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掣曳的拼音_che ye是什么意思

掣曳

【拼音】: chè yè 【注音】: ㄔㄜˋ一ㄝˋ 【结构】: 掣(上下结构)曳(独体结构) 【简体】: 掣曳 【繁体】: 掣曳

掣曳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牵引。牵制。掣曳[chèyè]⒈牵引。⒉牵制。

引证解释⒈牵引。引《尔雅·释训》:“甹夆,掣曳。”郭璞注:“谓牵挽。”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泻流电,奔飞似白虹。”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掣曳旗交电,鏗鏘鼓应雷。”明梅鼎祚《玉合记·发难》:“鸞旗掣曳拂云迴,羽骑驂驔躡影来。”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林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⒉牵制。引唐杜甫《鹏赋》:“挥拘挛之掣曳,挫豪梗之飞飜。”《明史·胡松传》:“使首尾掣曳,自相狼顾,则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胜矣。”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观其受制异国,举止掣曳。”

网络解释掣曳chèyèㄔㄜˋㄧㄜˋ

综合释义牵引。《尔雅·释训》:“甹夆,掣曳。”郭璞注:“谓牵挽。”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泻流电,奔飞似白虹。”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掣曳旗交电,鏗鏘鼓应雷。”明梅鼎祚《玉合记·发难》:“鸞旗掣曳拂云迴,羽骑驂驔躡影来。”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林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牵制。唐杜甫《鹏赋》:“挥拘挛之掣曳,挫豪梗之飞飜。”《明史·胡松传》:“使首尾掣曳,自相狼顾,则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胜矣。”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观其受制异国,举止掣曳。”掣曳[chèyè]从旁牵引。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诗:「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床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汉语大词典(1).牵引。《尔雅·释训》:“甹夆,掣曳。”郭璞注:“谓牵挽。”南朝梁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泻流电,奔飞似白虹。”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明梅鼎祚《玉合记·发难》:“鸾旗掣曳拂云回,羽骑骖驔蹑影来。”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林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2).牵制。唐杜甫《鹏赋》:“挥拘挛之掣曳,挫豪梗之飞翻。”《明史·胡松传》:“使首尾掣曳,自相狼顾,则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胜矣。”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观其受制异国,举止掣曳。”

国语辞典从旁牵引。掣曳[chèyì]⒈从旁牵引。引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诗:「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床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辞典修订版从旁牵引。唐.严维〈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诗:「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床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其他释义1.牵引。2.牵制。

掣的意思

  拼音  chè   注音  ㄔㄜˋ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RMHR  五笔98  TGMR  仓颉  HNQ  郑码  MBKM  四角  22502  结构  上下电码  2233  区位  1924  统一码  63A3  笔顺  ノ一一丨フ丨丨丨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掣的拼音:chè(ㄔㄜˋ)  

⒈ 拉,拽:掣肘。掣后腿。风驰电掣。

⒉ 抽:掣签。

统一码

掣字UNICODE编码U+63A3,10进制: 25507,UTF-32: 000063A3,UTF-8: E6 8E A3。

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掣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手、制声

English

drag, pull; hinder by pulling ba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掣的拼音: c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制声。本义:牵引,拉)

(2) 同本义[pull]

掣,拽也。——《经典释文》

见舆曳,其牛掣。——《易·睽》

流火掣空飞。——袁宏道《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又如:掣后腿;掣手;掣脱(决裂;弄僵);掣撰(掣曳,牵引之意)

(4) 牵制;控制 [control]。如:掣制(牵制);掣搦(拘牵,牵制)

(5) 抽;拔 [draw]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王献之传》

(6) 又如:掣签(清代制度,候补的地方官吏抽签确定任职省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自选省分,称“指分”);掣兵(抽调兵马);掣开(抽出);掣身(抽身)

常用词组

掣电、掣肘、掣子

  拼音    注音  一ㄝˋ   
部首  曰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JXE  五笔98  JNTE  仓颉  LWP  郑码  KZM  四角  50006  结构  单一电码  2576  区位  5023  统一码  66F3  笔顺  丨フ一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曳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拉,牵引:曳引。曳扯。弃甲曳兵。

统一码

曳字UNICODE编码U+66F3,10进制: 26355,UTF-32: 000066F3,UTF-8: E6 9B B3。

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曳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抴拽曵

汉英互译

tow、traction

造字法

形声:从申、丿(yì)声

English

trail, tow, drag, pu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曳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申,从丿,丿(   )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2) 同本义 [drag;haul]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4) 穿着 [dress]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诗·唐风》。孔颖达疏:“娄、曳俱是著衣之事。”

骄侈不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肉,放于声乐以自娱。——《新唐书》

(5) 又如:曳缟(穿白绢衣服);曳娄(穿戴)

(6) 飘摇 [sway]。如:摇曳;曳曳的(飘飘悠悠);曳曳(飘动的样子);曳动(摇动,飘荡);曳影(犹摇影)

(7) 率领 [lead]

孙子命 章子曳兵与 燕兵对阵。——《乐毅图齐平话》

词性变化

曳的拼音:   

〈词性:形〉

困顿,精力衰竭 [tired out]

贫而不衰, 贱而不恨, 年虽疲曳, 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常用词组

曳步、曳光弹、曳足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