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摽摇的拼音_biāo yao是什么意思

摽摇

【拼音】: biāo yáo 【注音】: ㄅ一ㄠ一ㄠˊ 【结构】: 摽(左右结构)摇(左右结构) 【繁体】: 摽搖

摽摇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漂摇﹐冲击动荡。摽摇[biāoyáo]⒈漂摇,冲击动荡。

基础解释漂摇﹐冲击动荡。

引证解释⒈漂摇,冲击动荡。引明杨士聪《阮郎归·秋雨》词:“风吹黄叶客心惊。暗云秋雨生。青山飞靄入楼轻。摽摇连暮声。”《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摽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网络解释摽摇摽摇

综合释义漂摇,冲击动荡。明杨士聪《阮郎归·秋雨》词:“风吹黄叶客心惊。暗云秋雨生。青山飞靄入楼轻。摽摇连暮声。”《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摽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汉语大词典漂摇,冲击动荡。明杨士聪《阮郎归·秋雨》词:“风吹黄叶客心惊。暗云秋雨生。青山飞霭入楼轻。摽摇连暮声。”《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摽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摽的意思

  拼音  biào biāo   注音  ㄅ一ㄠˋ ㄅ一ㄠ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SFI  仓颉  QMWF  郑码  DFBK  四角  51091  结构  左右电码  2315  统一码  647D  笔顺  一丨一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摽的拼音:biào(ㄅ一ㄠˋ)  

⒈ 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摽住。

⒉ 比着:摽着劲干。

⒊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他俩摽着胳膊走。

⒋ 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他们摽在一块儿。

⒌ 落:摽梅。

⒍ 打,击:“长木之毙,无不摽也”。

⒎ 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其他字义

摽的拼音:biāo(ㄅ一ㄠ)  

⒈ 挥之使动:“曹子摽剑而去之”。

⒉ 高扬:“摽然若秋云之远”。

⒊ 古同“标”,标榜。

统一码

摽字UNICODE编码U+647D,10进制: 25725,UTF-32: 0000647D,UTF-8: E6 91 BD。

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摽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扌、票声

English

throw out; push out; stri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摽的拼音: biāo  

〈词性:动〉

(1) 挥之使去 [dismiss with a hand gesture]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孟子》

(2) 抛弃 [get rid of;abandon]

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3) 另见 biào  

其它字义的拼音:


摽的拼音: biào  

〈词性:动〉

(1) 捶胸;击 [strike]

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说文》

寤辟有摽。——《诗·柏舟》

长木之斃,无不摽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2) 又如:摽辟(捶胸)

(3) 落下 [fall]

摽有梅,其实七兮。——《诗·召南·摽有梅》

(4) 又如:摽落(落下);摽梅(梅子成熟而落下,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

(5)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 [lock in arms]。如:两个人摽着胳膊走

(6) 捆绑或互相缠绕在一起 [fasten tightly to sth.]。如:把口袋摽在车架子上。引申为结合。如:大伙摽成了一股劲;他们老摽在一起

(7) 另见 biāo  

常用词组

摽劲儿

基本词义

摽的拼音: biào  

〈词性:动〉

(1) 捶胸;击 [strike]

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说文》

寤辟有摽。——《诗·柏舟》

长木之斃,无不摽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2) 又如:摽辟(捶胸)

(3) 落下 [fall]

摽有梅,其实七兮。——《诗·召南·摽有梅》

(4) 又如:摽落(落下);摽梅(梅子成熟而落下,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

(5)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 [lock in arms]。如:两个人摽着胳膊走

(6) 捆绑或互相缠绕在一起 [fasten tightly to sth.]。如:把口袋摽在车架子上。引申为结合。如:大伙摽成了一股劲;他们老摽在一起

(7) 另见 biāo  

常用词组

摽劲儿

  拼音  yáo   注音  一ㄠˊ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RERM  五笔98  RETB  仓颉  QBOU  郑码  DPEZ  四角  52072  结构  左右电码  2280  区位  5001  统一码  6447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ノノ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摇的拼音:yáo(一ㄠˊ)  

⒈ 摆动: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

⒉ 往上升:风举云摇。

统一码

摇字UNICODE编码U+6447,10进制: 25671,UTF-32: 00006447,UTF-8: E6 91 87。

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搖摿揺㨱

汉英互译

rock、shake、sway、wave、wigwagg

相关字词

摆、撼、晃

造字法

形声:从扌、声

English

wag, swing, wave; shake; scu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摇的拼音: y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 同本义 [swing]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颭(摇摆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摇摆气势(摇头摆尾,虚张声势);摇席破座(兴奋得坐不安移);摇唇鼓舌(凭借能言善辩而游说煽动)

(4) 动摇 [shake]

本根一摇,忧患非浅。——《新唐书·狄仁杰传》

(5) 又如:摇心(人心动摇);摇易(动摇更易);摇悦(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6) 骚扰 [harass]。如:摇毒(骚扰为害);摇乱(扰乱;作乱)

词性变化

摇的拼音: yáo  

〈词性:形〉

(1) 疾 [fast,swift]

摇,疾也。——《广雅》

将摇举,谁与期。——《汉书·礼乐志》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汉· 班固《西都赋》

(2) 又如:摇举(腾升高举)

常用词组

摇摆、摇船、摇唇鼓舌、摇荡、摇动、摇鹅毛扇、摇鼓、摇滚舞、摇滚乐、摇撼、摇晃、摇篮、摇篮曲、摇耧、摇蜜、摇旗呐喊、摇钱树、摇身一变、摇手、摇手、摇头、摇头摆尾、摇头不算点头算、摇头晃脑、摇尾乞怜、摇漾、摇摇摆摆、摇摇欲坠、摇曳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