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撑舌的拼音_chēng she是什么意思

撑舌

【拼音】: chēng shé 【注音】: ㄔㄥㄕㄜˊ 【结构】: 撑(左右结构)舌(上下结构) 【繁体】: 撐舌

撑舌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撑舌'。2.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基础解释亦作/'撑舌/',亦作/'撑舌/'。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引证解释⒈亦作“撑舌”。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引明方孝孺《息耕亭记》:“披简执策,朱墨纷错,遗言逸典,粲其盈目。涉其流则若有餘,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剌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将何由质?”

网络解释撑舌撑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ēnɡshé,是指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综合释义亦作“撑舌”。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明方孝孺《息耕亭记》:“披简执策,朱墨纷错,遗言逸典,粲其盈目。涉其流则若有餘,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剌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将何由质?”

网友释义撑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ēnɡshé,是指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汉语大词典亦作“撑舌”。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明方孝孺《息耕亭记》:“披简执策,朱墨纷错,遗言逸典,粲其盈目。涉其流则若有馀,探其源则若不足。撑舌剌口,疑端满腹圣。哲远矣,将何由质?”

撑的意思

  拼音  chēng   注音  ㄔㄥ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RIPR  仓颉  QFBQ  郑码  DKJM  四角  59052  结构  左右电码  8427  区位  1937  统一码  6491  笔顺  一丨一丨丶ノ丶フ丨フ一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撑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支着,支持:撑竿跳。支撑。撑持(勉强支持)。撑腰(喻给予有力支持)。撑拒。撑门面。

⒉ 用篙使船前进:撑船。

⒊ 使张开:撑伞。撑口袋。

⒋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撑子。撑圈(quān   )。

⒌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吃撑着了。口袋撑破了。

统一码

撑字UNICODE编码U+6491,10进制: 25745,UTF-32: 00006491,UTF-8: E6 92 91。

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䟫摚撐樘蹚

汉英互译

maintain、prop up、support

造字法

形声:从扌、掌声

English

prop up, support; bra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2) 同本义 [support from under;sustain]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

(3) 又如: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支撑扶持);撑天拄地(喻顶天立地)

(4)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push or move with a pole]。如:撑突(驾船突进);撑驾(点篙行船);撑驾夫(船父)

(5) 维持,保持 [maintain;keep up]

他死活也得把这个门面撑着

两场球下来,他恐怕撑不住了

(6) 又如:撑场面;撑持

(7) 抢 [snatch;grab]。如:撑窝儿(抢地盘)

(8) 积攒;购买 [save(or collect) bit by bit;buy]

我儿花衣裳、头面,多末勿算多,撑得来也勿容易。——《海上孽梅花》

(9) 顶嘴,争辩 [talk back;argue]。如:撑对(对抗);撑嘴(使人张口说不出);撑硬船儿(硬碰硬,不肯迁就)

(10) 张开 [open;unfurl]。如:撑舌(张舌不下);撑目(睁大眼睛)

词性变化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形〉

(1) 过度饱满,充填使饱满 [fill to the point of bursting]。如:有点撑

(2) 美丽 [beautiful]。如:撑达(漂亮;出色)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名〉

[机]∶撑臂 [brace]。如:角撑。也指支拄物。如:给草堆打个撑

常用词组

撑场面、撑持、撑船、撑得慌、撑得住、撑杆、撑竿跳高、撑眉努眼、撑门面、撑伞、撑天柱地、撑腰

  拼音  shé   注音  ㄕㄜˊ   
部首  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TDD  仓颉  HJR  郑码  MI  四角  2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5286  区位  4164  统一码  820C  笔顺  ノ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舌的拼音:shé(ㄕㄜˊ)  

⒈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⒉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⒊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⒋ 铃或释中的锤。

⒌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统一码

舌字UNICODE编码U+820C,10进制: 33292,UTF-32: 0000820C,UTF-8: E8 88 8C。

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ingua、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舌的拼音: shé  

〈词性:名〉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tongue]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4) 代指言语 [language]

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

(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sth.resembling a tongue]。如:帽舌;鞋舌;火舌

(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hammer;spring]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常用词组

舌敝唇焦、舌边音、舌根音、舌耕、舌尖音、舌面前音、舌伤、舌苔、舌头、舌战、舌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