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拔寨的拼音_ba zhai是什么意思

拔寨

【拼音】: bá zhài 【注音】: ㄅㄚˊㄓㄞˋ 【结构】: 拔(左右结构)寨(上下结构) 【简体】: 拔寨 【繁体】: 拔寨

拔寨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拔砦'。2.拔起营寨,全军出发。

基础解释亦作'拔砦',亦作'拔寨'。拔起营寨,全军出发。亦作/'拔砦/',亦作/'拔寨/'。拔起营寨,全军出发。

引证解释⒈亦作“拔砦”。拔起营寨,全军出发。引《宋史·杨存中传》:“麟在顺昌,孔彦舟方围光州,闻之皆拔砦遁去,北方大恐。”《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且説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次日,拔寨都起,行了数日,直到乌蛮界上。”

网络解释拔寨拔寨是一个汉语词汇。

释义拔起营寨,全军出发。

综合释义亦作“拔砦”。拔起营寨,全军出发。《宋史·杨存中传》:“麟在顺昌,孔彦舟方围光州,闻之皆拔砦遁去,北方大恐。”《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且説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次日,拔寨都起,行了数日,直到乌蛮界上。”拔寨[bázhài]拔营撤兵。《三国演义.第一零回》:「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西游记.第六回》:「这下面四大天王与李天王诸神,俱收兵拔寨,近前向小圣贺喜。」

网友释义拔寨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拔起营寨,全军出发。

汉语大词典亦作“拔砦”。拔起营寨,全军出发。《宋史·杨存中传》:“麟在顺昌,孔彦舟方围光州,闻之皆拔砦遁去,北方大恐。”《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且说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次日,拔寨都起,行了数日,直到乌蛮界上。”

国语辞典拔营撤兵。

辞典修订版拔营撤兵。《三国演义.第一零回》:「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西游记.第六回》:「这下面四大天王与李天王诸神,俱收兵拔寨,近前向小圣贺喜。」

拔寨造句

1.别以为某是故意为难你们,须知为帅之道,乃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为将之道,不外乎攻城拔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2.,近日,作为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品牌格之格在政采市场不断攻城拔寨,斩获颇丰。

3.如今理应转守为攻,夺城拔寨,因你之英勇善战,功绩显著,特任命你为南部大军先锋大将军,另派军士八千供你调遣。

4.曾供职于中国证监会机构部的一位官员亦告诉记者,唐万新攻城拔寨所向无前,金钱开道、豪阔出手是关键因素。

5.意志低迷不可怕,骨头要硬胆要大;生活风雨又算啥?巍然屹立山不垮。军队有铁的纪律,生活要有铁的意志。建军节了,祝你幸福攻城拔寨,快乐一往无前!

6.经过了过江龙的游说,下山虎召集手下弟兄们拔寨启程,下山投靠官军。

7.你,你怎么就不知道变通!我才是主帅,我说了算,立刻拔寨起营回晋阳!

8.他可不想带着一群小娃娃去打仗也不像带着一群兵油子去攻营拔寨。

9.现在您手握重兵,攻城拔寨,下一步呢?

10.太师之恩,确应报答,只是吕布如今身无长物,如何能报?只好日后为太师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以报之。

拔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ㄚ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CY  仓颉  QIKE  郑码  DGXS  四角  53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149  区位  1646  统一码  62D4  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拔的拼音:bá(ㄅㄚˊ)  

⒈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⒉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⒊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⒋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⒌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

⒍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⒎ 改变: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统一码

拔字UNICODE编码U+62D4,10进制: 25300,UTF-32: 000062D4,UTF-8: E6 8B 94。

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㧞叐抜柿扷犮

汉英互译

pull out、draw、choose、lift、capt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声

English

uproot, pull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拔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犮(   )声。本义:拔起,拔出)

(2) 同本义 [pull out;pull up]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promote]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stand out]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rise high]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escape from]。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seize;capture]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move]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cool in water]。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毒气等] [draw out]。如:拔火罐;拔毒

常用词组

拔本塞原、拔不出腿、拔步、拔城、拔除、拔萃、拔刀相助,拔刀相济、拔地、拔毒、拔高、拔罐子、拔海、拔河、拔尖、拔节、拔举、拔茅连茹、拔苗助长、拔群、拔树寻根、拔腿,拔脚、拔营、拔擢

  拼音  zhài   注音  ㄓㄞˋ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86  PFJS  五笔98  PAWS  仓颉  JTCD  郑码  WDOF  四角  30904  结构  上中下电码  1396  区位  5315  统一码  5BE8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寨的拼音:zhài(ㄓㄞˋ)  

⒈ 防守用的栅栏:寨子。鹿寨(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现多用铁蒺藜等做成)。

⒉ 旧时驻兵的营地:营寨。山寨。水寨。安营扎寨。寨主。

⒊ 村庄:村寨。苗寨。

统一码

寨字UNICODE编码U+5BE8,10进制: 23528,UTF-32: 00005BE8,UTF-8: E5 AF A8。

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tockaded village

造字法

形声:从宀、赛省声

English

stockade, stronghold, outpost; broth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寨的拼音: zhài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赛省声。本义:防卫所用的木栅)

(2) 同本义 [stockade;camp]

敌军已近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寨中人踡伏。

借寨墙为蔽。

(3) 多指四面环围的驻军处,营垒

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陈书》

(4) 又如:寨落(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寨垛(寨墙上的垛口);寨屋(营房)

(5) 寨子,村庄 [stockaded village]。如:山寨;边寨(边疆地区的寨子);寨壕(环绕村寨的壕沟)

常用词组

寨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