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把总的拼音_bǎ zǒng是什么意思

把总

【拼音】: bǎ zǒng 【结构】: 把(左右结构)总(上下结构) 【简体】: 把总 【繁体】: 把總

把总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把总bǎzǒng。(1)总领;总管。(2)明清两代镇守某地的武官,职位次于千总。把总[bǎzǒng]⒈总领;总管。例又令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水浒传》英manage;⒉明清两代镇守某地的武官,职位次于千总。例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Q正传》英(inoldChina)acompanyofficer;

引证解释⒈总管。引《水浒传》第四四回:“又令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⒉明清各地总兵属下以及明驻守京师三大营、清京师巡捕五营皆设把总,为低级武官。清代四川、云南等省土司也设有土把总。引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宣化等驛,原属把总管理,故有军夫名色。”鲁迅《呐喊·阿Q正传》:“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网络解释把总把总是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守备),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

网友释义把总是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守备),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明驻守京师兵,分三大营,统兵官中有此官;各地总兵属下军官亦有此官,位次守备。明初多以功臣、外戚充任。后职位日轻,至清代成绿营兵低级军官。秩正七品,位次于千总;京城巡捕五营统兵官亦设。

汉语大词典(1).总管。《水浒传》第四四回:“又令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2).明清各地总兵属下以及明驻守京师三大营、清京师巡捕五营皆设把总,为低级武官。清代四川、云南等省土司也设有土把总。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宣化等驿,原属把总管理,故有军夫名色。”鲁迅《呐喊·阿Q正传》:“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国语辞典职官名。始于明代,清代定为正七品武职,以把总为武官之末级,位在千总下。把总[bǎzǒng]⒈职官名。始于明代,清代定为正七品武职,以把总为武官之末级,位在千总下。引明·周后俊《红梅记·第二四出》:「大将军,小把总,自夸能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回》:「那位太太也不由得总巡做主,硬把这位小姐许配了他。又拿他自家的私蓄钱,托他的舅爷,同他女婿捐了个把总。」⒉从前对具有特殊技能者的尊称。引《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既是请先生,还得盖个书房哩!就仗赖沈把总你来拾掇拾掇罢。」

辞典修订版职官名。始于明代,清代定为正七品武职,以把总为武官之末级,位在千总下。明.周后俊《红梅记.第二四出》:「大将军,小把总,自夸能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回》:「那位太太也不由得总巡做主,硬把这位小姐许配了他。又拿他自家的私蓄钱,托他的舅爷,同他女婿捐了个把总。」从前对具有特殊技能者的尊称。《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既是请先生,还得盖个书房哩!就仗赖沈把总你来拾掇拾掇罢。」

其他释义1.总管。2.明清各地总兵属下以及明驻守京师三大营﹑清京师巡捕五营皆设把总,为低级武官。清代四川﹑云南等省土司也设有土把总。

把总造句

1.其实罗刹鬼子一怕砍头二怕脱他裤子,当年奴才在雅克萨和尼布楚就用这招把总督图尔布青和钦差大臣费要多罗收拾了,索额图大人可以作证。

2.可这位倒好,舍不得在此地经营了好些代人的田产商铺,许多挣钱的买卖,愣是百般推脱不去上任,就赖在安东卫当起了即墨营的把总。

3.刚才斥候报告说欧阳山庄五百人马前来支援林家堡,敢问林小姐,不知这嘉峪关牛把总是敌是友?

4.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的镰刀,够累的。

5.一个把总,一个哨官,彼此笑得亲切友好,热情奔放,可在周围兵士眼里,却是要多虚伪有多虚伪。

6.正好辎车营的把总前来巡营,到了席铭和老薛头看管的马场,里面空无一人。

7.别人的媒体能把总统拉下马,我们的媒体连马桶都拉不倒。连岳:"中国的媒休普遍落后、懦弱,有些媒体与资本无条件共进退之后,更是自贬为赚钱机器,与所谓的言论自由、公器职责毫无关系。"。

8.候凌,站住!黑魑尊府是你随便进来的吗?尊者吩咐的事情你都办妥了吗?你竟然敢擅自回来,要是把总部的位置泄露了出去,你有多少条命都不够死。

9.下班后,由黄某将当日收取的货款金额汇总,把总额和接收时间登记在公司现金日记账簿上,最后再将日记账簿和现金总数一起交给梁某或其妻子。

10.要是我扯谎的话,我莫非不会把总数搞成整儿?

把的意思


  拼音  bǎ bà   注音  ㄅㄚˇ ㄅㄚ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CN  仓颉  QAU  郑码  DYIA  四角  57017  结构  左右电码  2116  区位  1649  统一码  628A  笔顺  一丨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其他字义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统一码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爬欛

汉英互译

ho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巴声

English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把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词性变化

把的拼音: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把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把的拼音: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把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常用词组

把子

  拼音  zǒng   注音  ㄗㄨㄥˇ   繁体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KNU  仓颉  CRP  郑码  UDJW  四角  80336  结构  上下电码  4920  区位  5560  统一码  603B  笔顺  丶ノ丨フ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总(總)的拼音:zǒng(ㄗㄨㄥˇ)  

⒈ 聚合,聚在一起: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

⒉ 概括全部,主要的:总纲。总则。

⒊ 为首的,最高的: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

⒋ 束系,束头发:总角(jiǎo   )。

⒌ 经常,一直:总是这样。

⒍ 一定,无论如何: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

统一码

总字UNICODE编码U+603B,10进制: 24635,UTF-32: 0000603B,UTF-8: E6 80 BB。

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总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總緫捴搃摠総縂㹅

汉英互译

after all、always、chief、general、overall、put together、assembl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collect; overall, altoge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总的拼音:

總、縂 zǒ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悤( cōng  )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2) 同本义 [tie into a bundle]

总,聚束也。——《说文》

总,结也。——《广雅》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总角之宴。——《诗·卫风·氓》

令徒隶衣七总布。——《史记·孝景帝》

总布二匹。——《汉书·王莽传》

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礼记·内则》

以麻总发。——《新唐书》

(3) 又如:总发(指童年,幼年。同总角);总角之好(指幼年相契的朋友。也称“总角之交”);总丱(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4) 聚合;汇集 [get together;collect]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书·盘庚》

功名之总也。——《史记·礼书》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总萃(会合聚集);总集(聚集,集合;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总猥(聚合的样子);总聚(综合聚集);总总(聚合的样子);归总;汇总;拢总

(6) 结,系 [tie]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 扶桑。——《楚辞·离骚》

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今之遂奔驰。——《汉书》

(7) 又如:总辔(系马。指停驻)

(8) 持 [hold]。如:总干(持盾)

(9) 统领,统管 [govern]

总要万物于风雨。——《荀子·哀公》

公受朝寄,总兵西下。——《隋书·元谐传》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0) 又如:总朝政;总己(统摄自己的职务);总戍(主管军务;统管军事的长官);总帅(统率;统帅)

(11) 总括;概括 [summarize;generalize]

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荀子·不苟》

总此十思。——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总凡(概括);总批(总括性批语);总微(概括精微的道理);总论(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13) 总揽 [assume overall responsibility;take on everything]。如:总要(总揽政事);总务(总理各项事务);总览(总揽。全面掌握;广为延揽)

词性变化

总的拼音:

zǒng  

〈词性:名〉

(1) 禾稿;连穗带杆的禾把子 [a bundle of cereal crops]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书·禹贡》。孔传:“禾稿曰总,入之供饲国马。”

(2) 束穗;流苏 [tassels](古代的车马装饰品)

王后之五路,重翟,锡厘朱总。——《周礼》。贾公彦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归人之总,亦既系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

(3) 又如:朱总(朱红色的车饰)

(4) 整数 [integer]

银子成总了,我差人回家取去!——《老残游记》

(5) 麻杆扎成的火把 [torch]

错总之法,横于坐所。——《管子》

(6) 姓

总的拼音:

zǒng  

〈词性:形〉

(1) 全部,全面 [general;total]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总崩溃;总批发;总目;总代理;总动员;总产量;总成本

(3) 为首的,担任较高级职务的,领头的(如高于同类头衔的其他人) [chief;general]。如:总制(总督);总河(总管治理河道事务的官员)

总的拼音:

zǒng  

〈词性:副〉

(1) 皆;一概 [all]。如:总里(都;全部;总共);总不如(都不如);总疑(不停地怀疑);总是(全都是)

(2) 一直;一向 [always;consistently]。如:总是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总疑(不停地怀疑)

(3) 终归,毕竟 [after all;eventually]。如:他总还是个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总来(总归;终究);总悉(总归)

总的拼音:

zǒng  

<连>

(1) 用法同“纵”。纵然;即使 [even though;even if]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度破讷沙》

年兄总要出家修行,也该与我们作别一声,如今觉得忒歉然了!——《醒世恒言》

(2) 又如:总有(虽然有;即使有);总做(纵使);总然(纵然;即使);总饶(任凭;尽管)

常用词组

总罢工、总兵、总部、总裁、总成、总得、总督、总队、总额、总而言之、总纲、总工会、总攻、总共、总管、总归、总合、总和、总汇、总机、总计、总价、总监、总角、总结、总经理、总理、总理衙门、总量、总领事、总路线、总论、总谱、总热、总是、总数、总司令、总算、总体、总统、总图、总温、总务、总压、总则、总长、总之、总支、总值、总指挥、总装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