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荷
【拼音】: bō hé 【注音】: ㄅㄛㄏㄜˊ 【结构】: 播(左右结构)荷(上下结构)播荷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源于印地语﹐原意为重量﹐负荷。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印度﹑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播荷[bōhé]⒈源于印地语bh?r(梵语bh?ra),原意为重量,负荷。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印度、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
引证解释⒈源于印地语,原意为重量,负荷。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印度、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引明费信《星槎胜览·苏门答剌国》:“只番秤一播荷,抵我官秤三百二十觔。”明马欢《瀛涯胜览·柯枝国》:“土无他产,祇出胡椒,人多置园圃种椒为业。每年椒熟,本处自有收椒大户收买,置仓盛贮,待各处番商来买,论播荷説价。”
网络解释播荷播荷,拼音bōhé,是指重量,负荷。
综合释义源于印地语,原意为重量,负荷。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印度、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明费信《星槎胜览·苏门答剌国》:“只番秤一播荷,抵我官秤三百二十觔。”明马欢《瀛涯胜览·柯枝国》:“土无他产,祇出胡椒,人多置园圃种椒为业。每年椒熟,本处自有收椒大户收买,置仓盛贮,待各处番商来买,论播荷説价。”
网友释义播荷,拼音bōhé,是指重量,负荷。
汉语大词典源于印地语,原意为重量,负荷。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印度、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明费信《星槎胜览·苏门答剌国》:“只番秤一播荷,抵我官秤三百二十觔。”明马欢《瀛涯胜览·柯枝国》:“土无他产,祇出胡椒,人多置园圃种椒为业。每年椒熟,本处自有收椒大户收买,置仓盛贮,待各处番商来买,论播荷说价。”
其他释义1.源于印地语bh?r(梵语bh?ra)﹐原意为重量﹐负荷。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印度﹑中国沿海和南洋一带。
播的拼音:bō(ㄅㄛ)
⒈ 撒种:播种(zhóng )。播种(zhòng )(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播撒。夏播。春播。
⒉ 传扬,传布:广播。传播。播音。播发。播弄。播扬(①宣扬,传扬;②发动)。播放。播映。
播字UNICODE编码U+64AD,10进制: 25773,UTF-32: 000064AD,UTF-8: E6 92 AD。
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譒
broadcast、seed、sow
形声:从扌、番声
sow, spread; broadcast; case away, reject
详细解释◎ 播的拼音: bō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2) 同本义 [sow the seeds]
播,种也。——《说文》
其始播百谷。——《诗·豳风 ·七月》
播时百谷,——《书·舜典》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国语·郑语》
(3) 又如:条播;夏播;播田(种田;种植);播植(播种;种植);播谷(播种谷物)
(4) 散布开去,散布得开而远;传布 [broadcast;spread]
播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道大名播。——柳宗元《三戒》
(5) 又如:广播;播音;播名(传扬名声)
(6) 分佈;散布 [be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be dispersed]
又北播为九河。——《书·禹贡》
播余香而莫闻。——张衡《思玄赋》
蒸灵液以播云。——《文选·嵇康·琴赋》
(7) 又如:播糠眯目(撒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外物虽小,加在自己身上,会伤害本性);播洒(洒水喷地);播馨(散布芳香)
(8) 逃亡 [become a fugitive]
身播国屯。——《后汉书·献帝纪》
成公播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流移失所。”
(9) 又如:播越(到处流亡);播奔(奔逃)
(10) 迁徙 [move]
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庾信《哀江南赋》
(11) 又如:播迁(迁徙,迁移);播徙(流亡迁移)
(12) 背弃,舍弃 [abandon]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刘向《思古》
(13) 又如:播弃(抛弃,背弃)
(14) 通“簸”。摇动;簸扬 [rock;shake;sway]
播鼗武入于汉。——《论语·微子》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15) 布设 [arrange]。如:播食(布设食物);播授(布置安插)
播发、播放、播讲、播弄、播送、播音、播音室、播音员、播映、播种、播种机
荷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荷包〕a.佩戴的小囊;b.食品名。
⒉ 〔荷尔蒙〕“激素”的旧称。
⒊ 即“莲”。
荷字UNICODE编码U+8377,10进制: 33655,UTF-32: 00008377,UTF-8: E8 8D B7。
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何抲
carry on one's shoulder、grateful、lotus
形声:从艹、何声
lotus, water lily, holland
详细解释◎ 荷的拼音: 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何声。本义:植物名。也称莲,别称芙蕖、芙蓉。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花叶供观赏)
(2) 植物名。即莲 [Indian lotus]
荷,芙蕖叶。——《说文》
隰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荷月(指农历六月,以荷花盛开,故名荷月);荷衣(荷叶);荷芰(莲与菱);荷花(莲花。也作“莲华”、“荷华”);荷扇(荷叶形圆似团扇,故雅称为荷扇)
(4) 荷叶 [lotus leaf]。如:荷钱(初生的荷叶。因其形似小钱,故称);荷衣(用荷叶编成的衣服);荷杯(荷叶做的杯子);荷裳(用荷叶做的衣服);荷衣蕙带(荷叶为衣,蕙草作带。指仙人的衣服)
(5) 古代酒器荷叶杯的代称 [lotus-leaf cup]
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宋· 辛弃疾《鹧鸪天》
(6) 另见 hè
荷包、荷包蛋、荷尔蒙、荷花、荷兰、荷马、荷钱
◎ 荷的拼音: hè
〈词性:动〉
(1) 用肩扛或担;背负 [carry on the shoulder or back]
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2) 又如:荷锄;荷蓧丈人(担着耘田竹杖的老人;隐士);荷校(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荷担(肩挑东西)
(3) 肩负,担负 [shoulder]
子击磬于 卫,有荷蒉而过 孔氏门者。——《论语·宪问》
(4) 又如:荷累(负累;牵累);荷担(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5) 承受;承蒙 [bear]
荷天下之重任。——张衡《东京赋》
(6) 又如:荷佩(承受);荷得(承蒙;亏得);荷护(保佑,佑护);荷蒙(承蒙;承受)
(7) 用于书信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be grateful;be obliged]。如∶感荷;拜荷;荷佩(荷佩。感荷;感激);荷恩(蒙受恩惠);荷眷(荷睠。承受恩宠;承蒙关注)
(8) 拿,持 [hold]。如:荷杖(拄着拐杖)
◎ 荷的拼音: hè
〈词性:名〉
(1) 担子。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的责任 [burden;responsibility]。如:肩负重荷
(2) 电荷的简称 [charge]。如:荷质比
(3) 古泽名。又水名。也作“菏” [the He River]
菏,泽名,见《夏书》。古本亦作荷。——《五经文字》
(4) 另见 hé
荷负、荷枪实弹、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