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哥
【拼音】: bā gē 【注音】: ㄅㄚㄍㄜ 【结构】: 捌(左右结构)哥(上下结构)捌哥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鸟名。即八哥。捌哥[bāgē]⒈鸟名。即八哥。
引证解释⒈鸟名。即八哥。参见“八哥”。引清孙枝蔚《园居》诗:“久客归家思闭户,捌哥满树乱呼羣。”
综合释义鸟名。即八哥。清孙枝蔚《园居》诗:“久客归家思闭户,捌哥满树乱呼羣。”参见“八哥”。捌哥[bāgē]
汉语大词典鸟名。即八哥。清孙枝蔚《园居》诗:“久客归家思闭户,捌哥满树乱呼群。”参见“八哥”。
其他释义1.鸟名。即八哥。
捌的拼音:bā(ㄅㄚ)
⒈ “八”的大写。
⒉ 古同“扒”,破裂,分开。
⒊ 古代一种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
捌字UNICODE编码U+634C,10进制: 25420,UTF-32: 0000634C,UTF-8: E6 8D 8C。
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捌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㧙八扒朳
eight
形声:从扌、别声
break open, split open; an accounting version of the numeral eight
详细解释◎ 捌的拼音: bā
〈词性:动〉
(1) 用手分开 [flick off;push aside]
故解捽者不在于捌格。——《淮南子·说林》
(2) 又如:捌格(分解)
◎ 捌的拼音: bā
[数]
“八”字的大写 [eight]
哥的拼音:gē(ㄍㄜ)
⒈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哥哥。
⒉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哥。
⒊ 古同“歌”。
哥字UNICODE编码U+54E5,10进制: 21733,UTF-32: 000054E5,UTF-8: E5 93 A5。
哥字由两个可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歌
elder brother
会意:从二,从可
elder brother
详细解释◎ 哥的拼音: gē
〈词性:名〉
(1)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2) 通“歌”。咏,唱,奏乐 [song]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
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盐铁论》
(3) 又如: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4) 哥哥 [elder brother]
哥,声也。从二可。——《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6) 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brother]。如: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7) 唐代常称父为哥 [father]
(8) 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husband]。如:送哥参军
(9) 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Ge Kiln]
哥白尼、哥哥、哥老会、哥伦布、哥儿、哥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