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劾
【拼音】: àn hé 【注音】: ㄢˋㄏㄜˊ 【结构】: 按(左右结构)劾(左右结构)按劾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考查核验;查验弹劾。按劾[ànhé]⒈考查核验;查验弹劾。
引证解释⒈考查核验;查验弹劾。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清国。”《周书·代奰王达传》:“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宋曾巩《责御史制》:“某拔於疏远之中,服在此位,宜殫忠力以称所蒙,而按劾大臣既非其实,稽其分职则自馁焉。”清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待其有过,大吏按劾而罢之。”
网络解释按劾按劾是一个词语,拼音是ànhé,释义为考查核验;查验弹劾。
综合释义考查核验;查验弹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清国。”《周书·代奰王达传》:“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宋曾巩《责御史制》:“某拔於疏远之中,服在此位,宜殫忠力以称所蒙,而按劾大臣既非其实,稽其分职则自馁焉。”清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待其有过,大吏按劾而罢之。”按劾[ànhé]
网友释义按劾是一个词语,拼音是ànhé,释义为考查核验;查验弹劾。
汉语大词典考查核验;查验弹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清国。”《周书·代奰王达传》:“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宋曾巩《责御史制》:“某拔于疏远之中,服在此位,宜殚忠力以称所蒙,而按劾大臣既非其实,稽其分职则自馁焉。”清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待其有过,大吏按劾而罢之。”
其他释义1.考查核验;查验弹劾。
按的拼音:àn(ㄢˋ)
⒈ 用手或手指压:按铃。按键。按钮。按脉。按摩。
⒉ 止住:按捺。按耐。按压。
⒊ 依照:按照。按理。按例。按说。按质论价。
⒋ 考查,研求:按验(审查验证)。按察(稽查审察)。
⒌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按语。编者按。
按字UNICODE编码U+6309,10进制: 25353,UTF-32: 00006309,UTF-8: E6 8C 89。
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ress、according to、control、leave aside
形声:从扌、安声
put hand on, press down with hand
详细解释◎ 按的拼音: 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 同本义 [press down]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4) 控制;抑止 [control;restrain]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
(5)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头怒火
(6) 考察,考验 [examine]
按诛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
(8) 打 [strike]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9) 又如:按曲(击节唱曲);按键;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
(10)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massage]
其治导引按蹻。——《素问·异法方宜论》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袁宏道《拟古乐府》
(11) 又如:按跷(抚摩导引)
(12) 巡视 [perambulate]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3) 又如:按察(巡行视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
(14) 通“安”。安置;安定 [emplace;resettle;arrange for]
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高帝纪》
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三国志·郭淮传》
◎ 按的拼音: àn
〈词性:名〉
(1) 按语 [note]。如:编者按
(2) 姓
◎ 按的拼音: àn
〈词性:介〉
(1) 依据;依照;按照 [according to]
各按行伍。——《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说(按照情理来说)
按兵不动、按部就班、按键、按酒、按理、按铃、按摩、按耐、按期、按时、按说、按图索骥、按蚊、按压、按语,案语、按照
劾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揭发罪状:弹(tán )劾。参(cān )劾。
劾字UNICODE编码U+52BE,10进制: 21182,UTF-32: 000052BE,UTF-8: E5 8A BE。
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劾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勓
examine into, impeach, charge
详细解释◎ 劾的拼音: hé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2) 同本义 [try;sentence]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3)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4)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5) 检举揭发罪状 [impeach]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 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6)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 劾的拼音: hé
〈词性:名〉
(1) 检举揭发的文书 [impeaching document]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后汉书》
(2) 另见 k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