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把卷的拼音_bǎ juan是什么意思

把卷

【拼音】: bǎ juàn 【注音】: ㄅㄚˇㄐㄨㄢˋ 【结构】: 把(左右结构)卷(上下结构) 【简体】: 把卷 【繁体】: 把卷

把卷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持卷;展卷。把卷[bǎjuàn]⒈持卷;展卷。

引证解释⒈持卷;展卷。引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宋王安石《寄王逢原》诗:“披衣起行愁不愜,归坐把卷闔且开。”清吴伟业《题庄桤庵小像》诗:“把卷无人意惘然,故乡云树梦魂边。”

综合释义持卷;展卷。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宋王安石《寄王逢原》诗:“披衣起行愁不愜,归坐把卷闔且开。”清吴伟业《题庄桤庵小像》诗:“把卷无人意惘然,故乡云树梦魂边。”将书卷拿来。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拿着书。如:「灯下把卷」、「把卷苦读」。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诗:「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汉语大词典持卷;展卷。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宋王安石《寄王逢原》诗:“披衣起行愁不惬,归坐把卷阖且开。”清吴伟业《题庄桤庵小像》诗:“把卷无人意惘然,故乡云树梦魂边。”

国语辞典将书卷拿来,如:「灯下把卷」、「把卷苦读」。把卷[bǎjuàn]⒈将书卷拿来。引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⒉拿著书。引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诗:「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例如:「灯下把卷」、「把卷苦读」。

辞典修订版将书卷拿来。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拿着书,如:「灯下把卷」、「把卷苦读」。唐.杜牧〈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诗:「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英语twist up

其他释义1.持卷;展卷。

把卷造句

1.我把卷子摊在课桌上,恨不得敲一阵锣,叫大家都来看看我这光彩的分数。

2.而教授则带来一根由三只空锡罐做成的管子,一把卷尺和一只盛满水的罐子。

3.不要屏住呼息,也不要把卷尺勒的太紧。

4.全国高考日来到,莘莘学子迎高考。放下压力人轻松,进入状态发挥好。考场之中莫急躁,看清试题才下笔。不要急着把卷交,认真检查习惯好。祝你高考取得好成绩,家人亲朋都欢笑!

5.哈利把卷毛送给野鹰训练,却把她的孩子带回家中喂养,失去孩子的老母鸡正着急呢。

6.陈细金坐直身子,伸手把卷起的衣角摊平,表情羞涩:“拍照要够胆子才拍的好看,现在老咯,不好看啦”。

7.高二有次考数学,学了半年也没学明白那些东西。卷子前面2张勉强涂了40分,卷子第三张的题目我都没看懂。快交卷了也没抄到,一咬牙,把卷子第三张撕了下来,交了前面2张,出考场。等成绩公布,60分!估计老师没找到第三张卷子,又怕承担丢卷子的责任。我就这样过了…

8.然后,我在这里有一把卷尺,从这里,然后移到这里.

9.长得高鼻深目,颔下一把卷曲的大胡子,洒然高逸,俨然风liu名士,没有一般伧俗市侩的铜臭之气。

10.当你把卷心菜煮开后,用漏勺把水滤掉.

关于把卷的诗词

《题翰林集·把卷微吟辄断肠》 《桂花·把卷桂丛下》 《买陂塘·题小村仲弟松阴把卷图》

把卷的单词

twist up

把的意思


  拼音  bǎ bà   注音  ㄅㄚˇ ㄅㄚ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CN  仓颉  QAU  郑码  DYIA  四角  57017  结构  左右电码  2116  区位  1649  统一码  628A  笔顺  一丨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其他字义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统一码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爬欛

汉英互译

ho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巴声

English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把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词性变化

把的拼音: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把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把的拼音: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把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常用词组

把子

  拼音  juàn juǎn   注音  ㄐㄨㄢˋ ㄐㄨㄢˇ   
简体部首  㔾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卩部  
五笔86  UDBB  五笔98  UGBB  仓颉  FQSU  郑码  UBYY  四角  90712  结构  上下电码  0608  区位  3077  统一码  5377  笔顺  丶ノ一一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卷的拼音:juàn(ㄐㄨㄢˋ)  

⒈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⒉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⒊ 考试用的纸:试卷。

⒋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其他字义

卷(捲)的拼音:juǎn(ㄐㄨㄢˇ)  

⒈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⒉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⒊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统一码

卷字UNICODE编码U+5377,10进制: 21367,UTF-32: 00005377,UTF-8: E5 8D B7。

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倦㢧巻弮婘捲衮

汉英互译

book、coil、convolve、reel in、roll、tome、volume、wapped、winding、wrap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卷的拼音: ju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卩( jié  ,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  )声。( quǎn  )本义:膝曲)

(2)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roll up]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4) 席卷 [carry along;sweep away;roll up like a mat]

卷石底以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风卷地白草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又如:卷地(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气势浩大);卷包(犹言席卷);卷篷(风卷飞篷)

(6) 用手握住筒状物向一端滑动 [roll up]。如:卷袖子;卷裤腿

词性变化

卷的拼音: juǎn  

〈词性:名〉

(1) 成圆筒形或球形的东西 [roll]。如:胶卷;花卷;行李卷

(2) 通“衮”。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gown]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礼记·王制》

天子卷冕北面。——《礼记·祭义》

卷的拼音: juǎn  

〈词性:量〉

(1) 把纱、线或电影胶片、磁带等绕满一个轴时所需要的量 [roll;spool;reel]。如:几卷电影片

(2) 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东西 [wad]。如:一卷钞票

卷的拼音: juǎn  

〈词性:动〉

(1) 〈词性:方〉∶骂 [curse]。如:卷骂(大骂)

(2) 断绝 [cut]

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史记》

(3) 犹聚 [gather]

舞《云门》、《大卷》。——《周礼》。贾公彦疏:“卷者,卷聚之义,即族类也。”

(4) 隐藏 [hide]。如:卷怀(收藏;有隐退不仕之意);卷迹(敛迹;退隐)

(5) 另见 juàn;quán  

常用词组

卷巴、卷笔刀、卷饼、卷尺、卷地皮、卷发、卷发、卷铺盖、卷曲、卷刃、卷逃、卷土重来、卷心菜、卷烟、卷扬、卷扬机、卷云、卷子

基本词义

卷的拼音: juàn  

〈词性:名〉

(1) 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book]。如:卷帙(指书。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卷末(书卷的末尾);卷次(卷第。书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2) 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volume]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上卷;下卷;第三卷

(4) 试卷 [examination paper]

呈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试卷;答卷;交卷;卷摺(科举考试的卷子);卷头(考卷的封面);卷牍(文件)

(6) 档案 [dossier;file] 如: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7) 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scroll]

东坡右手执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各隐卷底衣褶中。

(8) 又如:画卷;书卷

(9) 另见 juǎn;quán  

常用词组

卷柜、卷帙、卷轴、卷子、卷宗

基本词义

卷的拼音: quán  

〈词性:动〉

(1)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bend]

卷,膝曲也。——《说文》

有卷娄者。——《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

卷曲而不中规矩。——《庄子·逍遥游》

郑丰卷字子张。——《左传·襄公三十年》

(2) 又如:卷曲(弯曲;蜷缩,肢体弯曲);卷娄(拘挛。衰老背驼貌);卷陲(泛指蜿蜒的山陵);卷屈(蜷曲);卷舒(卷缩和伸展)

词性变化

卷的拼音: quán  

〈词性:形〉

(1) 诚恳 [honest]

敢昧死竭卷卷。——《汉书·贾捐之传》

(2) 柔弱 [weak]。如:卷然(柔弱的样子)

(3) 通“婘”。美好的样子 [fine]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诗·陈风》

(4) 另见 juǎn;juàn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