制: 26025,UTF-32: 000065A9,UTF-8: E6 96 A9。

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head、chop、cut、lop

造字法

会意:从车、从斤

English

cut, chop, sever; behea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斩的拼音:

zhǎn  

〈词性:动〉

(1)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2) 同本义 [behead;decapitate;chop sb.'s head off;chop;kill]

斩,截也。——《说文》

斩,杀也。——《尔雅·释诂》

国既卒斩。——《诗·小雅·节南山》

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释名·释丧制》

掌斩杀贼谍而膊之。——《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

不从令者斩。——《墨子·备城门》

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

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斩使(斩杀来使);斩棺戮尸(劈开棺木,刺杀尸体);斩立决(处斩刑决不待时);斩馘(杀头并取左耳,以计功);问斩(斩首);斩首

(4) 砍;砍断 [chop;cut down]

斩荆棘。——宋· 苏洵《六国论》

斩刈杀伐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斩伐(砍伐);斩祀(砍伐神祠近旁的树);斩祛(斩断其袖。借指旧怨);斩绝(斩断;断绝);斩断(砍断;切断);斩关(砍断门闩,泛指攻破城门)

(6) 断绝 [break off;dissociate]

汉祀不斩,皆出将军之赐也。——《三国演义》

(7) 又如:斩夫之祀(断绝夫家的祭祀);斩了(断了;绝了)

(8) 剪裁,特指丧服不缉下边 [tailor; cut out a garment]

齐晏桓子卒, 晏婴粗缳,斩。——《左传·襄公十七年》

(9) 又如:斩衰(粗麻布丧服,不缝边,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服期三年)

(10) 用同“眨”。眼睛一睁一闭 [wink]

还斩眼动鳞。——《西游记》

(11) 又如:斩眼(眨眼);斩眉多梭眼(挤眉弄眼)

词性变化

斩的拼音:

zhǎn  

〈词性:副〉

(1) 非常;特别 [very;special]

老远地便见有多少洋枪队,由教习打着外国口号,一斩齐地走了上来。——《老残游记》

(2) 又如:斩平(特别平整);斩截(干脆;利落);斩新(簇新;全新)

常用词组

斩草除根、斩钉截铁、斩获、斩决、斩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