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拏
【拼音】: chēng ná 【注音】: ㄔㄥㄋㄚˊ 【结构】: 撑(左右结构)拏(上下结构) 【繁体】: 撐拏撑拏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撑拿'。2.伸展拏攫。
基础解释亦作/'撑拿/'。伸展拏攫。
引证解释⒈亦作“撑拏”。伸展拏攫。引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功德寺》:“功德寺前古木三四十围,半朽腐,若虬蛟出穴,爪鬣撑拏,大皆三四十围。”
网络解释撑拏撑拏是汉语词汇,意思是伸展拏攫。
综合释义亦作“撑拏”。伸展拏攫。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功德寺》:“功德寺前古木三四十围,半朽腐,若虬蛟出穴,爪鬣撑拏,大皆三四十围。”
撑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支着,支持:撑竿跳。支撑。撑持(勉强支持)。撑腰(喻给予有力支持)。撑拒。撑门面。
⒉ 用篙使船前进:撑船。
⒊ 使张开:撑伞。撑口袋。
⒋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撑子。撑圈(quān )。
⒌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吃撑着了。口袋撑破了。
撑字UNICODE编码U+6491,10进制: 25745,UTF-32: 00006491,UTF-8: E6 92 91。
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䟫摚撐樘蹚橕
maintain、prop up、support
形声:从扌、掌声
prop up, support; brace
详细解释◎ 撑的拼音:
橕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2) 同本义 [support from under;sustain]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
(3) 又如: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支撑扶持);撑天拄地(喻顶天立地)
(4)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push or move with a pole]。如:撑突(驾船突进);撑驾(点篙行船);撑驾夫(船父)
(5) 维持,保持 [maintain;keep up]
他死活也得把这个门面撑着
两场球下来,他恐怕撑不住了
(6) 又如:撑场面;撑持
(7) 抢 [snatch;grab]。如:撑窝儿(抢地盘)
(8) 积攒;购买 [save(or collect) bit by bit;buy]
我儿花衣裳、头面,多末勿算多,撑得来也勿容易。——《海上孽梅花》
(9) 顶嘴,争辩 [talk back;argue]。如:撑对(对抗);撑嘴(使人张口说不出);撑硬船儿(硬碰硬,不肯迁就)
(10) 张开 [open;unfurl]。如:撑舌(张舌不下);撑目(睁大眼睛)
◎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形〉
(1) 过度饱满,充填使饱满 [fill to the point of bursting]。如:有点撑
(2) 美丽 [beautiful]。如:撑达(漂亮;出色)
◎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名〉
[机]∶撑臂 [brace]。如:角撑。也指支拄物。如:给草堆打个撑
撑场面、撑持、撑船、撑得慌、撑得住、撑杆、撑竿跳高、撑眉努眼、撑门面、撑伞、撑天柱地、撑腰
拏的拼音:ná(ㄋㄚˊ)
⒈ 同“拿”。
⒉ 牵引。
拏字UNICODE编码U+62CF,10进制: 25295,UTF-32: 000062CF,UTF-8: E6 8B 8F。
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訤拿
take; bring; grasp, hold; arrest
详细解释◎ 拏的拼音: ná
〈词性:动〉
(1) 持拿;执取。后作“拿” [take]
拏,持也。从手,奴声。——《说文》
拏,捽也。——《苍颉篇》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有合佥押的文书,拏来我佥押。——孟汉卿《魔合罗》
(2) 又如:拏事(管事;掌权);拏空(凌空,抓向空中);拏手(作事有把握;擅长);拏云(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拏把(抓住)
(3) 搏斗 [fight]
熊虎升而拏攫。——张衡《西京赋》。注:“相搏持也。”
(4) 又如:拏战(搏斗);拏攫(搏斗);拏斗(争斗)
(5) 同“拿”。捉拿;捕捉 [catch]
知县把一干拏到的邻舍当厅勘问。——《水浒传》
(6) 又如:拏把(抓住);拏究(捉拿查究);拏访(捉拿查访);拏获(捕获,捉获);拏人(犹捕役,捕快)
(7) 牵连;连结 [draw;connect]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后汉书·冯衍传》
(8) 又如:拏兵(引兵);拏云攫石(古树参天,根盘石隙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