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拄
【拼音】: chēng zhǔ 【注音】: ㄔㄥㄓㄨˇ 【结构】: 撑(左右结构)拄(左右结构) 【简体】: 撑拄 【繁体】: 撐拄撑拄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撑拄'。支撑;顶拄。支持;维持。犹抵赖。
基础解释亦作/'撑拄/',亦作/'撑拄/'。支撑;顶拄。支持;维持。犹抵赖。
引证解释⒈亦作“撑拄”。⒉支撑;顶拄。引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长城下,死者骸骨相撑拄。”宋苏轼《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中唐无杜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詎可乎!”⒊支持;维持。引《上蔡语录》卷上:“非孟子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宋陆游《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飢饱尚撑拄。”清戴名世《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李氏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茅盾《虹》四:“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于悲观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⒋犹抵赖。引《宋史·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网络解释撑拄chēnɡzhǔ
综合释义亦作“撑拄”。支撑;顶拄。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长城下,死者骸骨相撑拄。”宋苏轼《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中唐无杜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詎可乎!”支持;维持。《上蔡语录》卷上:“非孟子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宋陆游《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飢饱尚撑拄。”清戴名世《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李氏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茅盾《虹》四:“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于悲观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犹抵赖。《宋史·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撑拄[chēngzhǔ]支持。《宋史.卷三二一.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网友释义chēnɡzhǔ撑拄亦作“撑拄”。支撑;顶拄。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长城下,死者骸骨相撑拄。”宋苏轼《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中唐无杜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讵可乎!”支持;维持。《上蔡语录》卷上:“非孟子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宋陆游《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饥饱尚撑拄。”清戴名世《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李氏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茅盾《虹》四:“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于悲观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犹抵赖。《宋史·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汉语大词典亦作“撑拄”。(1).支撑;顶拄。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长城下,死者骸骨相撑拄。”宋苏轼《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中唐无杜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讵可乎!”(2).支持;维持。《上蔡语录》卷上:“非孟子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宋陆游《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饥饱尚撑拄。”清戴名世《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李氏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茅盾《虹》四:“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于悲观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3).犹抵赖。《宋史·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国语辞典支持。
辞典修订版支持。《宋史.卷三二一.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其他释义1.亦作'撑拄'。2.支撑;顶拄。3.支持;维持。4.犹抵赖。
撑拄造句
1.又尝宿山店,夜觉被中蠕蠕动,疑为蛇鼠;俄枝梧撑拄,渐长渐巨,突出并枕,乃一裸妇人。
关于撑拄的诗词
《孔融·一身撑拄汉乾坤》
包含撑拄的歇后语
拄着拐棍上炭窑
撑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支着,支持:撑竿跳。支撑。撑持(勉强支持)。撑腰(喻给予有力支持)。撑拒。撑门面。
⒉ 用篙使船前进:撑船。
⒊ 使张开:撑伞。撑口袋。
⒋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撑子。撑圈(quān )。
⒌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吃撑着了。口袋撑破了。
撑字UNICODE编码U+6491,10进制: 25745,UTF-32: 00006491,UTF-8: E6 92 91。
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䟫摚撐樘蹚橕
maintain、prop up、support
形声:从扌、掌声
prop up, support; brace
详细解释◎ 撑的拼音:
橕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2) 同本义 [support from under;sustain]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
(3) 又如: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支撑扶持);撑天拄地(喻顶天立地)
(4)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push or move with a pole]。如:撑突(驾船突进);撑驾(点篙行船);撑驾夫(船父)
(5) 维持,保持 [maintain;keep up]
他死活也得把这个门面撑着
两场球下来,他恐怕撑不住了
(6) 又如:撑场面;撑持
(7) 抢 [snatch;grab]。如:撑窝儿(抢地盘)
(8) 积攒;购买 [save(or collect) bit by bit;buy]
我儿花衣裳、头面,多末勿算多,撑得来也勿容易。——《海上孽梅花》
(9) 顶嘴,争辩 [talk back;argue]。如:撑对(对抗);撑嘴(使人张口说不出);撑硬船儿(硬碰硬,不肯迁就)
(10) 张开 [open;unfurl]。如:撑舌(张舌不下);撑目(睁大眼睛)
◎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形〉
(1) 过度饱满,充填使饱满 [fill to the point of bursting]。如:有点撑
(2) 美丽 [beautiful]。如:撑达(漂亮;出色)
◎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名〉
[机]∶撑臂 [brace]。如:角撑。也指支拄物。如:给草堆打个撑
撑场面、撑持、撑船、撑得慌、撑得住、撑杆、撑竿跳高、撑眉努眼、撑门面、撑伞、撑天柱地、撑腰
拄的拼音:zhǔ(ㄓㄨˇ)
⒈ 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拄着拐棍走。
⒉ 讽刺,驳倒:“(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拄字UNICODE编码U+62C4,10进制: 25284,UTF-32: 000062C4,UTF-8: E6 8B 84。
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拄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lean on a stick
形声:从扌、主声
lean on; post; prod; ridicule
详细解释◎ 拄的拼音: zhǔ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主声。本义:支撑)
(2) 同本义 [support]
修剑拄颐。——《战国策·齐策六》
(3) 又如:拄颊(以手支颊);拄颐(顶到面颊。形容剑长);拄撑(支撑)
(4) 执持;靠 [lean on (a stick,etc.)]
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趿着鞋,走出院外。——《红楼梦》
(5) 又如:拄杖(执持;支撑着拐杖);拄墙(比喻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