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臂
【拼音】: bǎ bì 【注音】: ㄅㄚˇㄅ一ˋ 【结构】: 把(左右结构)臂(上下结构) 【简体】: 把臂 【繁体】: 把臂把臂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同“把4鼻”。握持手臂。表示亲密。谓按脉。谓亲切会晤。同“把4鼻”。把臂[bǎbì]⒈同“把4鼻”。握持手臂。表示亲密。谓按脉。谓亲切会晤。同“把4鼻”。
基础解释同“把,1.人发育成熟:长大~。鼻”。握持手臂。表示亲密。谓按脉。谓亲切会晤。同“把鼻”。
引证解释⒈同“把鼻”。⒉握持手臂。表示亲密。引汉袁康《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唐钱起《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明孙柚《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⒊谓亲切会晤。引清方文《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⒋谓按脉。引唐陆龟蒙《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⒌同“把鼻”。引元柯丹邱《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网络解释把臂把臂:bǎbì。
综合释义同“把鼻”。握持手臂。表示亲密。汉袁康《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唐钱起《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明孙柚《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谓亲切会晤。清方文《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谓按脉。唐陆龟蒙《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同“把鼻”。元柯丹邱《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把臂[bǎbì]互相握住手臂,表示亲密或信任。《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文选.刘竣.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证据。《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也作「把柄」。
网友释义把臂:bǎbì。①握持手臂,表示亲密;②谓亲切会晤;③谓按脉;④把柄,同“把鼻”。
汉语大词典同“把鼻”。(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汉袁康《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唐钱起《过沈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明孙柚《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2).谓亲切会晤。清方文《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3).谓按脉。唐陆龟蒙《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辍食而后致也。”同“把鼻”。元柯丹邱《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说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国语辞典互相握住手臂,表示亲密或信任。把臂[bǎbì]⒈互相握住手臂,表示亲密或信任。引《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文选·刘竣·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⒉证据。也作「把柄」。引《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德语ArminArm,intim
辞典修订版互相握住手臂,表示亲密或信任。《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文选.刘竣.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证据。《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也作「把柄」。
其他释义握住对方的手臂,表示亲密:临别,把臂言誓。
把臂造句
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尔三人既能把臂言欢于伯伦楼想必情投意合相见恨晚,然尔入门之言何以与方李二人迥异?
2.熊储在上都河边和卜石兔、扯臣黄、囊努克把臂会盟的时候,乌珠穆沁部的大战已经告于段落。
3.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董遵诲看着鸡皮疙瘩都出来了,有友情也就罢了,可是干嘛还把臂说话,跟连体婴儿似的,两个人不会有问题吧。
4.前有导骑一人,伛偻前来,式似曾相识,就近审视,确是同学友孔嵩,便把臂与语道“汝莫非孔仲山么?”。
5.把臂膀给予飞雀就欢快了;把心抛给大海就辽阔了;把目光留给苍穹就深远了;把祝福发给你就开心了,周末愉快哟!
6.把臂言欢,披怀揽胜,巍巍时代集群英。
7.没想到会遇见二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他非常热情,把臂入林,非要我到他山里的家去做客。
8.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9.这个假日,不妨相约友人,来万柏林文兴路中段的龙门鱼府把臂共话,举箸大啖吧。
关于把臂的诗词
《环翠亭·当年把臂入龙山》 《再集红叶·把臂欣然共入林》 《赠伯永·忽忽把臂间》
把的拼音:bǎ(ㄅㄚˇ)
⒈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⒉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⒊ 看守:把守。把门儿。
⒋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⒌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⒍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⒎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⒏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⒐ 量词。
⒑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把的拼音:bà(ㄅㄚˋ)
⒈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⒉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把字UNICODE编码U+628A,10进制: 25226,UTF-32: 0000628A,UTF-8: E6 8A 8A。
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爬欛
hold
形声:从扌、巴声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详细解释◎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feel]。如:把脉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形〉
(1)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介〉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词性: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 把的拼音: bǎ
〈词性:量〉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bà
把子
臂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臂力。臂腕。臂肘。左膀右臂。助你一臂之力。
臂的拼音:bei(˙ㄅㄟ)
⒈ 〔胳臂〕见“胳”。
臂字UNICODE编码U+81C2,10进制: 33218,UTF-32: 000081C2,UTF-8: E8 87 82。
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rm
形声:从月、辟声
详细解释◎ 臂的拼音: bei
(1) ——见“胳臂”( gēbei )
(2) 另见 bì
◎ 臂的拼音: bì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arm]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4)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6)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7)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如:银河的旋臂
◎ 臂的拼音: bì
〈词性:动〉
(1) 放在胳膊上 [put on the arm]。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bei
臂膀、臂膊、臂长、臂甲、臂力、臂弯、臂腕、臂章、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