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稳
【拼音】: bǎ wěn 【注音】: ㄅㄚˇㄨㄣˇ 【结构】: 把(左右结构)稳(左右结构) 【简体】: 把稳 【繁体】: 把穩把稳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安稳可靠的样子:他办事很~。把稳[bǎwěn]⒈把持稳妥;稳当可靠。
引证解释⒈把持稳妥;稳当可靠。引《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元胡三省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也。”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如今二十分把稳,再没甚疑心了。”阮章竞《漳河水》诗:“有空多擦枪常瞄准,打仗的时候更把稳。”
网络解释把稳把稳,是指人按原则说话、做事把握了基本的方向、稳妥的方法和恰当的力度,使之少偏差,少波动,稳稳当当。
综合释义安稳可靠的样子。《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元胡三省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也。”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如今二十分把稳,再没甚疑心了。”阮章竞《漳河水》诗:“有空多擦枪常瞄准,打仗的时候更把稳。”
汉语大词典把持稳妥;稳当可靠。《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元胡三省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也。”清李渔《巧团圆·得妻》:“如今二十分把稳,再没甚疑心了。”阮章竞《漳河水》诗:“有空多擦枪常瞄准,打仗的时候更把稳。”
国语辞典主意坚定,不可动摇。把稳[bǎwěn]⒈主意坚定,不可动摇。引《资治通鉴·卷一〇七·晋纪二十九·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句下元·胡三省·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清·李鉴堂《俗语考原·把稳》:「把稳,主持甚坚,不可摇动也。」⒉有把握、拿得稳、算得准。引《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道:『吏房是不必说了,但当堂拈阄怎么这等把稳?』」
辞典修订版主意坚定,不可动摇。《资治通监.卷一零七.晋纪二十九.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句下元.胡三省.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清.李监堂《俗语考原.把稳》:「把稳,主持甚坚,不可摇动也。」有把握、拿得稳、算得准。《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道:『吏房是不必说了,但当堂拈阄怎么这等把稳?』」
英语be firmholding fast
其他释义1.把持稳妥;稳当可靠。
把稳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留意 当心 审慎 郑重 仔细 慎重 小心 留心 留神 谨慎 爱玩
把稳造句
1.假如早在几星期前就已经一直在举行家居装扮计划之中,会延续上去的,但把稳超支了。
2.我现在把凡是一遍可以看懂的文章都叫做娱乐,令人学到新东西的书一般来讲,最少要看三遍,不然你不可能记住其中的一星半点。使你挣钱的书与文章要看五至十遍后还觉得不把稳,写剧本想挣得比别人多,多半要比别人多写几稿才行。石康
3.我方会把稳你方对衬衫的要求,一旦有货,将立刻同你方联系。
4.足以让人警钟长鸣,居安思危,除了常备不懈提高安全意识,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细节管理,除此之外,选择一把稳固坚实,轻盈耐用,安全舒适的安全梯更是关键环节。
5.“吹糠见米”是现实主义,等于窝屎撒桩,做点眼前的把稳事情。
6.也许,总有些工具会留在生命最深处,深深浅浅的痕迹,把稳轻轻拂过,已不会感到疼痛,只有一份麻木。
7.“大海航行靠舵手”,东区既从经济的“硬”支撑上把稳了船舵,又在运行机制的“软”扶持上把好了方向。
8.因此,一个卜启丘人质就等于最把稳的保证。
9.练习相的好处是坚贞不屈和把稳。
10.把稳和勤奋技能抓住机遇。
把稳的单词
be firm holding fast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爬欛
hold
形声:从扌、巴声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bà
把子
稳(穩)的拼音:wěn(ㄨㄣˇ)
⒈ 安定,固定:稳步。稳定。稳固。稳健。稳重(zhòng )。安稳。站稳。稳如泰山。
稳字UNICODE编码U+7A33,10进制: 31283,UTF-32: 00007A33,UTF-8: E7 A8 B3。
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穩桽穏㝧㒚
certain、firm、steady、sure
形声:从禾、急省声
stable, firm, solid, steady
详细解释◎ 稳的拼音:
穩 wěn
〈词性:形〉
(1)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 同本义 [firm;stable;steady]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3)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4) 妥帖;稳妥 [appropriate;proper]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6) 沉静;稳重 [sedate;staid]。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7) 匀称,适度 [well-proportioned;well-balanced]。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8) 一定;准定 [sure;certain]。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 稳的拼音:
穩 wěn
〈词性:动〉
(1)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trample on cereals]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2) 安顿 [maintain]。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3) 诱使人暂缓行动 [stall]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4)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endure]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5) 搞端正 [get sth.upright]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6) 〈词性:方〉∶放,搁 [put]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
稳便、稳步、稳操胜券、稳当、稳定、稳固、稳厚、稳获、稳健、稳静、稳练、稳拿、稳如泰山、稳实、稳帖,稳贴、稳妥、稳扎稳打、稳重、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