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拨
【拼音】: bǎi bō 【注音】: ㄅㄞˇㄅㄛ 【结构】: 摆(左右结构)拨(左右结构) 【简体】: 摆拨 【繁体】: 擺撥摆拨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撇开;摆脱。2.处置﹐安排。3.犹挣扎。摆拨[bǎibō]⒈撇开;摆脱。⒉处置,安排。⒊犹挣扎。
基础解释撇开;摆脱。处置﹐安排。犹挣扎。
引证解释⒈撇开;摆脱。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耶?”宋陆游《晓登千峰榭》诗:“只道文书无了日,也能摆拨上层臺。”明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⒉处置,安排。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吕使君与董孺人……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⒊犹挣扎。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孝廉怒,搏其颊,欲缚捶之。撑住摆拨间,同舍闻声皆来助捉,忽一脱手,已琤然破窗遁。”
网络解释摆拨摆拨,拼音bǎibō,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撇开、摆脱、处置、安排、犹挣扎。
综合释义撇开;摆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耶?”宋陆游《晓登千峰榭》诗:“只道文书无了日,也能摆拨上层臺。”明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处置,安排。《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吕使君与董孺人……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犹挣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孝廉怒,搏其颊,欲缚捶之。撑住摆拨间,同舍闻声皆来助捉,忽一脱手,已琤然破窗遁。”摆拨[bǎibō]搁下不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安排、处理。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一面将棺柩厝顿停当,事体已完。」也作「摆划」。
网友释义南通恋心缘茧丝绸制品有限公司地处素有“中国茧丝绸之乡”和“中国湖桑之乡”美誉的江苏省海安县。隶属于江苏老蚕坊蚕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下辖上海、广州、加拿大等6家分公司、5家控股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星火计划企业、江苏民营科技企业,名牌企业。
汉语大词典(1).撇开;摆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耶?”宋陆游《晓登千峰榭》诗:“只道文书无了日,也能摆拨上层台。”明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2).处置,安排。《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吕使君与董孺人……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3).犹挣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孝廉怒,搏其颊,欲缚捶之。撑住摆拨间,同舍闻声皆来助捉,忽一脱手,已琤然破窗遁。”
国语辞典搁下不管。摆拨[bǎibō]⒈搁下不管。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⒉安排、处理。明·高明也作「摆划」。引《琵琶记·五娘吃糠》:「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一面将棺柩厝顿停当,事体已完。」
辞典修订版搁下不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安排、处理。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万苦千辛难摆拨,力尽心穷两泪空流血。」《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商量已定,也都是吕使君摆拨。一面将棺柩厝顿停当,事体已完。」也作「摆划」。
包含摆拨的歇后语
吃稀饭摆脑壳
摆(擺、襬)的拼音:bǎi(ㄅㄞˇ)
⒈ 陈列,安放:摆设。摆放。摆平。
⒉ 故意显示:摆阔。摆谱儿。
⒊ 处置,随意操纵:摆布。摆弄。
⒋ 推开,脱离:摆脱。摆落。
⒌ 来回摇动:摆动。摆渡。
⒍ 衣裙的下幅。
摆字UNICODE编码U+6446,10进制: 25670,UTF-32: 00006446,UTF-8: E6 91 86。
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擺襬
put、place、lay bare、put on
晃、摇
形声:从扌、罢声
put, place; display; swing, sway
详细解释◎ 摆的拼音:
擺 bǎi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罢声。本义:撇开;摆脱)
(2) 同本义 [cast aside;bypass;break away from;push aside]
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杜甫《桥陵》
(3) 又如:摆落(摆脱)
(4) 排列;放置 [arrange;place;set in order]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子来。——《红楼梦》
(5) 又如:摆正(摆放端正);摆八卦阵;摆酒席
(6) 挥手,左右摇动手 [shake]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鲁迅《故事新编》
(7) 又如:摆手(挥手)
(8) 来回或上下地摇动 [sway;swing]
旋见鸡伸颈摆扑。——《聊斋志异·促织》
天坼地裂,宫殿摆簸。——唐· 李朝威《柳毅传》
(9) 又如:摆尾巴;摆簸(摇晃颠簸);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10) 〈词性:方〉∶说,陈述 [say]。如:理不公,大家摆;摆说,摆列(陈述);摆话(说话)
(11) 炫耀;显示 [show off]。如:摆阔(讲排场,显阔气);摆款(摆架子);摆威风;摆老资格
(12) 摆布 [handle]。如:摆治(摆布整治)
(13) 摆渡,渡河 [ferry]。如:摆脚(方言:摆渡)
(14) 对付;处置 [deal with]。如:摆划(处理;解决);摆拨(操持;处理)
◎ 摆的拼音:
擺 bǎi
〈词性:名〉
(1) 悬挂于定点能在重力影响下往复摆动的物体 [pendulum]。如:单摆;复摆
(2) 〈词性:方〉∶“摆子”的简称。医学上称“疟疾” [malaria]
◎ 摆的拼音: bǎi
〈词性:名〉
([襬]( bǎi )形声,从衣)。衣裙的下幅,下摆 [the lower hem of a gown,jacket or skirt]。如:摆纹(下摆的纹缕)
摆八卦阵、摆布、摆荡、摆动、摆渡、摆格、摆架子、摆款儿、摆阔、摆擂台、摆龙门阵、摆门面、摆迷魂阵、摆明、摆弄、摆平、摆谱儿、摆设、摆设、摆手、摆摊子、摆尾摇头、摆脱、摆样子、摆站、摆钟、摆子
拨(撥)的拼音:bō(ㄅㄛ)
⒈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⒉ 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⒊ 治理:拨乱反正。
⒋ 掉转:拨转马头。
⒌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拨儿。
拨字UNICODE编码U+62E8,10进制: 25320,UTF-32: 000062E8,UTF-8: E6 8B A8。
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撥
dial、move with hand
形声:从扌、发声
move; dispel; distribute
详细解释◎ 拨的拼音:
撥 bō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2) 同本义 [administer]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4)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 [stir;poke]
香炉风雪拨帘看。——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
乃奋臂以指拨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
(6) 调拨 [allocate]
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7)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
(8) 废弃 [abandon]
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
(9)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
(10) 排除 [get rid of]
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
(11) 断绝,折 [break]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12) 弹拨 [pluck a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13) 碰撞;撞击 [impact]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 掉转 [turn around]。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 拨的拼音:
撥 bō
〈词性:名〉
拨子 [plectrum]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
◎ 拨的拼音:
撥 bō
〈词性:量〉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group]。如:分成两拨儿
拨动、拨付、拨给、拨号、拨火、拨火棍、拨开、拨款、拨浪鼓、拨楞、拨乱反正、拨乱反治、拨慢、拨弄、拨云见日,拨云睹日、拨正、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