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昂昂之鹤的拼音_ang ang是什么意思

昂昂之鹤

【拼音】: áng áng

昂昂之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高于鸡群的鹤。比喻德行高洁的人。⒈高于鸡群的鹤。比喻德行高洁的人。

网友释义昂昂之鹤,汉语成语,意思是高于鸡群的鹤,比喻德行高洁的人。

包含昂昂之鹤的歇后语

漏网之虾

昂的意思

  拼音  áng   注音  ㄤˊ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QBJ  仓颉  AHVL  郑码  KRY  四角  60727  结构  上下电码  2491  区位  1626  统一码  6602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昂的拼音:áng(ㄤˊ)  

⒈ 仰,高抬:昂首。昂然。

⒉ 高,贵:昂贵。价昂。

⒊ 情绪高:昂扬。高昂。昂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昂奋。气昂昂。

统一码

昂字UNICODE编码U+6602,10进制: 26114,UTF-32: 00006602,UTF-8: E6 98 82。

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卬昻枊

汉英互译

high、hold high

造字法

形声:从曰、卬声

English

rise, raise; proud, bold; upr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2) 同本义 [hold (one's head) high]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

(3) 又如:昂首(仰着头);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4) 高,升高 [hoist;rise]

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礼记·曲礼》

(5) 抬高物价 [force up the prices]

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词性变化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形〉

(1) 高(与“低”相对) [high]。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2) 昂扬。高傲 [lofty and proud]。如:昂然(高傲的样子,突出鲜明貌)

常用词组

昂昂、昂藏、昂贵、昂首阔步、昂扬

  拼音  áng   注音  ㄤˊ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QBJ  仓颉  AHVL  郑码  KRY  四角  60727  结构  上下电码  2491  区位  1626  统一码  6602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昂的拼音:áng(ㄤˊ)  

⒈ 仰,高抬:昂首。昂然。

⒉ 高,贵:昂贵。价昂。

⒊ 情绪高:昂扬。高昂。昂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昂奋。气昂昂。

统一码

昂字UNICODE编码U+6602,10进制: 26114,UTF-32: 00006602,UTF-8: E6 98 82。

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卬昻枊

汉英互译

high、hold high

造字法

形声:从曰、卬声

English

rise, raise; proud, bold; upr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2) 同本义 [hold (one's head) high]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

(3) 又如:昂首(仰着头);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4) 高,升高 [hoist;rise]

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礼记·曲礼》

(5) 抬高物价 [force up the prices]

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词性变化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形〉

(1) 高(与“低”相对) [high]。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2) 昂扬。高傲 [lofty and proud]。如:昂然(高傲的样子,突出鲜明貌)

常用词组

昂昂、昂藏、昂贵、昂首阔步、昂扬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PPPP  仓颉  INO  郑码  WA  四角  303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37  区位  5414  统一码  4E4B  笔顺  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统一码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English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拼音    注音  ㄏㄜˋ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PWYG  仓颉  OGPYM  郑码  WWNR  四角  47227  结构  左右电码  7729  区位  2655  统一码  9E64  笔顺  丶フノ丨丶一一一丨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鹤(鶴)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鹤立。鹤发(  )。鹤寿。鹤驾。鹤长凫短。

统一码

鹤字UNICODE编码U+9E64,10进制: 40548,UTF-32: 00009E64,UTF-8: E9 B9 A4。

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鶴靍寉䳽

汉英互译

cran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rane; Grus species (var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鹤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隺(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crane],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词性变化

鹤的拼音:

  

〈词性:形〉

比喻白色 [white]。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常用词组

鹤发童颜、鹤立鸡群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