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废
【拼音】: chè fèi 【注音】: ㄔㄜˋㄈㄟˋ 【结构】: 撤(左右结构)废(半包围结构) 【简体】: 撤废 【繁体】: 撤廢撤废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废除。撤废[chèfèi]⒈废除。
引证解释⒈废除。引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九:“因为制度只能订定,实行,修改,或者撤废,可是无法促进。”
网络解释撤废撤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èfèi,是指废除。
综合释义废除。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九:“因为制度只能订定,实行,修改,或者撤废,可是无法促进。”撤废[chèfèi]废除、取消。如:「废除不平等条约后,所有租界一律撤废。」
网友释义撤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èfèi,是指废除。
汉语大词典废除。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九:“因为制度只能订定,实行,修改,或者撤废,可是无法促进。”
国语辞典废除、取消,如:「废除不平等条约后,所有租界一律撤废。」撤废[chèfèi]⒈废除、取消。例如:「废除不平等条约后,所有租界一律撤废。」近废除取销反成立
其他释义1.废除。
撤废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破除 废除 废止 铲除 撤销 取消 取销
反义词 成立
撤废造句
1.王宠惠在会议上提出了撤废领事裁判权案,为后来继续交涉治外法权提供了法理依据。
2.日本须赞助中华之改正条约关税独立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等事业。
3.例如,鉴于当时修订不平等条约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的社会公意,国际公法学界对此类问题投注大量精力且成果颇丰。
4.当天,横穿基地用地的一条公路被封道,并开始挖掘撤废。
5.当时我曾写了一本《撤废势力范围论》小册子送各处以辟之。
6.若要中国独立自由,就必须撤废领事裁判权……”。
7.第二法,胶州事虽不满意,然而有对德他项关系,如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辛丑赔款、保留关税自由及赔偿损失等类。
8.“本部职司教育”,对北大“但有整顿之意,并无撤废之心”,北大并入北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9.现在苏杭甬铁路草约,已经撤废;日本人在奉天造的新奉铁路,也经袁世凯赎转;粤绅办的新宁铁路,也已动工。
10.从此,中国几乎所有的法律改革活动都贴上了撤废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收回治外法权的标签。
撤的拼音:chè(ㄔㄜˋ)
⒈ 免除,除去:撤职。撤销。撤任。
⒉ 退,收回:撤退。撤防。撤岗。撤回。撤诉。撤换。撤离。
⒊ 减轻,减退:撤味儿。撤分量。撤火。
撤字UNICODE编码U+64A4,10进制: 25764,UTF-32: 000064A4,UTF-8: E6 92 A4。
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勶
remove、take away、withdraw
形声
omit; remove; withdraw
详细解释◎ 撤的拼音: c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 chè )声。本义:撤去)
(2) 同本义 [remove]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撤酒席;撤火(撤去炉火);撤帘(帝制时代,由太后代天子执政,叫垂帘。还政天子,称撤帘);撤案(撤去餐具)
(4) 除去 [dismantle]。如:撤点(撤消手工业和商业网点);撤毁,撤坏(拆毁)
(5) 解雇;免职 [dismiss]。如:撤调(撤职调离);撤免(撤消;免去)
(6) 撤回,使退出 [withdraw]
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阎典史传》
(7) 又如:撤备(撤去守备的军队);撤警(撤去警备的军队)
(8) 减少 [reduce]。如:撤味儿;把火撤小点
撤兵、撤差、撤除、撤防、撤岗、撤换、撤回、撤军、撤离、撤诉、撤退、撤销、撤营、撤职、撤走
废(廢)的拼音:fèi(ㄈㄟˋ)
⒈ 停止,不再使用: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
⒉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⒊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废。利用“三废”(“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⒋ 荒芜,衰败:田园荒废。几经兴废。
⒌ 重伤或杀死某人:废了他。
废字UNICODE编码U+5E9F,10进制: 24223,UTF-32: 00005E9F,UTF-8: E5 BA 9F。
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廢廃
depose、disthrone
兴
形声:从广、发声
abrogate, terminate, discard
详细解释◎ 废的拼音:
廢 fèi
〈词性:动〉
(1) (形声。从广,发声。从“广”( yǎn ),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房子倾倒)
(2) 同本义 [collapse]
废,屋顿也。——《说文》。段玉裁注:“顿之言钝,谓屋钝置无居之者也。”
(3) 泛指倾圮,倒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4) 废弃;废除 [abandon;abolish;lie waste]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汉· 贾谊《过秦论》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作废(因失效而废弃);废业(丢弃正业,不务正业;荒废衰败的事业);废贩(荒废;败坏);废损(荒废损害);废旷(荒废,不利用)
(6) 停止; 中止 [stop]
力不足止,中道而废。——《论语·雍也》
轮转而不废。——《淮南子·原道训》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礼记·中庸》
(7) 又如:废格(终止,搁置);废业(中止学业);废朝(停止朝会);废市(停止营业)
(8) 废黜,罢官 [oust;dethrone]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资治通鉴》
(9) 又如:废锢(罢官并禁止再任职);废立(废旧君,立新君);废退(黜退;贬黜);废斥(废黜屏斥);废后(废黜皇后);废免(罢免)
(10) 衰败;败坏 [decline]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废残(残破);废败(浪费,败坏);废落(衰败飘零)
(12) 旷废,懈怠 [neglect]。如:废职(旷废职务);废时(旷废记载时令之职事);废负(旷废职守之过);废事(旷废职务)
(13) 破灭;覆没 [ruin]。如:废兴(兴衰;兴亡);废坠(衰亡);废坏(败坏;败落)
(14) 坠落;跌下 [fall]
[邾子]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左传》
今去而野处,念自废于苟践不廉之地。——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
(15) 偃伏,躺卧,伏卧 [prostrate]。如:废措(废顿,僵伏不起)
(16) 杀害,杀死 [kill]
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国语》
(17) 放下 [lay down]。如:废书;废卷(放下书);废阁(搁置而不实施)
(18) 费,浪费 [expense;waste]
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日。——《后汉书·列女传》
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红楼梦》
(19) 通“发”( fā )”。举,发生 [take place;happen]
示不复用也。于是废军而郊射。——《韩诗外传》
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废也,故三代不四,非明主莫有能听也。——《商君书·开塞》
(20) 又如:废疾(发生疾病)
◎ 废的拼音:
廢 fèi
〈词性:形〉
(1) 荒废,放弃不用的 [abandoned]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
百废俱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废井;废业;废址;废矿
(3) 沮丧失望 [dejected;despirited]
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庄子·德充符》
(4) 衰败 [decayed]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5) 扔掉的,无用的 [useless;disused;waste]。如:废棉;废品;废料;废蒸气;废票
(6) 残疾的 [disabled]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 秦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废人;废疾(残疾)
废弛、废除、废黜、废话、废旧、废料、废品、废气、废弃、废寝忘餐、废然、废人、废水、废铁、废铜烂铁、废物、废墟、废止、废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