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距
【拼音】: chēng jù 【注音】: ㄔㄥㄐㄨˋ 【结构】: 撑(左右结构)距(左右结构) 【繁体】: 撐距撑距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撑距'。2.见'撑拒'。撑距[chēngjù]⒈亦作“撑距”。⒉见“撑拒”。
基础解释见“撑拒”。①撑持;支撑。②抵抗;反抗。③挣扎。
引证解释⒈亦作“撑距”。见“撑拒”。
汉语大词典亦作“撑距”。见“撑拒”。《汉语大词典》:撑拒 拼音:chēngjù亦作“撑拒”。亦作“撑距”。(1).撑持;支撑。汉蔡琰《悲愤诗》:“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唐柳宗元《问答·晋问》:“其高壮则腾突撑拒,聱岈郁怒。”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2).抵抗;反抗。宋岳珂《桯史·万春伶语》:“揖者不服,撑拒滕口。”清唐孙华《观宴高丽使臣》诗:“隋唐屡驾未成功,终凭绝塞相撑拒。”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十二章:“倪克荣各部,小有撑拒,即冰消瓦解。”(3).挣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忽其人蹶然而走,以手作撑拒状。”鲁迅《坟·人之历史》:“高山之颠,实见鱼贝,足为故海之徵,而化石为形,大率撑拒惨苦,人可知其变之剧矣。”
撑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支着,支持:撑竿跳。支撑。撑持(勉强支持)。撑腰(喻给予有力支持)。撑拒。撑门面。
⒉ 用篙使船前进:撑船。
⒊ 使张开:撑伞。撑口袋。
⒋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撑子。撑圈(quān )。
⒌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吃撑着了。口袋撑破了。
撑字UNICODE编码U+6491,10进制: 25745,UTF-32: 00006491,UTF-8: E6 92 91。
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䟫摚撐樘蹚橕
maintain、prop up、support
形声:从扌、掌声
prop up, support; brace
详细解释◎ 撑的拼音:
橕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掌声。本义:支撑,支持)
(2) 同本义 [support from under;sustain]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李白《扶风豪士歌》
(3) 又如:用两手撑着下巴;撑扶(支撑扶持);撑天拄地(喻顶天立地)
(4)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push or move with a pole]。如:撑突(驾船突进);撑驾(点篙行船);撑驾夫(船父)
(5) 维持,保持 [maintain;keep up]
他死活也得把这个门面撑着
两场球下来,他恐怕撑不住了
(6) 又如:撑场面;撑持
(7) 抢 [snatch;grab]。如:撑窝儿(抢地盘)
(8) 积攒;购买 [save(or collect) bit by bit;buy]
我儿花衣裳、头面,多末勿算多,撑得来也勿容易。——《海上孽梅花》
(9) 顶嘴,争辩 [talk back;argue]。如:撑对(对抗);撑嘴(使人张口说不出);撑硬船儿(硬碰硬,不肯迁就)
(10) 张开 [open;unfurl]。如:撑舌(张舌不下);撑目(睁大眼睛)
◎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形〉
(1) 过度饱满,充填使饱满 [fill to the point of bursting]。如:有点撑
(2) 美丽 [beautiful]。如:撑达(漂亮;出色)
◎ 撑的拼音: chēng
〈词性:名〉
[机]∶撑臂 [brace]。如:角撑。也指支拄物。如:给草堆打个撑
撑场面、撑持、撑船、撑得慌、撑得住、撑杆、撑竿跳高、撑眉努眼、撑门面、撑伞、撑天柱地、撑腰
距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相隔的空间和时间:相距数里。距离。行(háng )距。株距。差(chā )距。
⒉ 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⒊ 古同“拒”,抵抗。
⒋ 古同“巨”,大。
⒌ 古同“讵”,岂。
距字UNICODE编码U+8DDD,10进制: 36317,UTF-32: 00008DDD,UTF-8: E8 B7 9D。
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歫
be apart from、distance、calcar
形声:从足、巨声
distance; bird's spur
详细解释◎ 距的拼音: jù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
(2) 同本义 [chicken claw]
距,鸡距也。——《说文》
后阺为之金距。——《左传》
不鸣不将无距。——《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
虽有钩针芒距。——《淮南子·原道》
长皆及俎距。——《仪礼·少牢礼》。注:“胫中当横节也。”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列子》
(3) 距离 [distance]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4) 又如:苗距;槽距;差距;焦距;行距;株距;距国(介于大国之间,或两面受敌的国家);距随(古人射箭站立时两脚的间隔距离)
(5) 倒刺 [glochis]
(6) 古代兵器锋刃上的倒刺
(7) 钓钩上的倒刺
◎ 距的拼音: jù
〈词性:动〉
(1) [古]∶同“拒”
(2) 抗拒;抵御 [resist]
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断足以距难。——《荀子·君道》
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史记·高祖本纪》
(3) 拒绝 [refuse]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孟子·滕文公下》
其无距言。——《潜夫论·明闇》
受而不距。——《风俗通义·愆礼》
距关,毋内诸侯。(距,与“拒”通,抵檝、守卫。)——《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距捍(抵抗防御);距谏饰非(不听劝谏,掩饰过错);距关(闭关据守);距难(拒绝并加以责难;抗拒祸患)
(5) 离;距离 [be apart from;be at adistance from]
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距其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距洞百余步。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 谢庄。(距,距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跳越 [leap;jump over]。如:距跃(跳越;跳跃);距踊(蹦跳);距跳(跳跃)
(7) 依仗 [depend on]。如:距堙(古代兵士攻城时,凭藉以登城的土堆);距险(据险要地形以防守敌人)
(8) 蹲,踞 [squat]。如:距石(踞坐石上)
(9) 至,到达 [reach]
距陆而止。——《庄子·渔父》
距骨、距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