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把住的拼音_bǎ zhu是什么意思

把住

【拼音】: bǎ zhù 【注音】: ㄅㄚˇㄓㄨˋ 【词性】: 动词。 【结构】: 把(左右结构)住(左右结构) 【简体】: 把住 【繁体】: 把住

把住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控制住,掌握牢。2.守卫,守住。把住[bǎzhù]⒈控制住,掌握牢。⒉守卫,守住。

引证解释⒈控制住,掌握牢。引《朱子语类》卷二:“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説‘收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箇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是我元初本有底。”⒉守卫,守住。引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令人传我的号令去,着下将军韩厥把住府门。”

网络解释把住把住,读音bǎzhù,汉语词语,指控制住,掌握牢。

综合释义控制住,掌握牢。《朱子语类》卷二:“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説‘收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箇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是我元初本有底。”守卫,守住。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令人传我的号令去,着下将军韩厥把住府门。”

网友释义把住,读音bǎzhù,汉语词语,指控制住,掌握牢。

汉语大词典(1).控制住,掌握牢。《朱子语类》卷二:“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说‘收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个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是我元初本有底。”(2).守卫,守住。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令人传我的号令去,着下将军韩厥把住府门。”

国语辞典守卫。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著下将军觊鲱,把住府门,不搜进去的,只搜出来的。」也作「把守」、「守把」。把住[bǎzhù]⒈守卫。元·纪君祥也作「把守」、「守把」。引《赵氏孤儿·第一折》:「著下将军觊鲱,把住府门,不搜进去的,只搜出来的。」近守住

辞典修订版守卫。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着下将军觊鲱,把住府门,不搜进去的,只搜出来的。」也作「把守」、「守把」。

把住造句

1.把住自己的嘴,清静如水。拴住自己的腿,足不沾灰。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

2.柯立芝把住宿费和回学校的两张火车票价合计了一下。

3.因为谷子在树坑里发芽后能紧紧把住枣树根,减少树干摇动,有利于新根生长发育,另外谷芽腐烂后还可作为枣树新根生长发育的营养。

4.渡河后,项羽为了鼓舞士气,命令全军,把所有的船凿沉,把做饭用的锅砸碎,把住的房屋帐篷一把火烧掉,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

5.张文不说,龙七也不深究,兵慌马乱的年代,谁都不会轻意把住址告诉别人。

6.当我把住址告诉司机时,我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半是欣快,半是不安。

7.伴随着不断响起的“扑通”声,“铐子!”、“摁紧了”、“把住”,短促的喊声此起彼伏。

8.大风浪中,船身剧烈摇晃,甲板上的硬木不堪巨力滚荡,不停发出嘎啦啦地闷响,燕顶全身湿透,双脚却仿若生根,任凭如何颠簸他的身形都岿然不动,单手稳稳把住船舵。

9.要心存戒惧,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保持高度警惕,守住情操防线,把住为官“命门”,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

10.一只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好像在期待着什么。

关于把住的诗词

《次韵梁粹·把住新花做好看》 《九日·把住秋云绕菊篱》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

包含把住的歇后语

蒙住眼睛走路 三个小鬼没抓住

把的意思


  拼音  bǎ bà   注音  ㄅㄚˇ ㄅㄚ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CN  仓颉  QAU  郑码  DYIA  四角  57017  结构  左右电码  2116  区位  1649  统一码  628A  笔顺  一丨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其他字义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统一码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爬欛

汉英互译

ho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巴声

English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把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词性变化

把的拼音: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把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把的拼音: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把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常用词组

把子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YGG  仓颉  OYG  郑码  NSC  四角  20214  结构  左右电码  0145  区位  5501  统一码  4F4F  笔顺  ノ丨丶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住的拼音:zhù(ㄓㄨˋ)  

⒈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住。住宿。住房。住户。

⒉ 停,止,歇下:住手。雨住了。

⒊ 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住”;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住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住了”)。

统一码

住字UNICODE编码U+4F4F,10进制: 20303,UTF-32: 00004F4F,UTF-8: E4 BD 8F。

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use、belong、reside

造字法

形声:从亻、主声

English

reside, live at, dwell, lodge; sto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住的拼音: z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 同本义(站住) [stay]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3)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4) 停止 [stop]

杜请 裴追之, 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 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5) 又如:住脚(止步);住罢(停止)

(6) 暂居;居住 [reside]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

住近湓江。

人道寄奴曾住。—— 宋· 辛弃疾《永遇乐》

(8) 又如: 住坐(居住);住室(供人居住的房间)

(9) 住宿;过夜 [stay;pass the night;put up for the night]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10) [be stationed]

家本清河住 王城,须凭弓箭得巧各。—— 令狐楚《少年行》

(11) 保留 [keep]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住枝。——白居易《母别子》

词性变化

住的拼音: zhù  

<动补>

(1) 做动词的补语

(2) 表示牢固或稳当

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带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水浒全传》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

(3) 表示停止或静上

我给你个好主意,虎姑娘立住了,面对面地对他说,…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 老舍《骆驼祥子》

(4)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水浒全传》

常用词组

住持、住地、住房、住户、住家、住居、住口、住手、住宿、住所、住校、住院、住宅、住宅区、住址、住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