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抑
【拼音】: àn yì 【注音】: ㄢˋ一ˋ 【结构】: 按(左右结构)抑(左右结构)按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按捺;抑制。2.弹琴时按弦的指法。按抑[ànyì]⒈按捺;抑制。⒉弹琴时按弦的指法。
基础解释按捺;抑制。弹琴时按弦的指法。
引证解释⒈按捺;抑制。引《北史·叱罗协传》:“明帝知其材识庸浅,每按抑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淫》:“强自按抑,燥渴愈急。”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王聚星](按抑之)姨妈,你忍耐一下吧,你听我说啦。”⒉弹琴时按弦的指法。引宋苏舜钦《演化挥琴因作歌以写其意》:“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宋苏轼《听僧昭素琴》诗:“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网络解释按抑按抑是汉语词汇,拼音ànyì,是指按捺;抑制。
综合释义按捺;抑制。《北史·叱罗协传》:“明帝知其材识庸浅,每按抑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淫》:“强自按抑,燥渴愈急。”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王聚星](按抑之)姨妈,你忍耐一下吧,你听我说啦。”弹琴时按弦的指法。宋苏舜钦《演化挥琴因作歌以写其意》:“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宋苏轼《听僧昭素琴》诗:“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按抑[ànyì]
网友释义按抑是汉语词汇,拼音ànyì,是指按捺;抑制。
汉语大词典(1).按捺;抑制。《北史·叱罗协传》:“明帝知其材识庸浅,每按抑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淫》:“强自按抑,燥渴愈急。”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王聚星](按抑之)姨妈,你忍耐一下吧,你听我说啦。”(2).弹琴时按弦的指法。宋苏舜钦《演化挥琴因作歌以写其意》:“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宋苏轼《听僧昭素琴》诗:“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按的拼音:àn(ㄢˋ)
⒈ 用手或手指压:按铃。按键。按钮。按脉。按摩。
⒉ 止住:按捺。按耐。按压。
⒊ 依照:按照。按理。按例。按说。按质论价。
⒋ 考查,研求:按验(审查验证)。按察(稽查审察)。
⒌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按语。编者按。
按字UNICODE编码U+6309,10进制: 25353,UTF-32: 00006309,UTF-8: E6 8C 89。
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ress、according to、control、leave aside
形声:从扌、安声
put hand on, press down with hand
详细解释◎ 按的拼音: 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 同本义 [press down]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4) 控制;抑止 [control;restrain]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
(5)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头怒火
(6) 考察,考验 [examine]
按诛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
(8) 打 [strike]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9) 又如:按曲(击节唱曲);按键;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
(10)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massage]
其治导引按蹻。——《素问·异法方宜论》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袁宏道《拟古乐府》
(11) 又如:按跷(抚摩导引)
(12) 巡视 [perambulate]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3) 又如:按察(巡行视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
(14) 通“安”。安置;安定 [emplace;resettle;arrange for]
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高帝纪》
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三国志·郭淮传》
◎ 按的拼音: àn
〈词性:名〉
(1) 按语 [note]。如:编者按
(2) 姓
◎ 按的拼音: àn
〈词性:介〉
(1) 依据;依照;按照 [according to]
各按行伍。——《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说(按照情理来说)
按兵不动、按部就班、按键、按酒、按理、按铃、按摩、按耐、按期、按时、按说、按图索骥、按蚊、按压、按语,案语、按照
抑的拼音:yì(一ˋ)
⒈ 压,压制:抑制。抑止。压抑。抑强扶弱。抑扬(a.音调的高低起伏;b.沉浮;c.褒贬)。
⒉ 忧闷:抑郁。抑塞(sè )。
⒊ 文言连词(a.表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抑或”;b.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如“多则多矣,抑君似鼠”)。
⒋ 文言发语词:“抑齐人不盟,若之何”。
⒌ 古同“噫”,叹词。
抑字UNICODE编码U+6291,10进制: 25233,UTF-32: 00006291,UTF-8: E6 8A 91。
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抑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億印噫懿
curb、or、repress、restrin
扬
会意
详细解释◎ 抑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2) 同本义 [press down]
抑之欲其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抑按(按压);抑首(按其首);抑搔(按摩抓搔);抑扬(按下与上举)
(4) 抑制 [restrain]
抑其兼并。——清· 洪亮吉《治平篇》
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抑勒(压制被扣);抑情(克制感情);抑引(抑制情欲而导之以善);抑末(抑制商贾);抑志(抑制自己的志向);抑枉(抑制邪辟);抑削(抑制削弱);抑挫(抑制折挫)
(6) 贬 [demote]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
(7) 又如:抑卑(贬低);抑贬(贬低);抑退(黜退;贬退);抑损(贬低;贬损);抑黜(亦作“抑绌”。贬废;排斥)
(8) 阻止 [hold back]。如:抑割(遏止舍弃);抑阻(阻挠;阻止)
(9) 强行;强迫 [force]
乙卯,诏诸路散青苗钱,禁抑配。——《宋史·神宗纪二》
(10) 又如:抑配(强行分配);抑勒(强逼;压制);抑逼(强迫);抑留(强行留住);抑掠(强夺);抑买(强行购买);抑夺(剥夺;强行夺取);抑籴(强行收购粮食)
(11) 忧郁 [worry]。如:抑抑(忧郁的样子);抑悒(忧郁)
◎ 抑的拼音: yì
<连>
(1) 或是,还是 [or]
抑其无取。——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抑未死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但是;不过 [but]
抑愈所谓。——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抑不知生。
抑又有难。
(3) 又如:抑岂(难道);抑且
(4) 而且 [but also]
非独晓其文,抑亦深其义。——《太平广记》
(5) 又如:抑且(而且)
◎ 抑的拼音: yì
<副词>
表示推测,可译为“或许”、“也许” [perhaps;maybe]
抑本其成。——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 抑的拼音: yì
<语气词>
用在句首,无义
抑又闻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抑或、抑菌作用、抑扬、抑扬顿挫、抑亦、抑郁、抑止、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