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
【拼音】: bǎ chí 【注音】: ㄅㄚˇㄔˊ 【词性】: 动词。 【结构】: 把(左右结构)持(左右结构) 【简体】: 把持 【繁体】: 把持把持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把持bǎchí。(1)拿,握。(2)揽权专断,不让别人参与——用于贬意。(3)控制。把持[bǎchí]⒈拿,握。例手能把持锋刃。英hold;⒉揽权专断,不让别人参与——用于贬意。例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英monopolize;⒊控制。例往往把持不定。英control;
基础解释(动)①独揽大权或独占位置,不让他人参与:~朝政。[近]操纵。②控制住感情:~不住。[近]控制。
引证解释⒈握,拿。引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⒉专揽;控制。引汉班固《白虎通·号》:“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王政。”《新五代史·宦者传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我那媳妇倒是把持得住,仍旧是稳稳静静的服侍着我,看着孩子过日子。”
网络解释把持把持,指拿,握;揽权专断,不让别人参与。语出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综合释义握,拿。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专揽;控制。汉班固《白虎通·号》:“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王政。”《新五代史·宦者传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我那媳妇倒是把持得住,仍旧是稳稳静静的服侍着我,看着孩子过日子。”
网友释义把持,指拿,握;揽权专断,不让别人参与。语出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汉语大词典(1).握,拿。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2).专揽;控制。汉班固《白虎通·号》:“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王政。”《新五代史·宦者传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我那媳妇倒是把持得住,仍旧是稳稳静静的服侍着我,看着孩子过日子。”
国语辞典持握、手握东西。把持[bǎchí]⒈持握、手握东西。引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近独揽控制操纵⒉独揽行事,不许外人参与。汉·班固也作「把揽」。引《白虎通·卷一上·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迫胁诸侯,把持其政。」《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把持官府,包揽词讼,广放私债,毒害良民。」⒊节制、控制。引《红楼梦·第一〇六回》:「我打谅虽是琏儿管事,在家自有把持。」英语tocontrol,todominate,tomonopolize德语beherrschen(V)法语contrôler,dominer
辞典修订版持握、手握东西。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独揽行事,不许外人参与。汉.班固《白虎通.卷一上.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迫胁诸侯,把持其政。」《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把持官府,包揽词讼,广放私债,毒害良民。」也作「把揽」。节制、控制。《红楼梦.第一零六回》:「我打谅虽是琏儿管事,在家自有把持。」
辞典简编版独自掌握操纵,不许他人参与。 【造句】把持大权、把持朝政约束、控制。 【造句】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要能够把持得住。
英语boss the showcontrol and monopolize
法语monopoliser、contrôler、tenir
其他释义谓揽权专断,不许他人参与:把持朝政。
把持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操纵 垄断 独霸 独占 保持 独揽 支配 主持 控制 掌控
把持造句
1.你还想留在身边,那样还会再次害你的,因为,明显的,是你把持不住才感觉她害了你。
2.这件事他把持不定,无法作决定。
3.他意志薄弱,一遇风浪就把持不定。
4.女孩子写东西的时候容易投入,感情一泻而下,把持不住。
5.两人眉来眼去,都快把持不住,魂飞魄散了。
6.处身于姿色艳丽中,要眼光辽阔,把持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
7.张大娘老是把持着那个摊位。
8.要越过左右为难的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颗刚强的新,把持住自己,往对的方向前行!
9.首先从丝网自身的工艺后提来把持,在网版的矮不压力下,尽不定的降矮网距。
10.有历史感,写字就有把持,不至卤莽灭裂。
关于把持的诗词
《嘲丁·一舵中流欠把持》
把持的单词
boss the show control and monopolize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爬欛
hold
形声:从扌、巴声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bà
把子
持的拼音:chí(ㄔˊ)
⒈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⒉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⒊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⒋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
⒌ 扶助:支持。撑持。
持字UNICODE编码U+6301,10进制: 25345,UTF-32: 00006301,UTF-8: E6 8C 81。
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old、grasp、support
形声:从扌、寺声
sustain, support; hold, grasp
详细解释◎ 持的拼音: chí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 同本义 [hold]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晋· 干宝《干将莫邪》
秦王谓 轲曰:“起,取 武阳所持图。”——《战国策·燕策》
(3)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头);持笔;持戟
(4) 引申为掌握;控制 [grasp;control]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 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6) 保守,保持 [keep]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7)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8) 搀扶;支持;支撑 [support]
及丞相御史所持。——《汉书·刘向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9) 又如:支持(给以鼓励或赞助);持载;持扶(扶持)
(10) 守;防守 [guard]。如:持牢(固守;把稳);持坚(坚守);持备(守备)
(11) 遵循 [follow]。如:持斋把素(守戒吃素);持备(戒备)
(12) 对抗,不相上下 [oppose;resist]
子与子家持之。——《左传·昭公元年》。疏:“奕棋谓不能相害为持。”
(13)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顽(任性)
持家、持节、持久、持论、持平、持平、持枪、持人长短、持身、持续、持有、持之以恒、持之有故、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