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撤回的拼音_che hui是什么意思

撤回

【拼音】: chè huí 【注音】: ㄔㄜˋㄏㄨㄟˊ 【词性】: 动词。 【结构】: 撤(左右结构)回(全包围结构) 【简体】: 撤回 【繁体】: 撤回

撤回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撤回chèhuí。(1)召回派出去的,如军队从特定位置或地区有秩序地撤退。(2)收回发出去的,常指收回所说的话或对某人不信任的暗示。撤回[chèhuí]⒈召回派出去的,如军队从特定位置或地区有秩序地撤退。英withdraw;recall;⒉收回发出去的,常指收回所说的话或对某人不信任的暗示。例一个由自己撤其批评的机会。英retract;revoke;

基础解释(动)①调回派驻在外的人员:~军队|~代表。②收回(发出去的文件等):~辞呈|~提案。

引证解释⒈撤退回来;撤退回到。引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镇府闻报,率兵二百名於四月辛酉出御,行抵姚关,旋即撤回。”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不得不按照上级的决定,撤回无定河下游清涧县老红区去。”⒉谓召回驻在外面的机构或人员。引《杨家将》第三回:“太祖从之,命先锋李继勋屯兵上党;又遣人撤回何继筠等。”《清史稿·交通志四》:“即可商令各国将在中国所设之邮局撤回。”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郭祥赶忙让司号员发出信号把他们撤回。”⒊谓收回文件、命令等。引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张斯麐在莫斯科奉政府撤回命令时就报告劳农政府。”例如:撤回提案;撤回起诉。

网络解释撤回撤回,指撤退回来;撤退回到。语出清昭连《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镇府闻报,率兵二百名於四月辛酉出御,行抵姚关,旋即撤回。”

综合释义撤退回来;撤退回到。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镇府闻报,率兵二百名於四月辛酉出御,行抵姚关,旋即撤回。”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不得不按照上级的决定,撤回无定河下游清涧县老红区去。”谓召回驻在外面的机构或人员。《杨家将》第三回:“太祖从之,命先锋李继勋屯兵上党;又遣人撤回何继筠等。”《清史稿·交通志四》:“即可商令各国将在中国所设之邮局撤回。”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郭祥赶忙让司号员发出信号把他们撤回。”谓收回文件、命令等。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张斯麐在莫斯科奉政府撤回命令时就报告劳农政府。”如:撤回提案;撤回起诉。

网友释义撤回,指撤退回来;撤退回到。语出清昭连《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镇府闻报,率兵二百名於四月辛酉出御,行抵姚关,旋即撤回。”

汉语大词典(1).撤退回来;撤退回到。清昭梿《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镇府闻报,率兵二百名于四月辛酉出御,行抵姚关,旋即撤回。”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不得不按照上级的决定,撤回无定河下游清涧县老红区去。”(2).谓召回驻在外面的机构或人员。《杨家将》第三回:“太祖从之,命先锋李继勋屯兵上党;又遣人撤回何继筠等。”《清史稿·交通志四》:“即可商令各国将在中国所设之邮局撤回。”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郭祥赶忙让司号员发出信号把他们撤回。”(3).谓收回文件、命令等。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张斯麟在莫斯科奉政府撤回命令时就报告劳农政府。”如:撤回提案;撤回起诉。

国语辞典召回驻外机构或人员,如:「撤回起诉」、「撤回提案」。撤回[chèhuí]⒈召回驻外机构或人员。引《清史稿·卷一五二·交通志四》:「自可援万国通例,转告各国,将所设信局一律撤回。」反派遣⒉收回文件、命令等。例如:「撤回起诉」、「撤回提案」。英语torecall,torevoke,toretract德语jn.,etw.abziehen(V)​,jn.abberufen法语rappeler

辞典修订版召回驻外机构或人员。《清史稿.卷一五二.交通志四》:「自可援万国通例,转告各国,将所设信局一律撤回。」收回文件、命令等,如:「撤回起诉」、「撤回提案」。

辞典简编版召回、收回。 【造句】撤回驻防、撤回提案

英语withdrawwithdraw capitalpull backunsaidrevokerecedingrecedecountermand

法语rappeler、retirer、retracter

其他释义1.撤退回来;撤退回到。2.谓召回驻在外面的机构或人员。3.谓收回文件﹑命令等。

撤回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撤退

反义词 提出 派遣

撤回造句

1.无论他怎么道歉,对方就是不肯高抬贵手,撤回告诉。

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3.微信好友撤回的消息,是没法查看到的。

4.李向阳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三进山城,敌人被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撤回进攻根据地的部队。

5.道一的虚影却从其内出现,他脸上面目表情,面前的神识攻击顿时化作百份,如同百川归海一般,迅速撤回。

6.即使陆军作战不力,也可以乘船撤回来。

7.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8.第一批企业已经做出反应,将个别生产线撤回本土。

9.浙赣铁路沿线日军节节退却,开始缩短战线,至月底浙赣西段之日军全路撤回原防。

10.今年你是否购买了任何需要转入可撤回生前信托的东西?

撤回的单词

withdraw withdraw capital pull back unsaid revoke receding recede countermand

撤的意思

  拼音  chè   注音  ㄔㄜ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YCT  仓颉  QYBK  郑码  DSQM  四角  580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327  区位  1923  统一码  64A4  笔顺  一丨一丶一フ丶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撤的拼音:chè(ㄔㄜˋ)  

⒈ 免除,除去:撤职。撤销。撤任。

⒉ 退,收回:撤退。撤防。撤岗。撤回。撤诉。撤换。撤离。

⒊ 减轻,减退:撤味儿。撤分量。撤火。

统一码

撤字UNICODE编码U+64A4,10进制: 25764,UTF-32: 000064A4,UTF-8: E6 92 A4。

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move、take away、withdraw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omit; remove; withdr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撤的拼音: c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 chè  )声。本义:撤去)

(2) 同本义 [remove]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撤酒席;撤火(撤去炉火);撤帘(帝制时代,由太后代天子执政,叫垂帘。还政天子,称撤帘);撤案(撤去餐具)

(4) 除去 [dismantle]。如:撤点(撤消手工业和商业网点);撤毁,撤坏(拆毁)

(5) 解雇;免职 [dismiss]。如:撤调(撤职调离);撤免(撤消;免去)

(6) 撤回,使退出 [withdraw]

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阎典史传》

(7) 又如:撤备(撤去守备的军队);撤警(撤去警备的军队)

(8) 减少 [reduce]。如:撤味儿;把火撤小点

常用词组

撤兵、撤差、撤除、撤防、撤岗、撤换、撤回、撤军、撤离、撤诉、撤退、撤销、撤营、撤职、撤走

  拼音  huí   注音  ㄏㄨㄟˊ   
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LKD  仓颉  WR  郑码  JDJ  四角  60600  结构  全包围电码  0932  区位  2756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口  统一码  56DE  笔顺  丨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回(迴)的拼音:huí(ㄏㄨㄟˊ)  

⒈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⒉ 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⒊ 曲折,环绕,旋转: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⒋ 答复,答报:回信。回话。回绝。

⒌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⒍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⒎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⒏ 姓。

统一码

回字UNICODE编码U+56DE,10进制: 22238,UTF-32: 000056DE,UTF-8: E5 9B 9E。

回字由两个口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佪囘囬廻徊違韋

汉英互译

answer、circle、return、turn roun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流水回旋之形

English

return, turn around; a ti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回的拼音:

迴、囬 huí  

〈词性:动〉

(1)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 同本义 [whirl;circle]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 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回。回旋曲折);回极(无极回旋的枢轴)

(4) 环绕; 包围 [surround]

东道少回远。——《汉书·李广传》

(5) 又如:回峰(环绕的山峰);回圆(环绕);回塘(环曲的水池);回缭(围绕);回互(回环交互)

(6) 掉转 [turn round]

回车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回看射雕处。——唐· 王维《观猎》诗

兴尽晚回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回头望汝。——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回面(转过脸);回眼(回转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转乾坤);回舆(掉转马头,返回);回逆(倒转)

(8) 还,返回 [return]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余逆脱回。——《广东军务记》

(9) 又如:回寅(回到农历正月);回九(旧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线;回跸(帝王返驾回宫)

(10) 答复;回报 [report back;reply]。如:回盘(旧婚俗。男家行聘礼,女家回礼,把礼物放在托盘、抬盒内,因称回礼为“回盘”);回风(高官升堂之前,吏役报告准备妥当的一个程式);回诺(回礼);回耗(回音)

(11) 改变 [change]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12) 又如:回心(改变心意);回异(改变;违反);回换(调换;变换);回变(转变)

(13) 违背 [go against]

厥德不回。——《诗·大雅·大明》

徐方不回。——《诗·大雅·常武》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孟子·尽心下》

求福不回。——《后汉书·苏竟传》

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苏轼《东坡志林》

(14) 谢绝,推辞不见 [refuse]。如:回决(回绝);回倒(回绝驳倒);回听(不听);回出(回绝);回唇答嘴(顶嘴)

(15) 回避,避开不喜欢、不欣赏的人 [averse]。如:回丧(回避。丧家怕鬼回来害人而躲开);他不回亲戚

(16) 转卖,转手卖掉 [resell]。如:回买(转买,购买);回钱(售物所得的钱);回些(转让;卖些)

(17) 问 [ask]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游记》

词性变化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形〉

(1) 迂曲,曲折 [winding]。如:回连(曲折连绵);回说(隐晦曲折的话);回轩(回曲的长窗);回远(迂曲遥远);回崖(曲折的山崖)

(2) 奸邪,邪僻 [crafty and evil]。如: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旧说阴阳先生以镇物、符水为人禳邪消灾)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量〉

(1) 次 [times]——用于行为、动作。如:一日走千回;去过好几回

(2) 章——用于小说等,相当于“章” [chapter]。如:且听下回分解

(3) 一会儿——用于时间,表示短暂 [moment]。如:回子(一会儿);回一回(停一停)

(4) 用于事情,相当于“桩”、“件” [number of times]。如:就是这么回事;这完全是两回事

(5) 某一特定目的或发展的一种形势或某种情况 [occasion]。如:上回,上一回;这一回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名〉

(1) 回族的简称 [the Hui nationality]。如: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

(2) 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 [convolution]。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3) 姓

常用词组

回拜、回报、回避、回避、回禀、回波、回驳、回采、回采、回肠、回肠、回肠荡气、回潮、回嗔作喜、回程、回充、回冲、回春、回答、回单,回单儿、回荡、回灯、回电、回跌、回返、回访、回奉、回复、回顾、回顾展、回光反照,回光返照、回光镜、回归、回归年、回归热、回归线、回锅、回航、回耗、回合、回话、回还、回回、回回、回火、回击、回见、回交、回教、回敬、回绝、回空、回口、回扣、回来、回廊、回老家、回礼、回流、回笼、回炉、回禄、回路、回銮、回落、回落、回马枪、回门、回描、回民、回眸、回目、回娘家、回请、回去、回绕、回热、回软、回煞、回闪、回身、回神,回神儿、回升、回生、回声、回师、回收、回手、回首、回书、回述、回水、回思、回溯、回弹、回天之力、回填、回条、回帖,回帖儿、回头、回头路、回头是岸、回弯、回味、回文、回纹、回席、回乡、回响、回销、回心转意、回信、回叙、回叙、回旋、回忆、回忆、回忆录、回音、回应、回游、回赠、回涨、回执、回转、回族、回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