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摽摘的拼音_biāo zhāi是什么意思

摽摘

【拼音】: biāo zhāi 【注音】: ㄅ一ㄠㄓㄞ 【结构】: 摽(左右结构)摘(左右结构)

摽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举出并予以评断。摽摘[biāozhāi]⒈举出并予以评断。

引证解释⒈举出并予以评断。引《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纔分宫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遂躬紆睿旨,摽摘是非,撮举宏纲,裁断篇部。”

网络解释摽摘摽摘

综合释义举出并予以评断。《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纔分宫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遂躬紆睿旨,摽摘是非,撮举宏纲,裁断篇部。”

汉语大词典举出并予以评断。《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遂躬纡睿旨,摽摘是非,撮举宏纲,裁断篇部。”

其他释义1.举出并予以评断。

摽的意思

  拼音  biào biāo   注音  ㄅ一ㄠˋ ㄅ一ㄠ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SFI  仓颉  QMWF  郑码  DFBK  四角  51091  结构  左右电码  2315  统一码  647D  笔顺  一丨一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摽的拼音:biào(ㄅ一ㄠˋ)  

⒈ 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摽住。

⒉ 比着:摽着劲干。

⒊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他俩摽着胳膊走。

⒋ 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他们摽在一块儿。

⒌ 落:摽梅。

⒍ 打,击:“长木之毙,无不摽也”。

⒎ 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其他字义

摽的拼音:biāo(ㄅ一ㄠ)  

⒈ 挥之使动:“曹子摽剑而去之”。

⒉ 高扬:“摽然若秋云之远”。

⒊ 古同“标”,标榜。

统一码

摽字UNICODE编码U+647D,10进制: 25725,UTF-32: 0000647D,UTF-8: E6 91 BD。

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摽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扌、票声

English

throw out; push out; stri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摽的拼音: biāo  

〈词性:动〉

(1) 挥之使去 [dismiss with a hand gesture]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孟子》

(2) 抛弃 [get rid of;abandon]

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3) 另见 biào  

其它字义的拼音:


摽的拼音: biào  

〈词性:动〉

(1) 捶胸;击 [strike]

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说文》

寤辟有摽。——《诗·柏舟》

长木之斃,无不摽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2) 又如:摽辟(捶胸)

(3) 落下 [fall]

摽有梅,其实七兮。——《诗·召南·摽有梅》

(4) 又如:摽落(落下);摽梅(梅子成熟而落下,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

(5)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 [lock in arms]。如:两个人摽着胳膊走

(6) 捆绑或互相缠绕在一起 [fasten tightly to sth.]。如:把口袋摽在车架子上。引申为结合。如:大伙摽成了一股劲;他们老摽在一起

(7) 另见 biāo  

常用词组

摽劲儿

基本词义

摽的拼音: biào  

〈词性:动〉

(1) 捶胸;击 [strike]

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说文》

寤辟有摽。——《诗·柏舟》

长木之斃,无不摽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2) 又如:摽辟(捶胸)

(3) 落下 [fall]

摽有梅,其实七兮。——《诗·召南·摽有梅》

(4) 又如:摽落(落下);摽梅(梅子成熟而落下,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

(5)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 [lock in arms]。如:两个人摽着胳膊走

(6) 捆绑或互相缠绕在一起 [fasten tightly to sth.]。如:把口袋摽在车架子上。引申为结合。如:大伙摽成了一股劲;他们老摽在一起

(7) 另见 biāo  

常用词组

摽劲儿

  拼音  zhāi   注音  ㄓㄞ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UMD  五笔98  RYUD  仓颉  QYCB  郑码  DSUL  四角  50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298  区位  5310  统一码  6458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摘的拼音:zhāi(ㄓㄞ)  

⒈ 采取,拿下:采摘。摘取。摘桃子。摘除。

⒉ 选取:摘要。摘录。摘编。文摘。摘引。寻章摘句。指摘(挑出缺点)。

⒊ 借:摘兑。东摘西借。

统一码

摘字UNICODE编码U+6458,10进制: 25688,UTF-32: 00006458,UTF-8: E6 91 98。

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啇擿

汉英互译

cull、pack、plunk、selec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商声

English

pluck, pick; select; specif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摘的拼音: zhāi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 chì  )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2) 同本义 [pick;pluck;take off ]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4) 除去,去掉 [remove]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5)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

(6) 摘录 [take passages]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

(7)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 调拨 [allocate]。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

(9) 〈词性:方〉∶借 [borrow]。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常用词组

摘编、摘抄、摘除、摘登、摘记、摘借、摘录、摘取、摘要、摘译、摘引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