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昂首挺立的拼音_ang shǒu tǐng li是什么意思

昂首挺立

【拼音】: áng shǒu tǐng lì 【简体】: 昂首挺立 【繁体】: 昂首挺立

昂首挺立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亦作“昂头挺立”。

基础解释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亦作“昂头挺立”。

网络解释昂首挺立昂首挺立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亦作昂头挺立。

综合释义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也作「昂头挺立」。

网友释义昂首挺立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亦作“昂头挺立”。

国语词典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也作「昂头挺立」。

昂首挺立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昂首挺胸 昂首伸眉 有识之士

反义词 摇尾乞怜 畏首畏尾

昂首挺立造句

1.冬天到啦,白雪皑皑雪花将整棵垂柳覆盖着,它却不畏严寒昂首挺立,守卫着我们的校园。

2.百花凋零,白雪皑皑的冬季,只有那腊梅昂首挺立着;在孤独寂静,寒风刺骨的冬季,只有那腊梅一枝独秀;在万物枯萎,不现生机的冬季,只有腊梅为大地点燃一丝生机。

3.小鹦鹉身着彩甲,昂首挺立英武的样子还真像门神呢!

4.窗外小花坛里的青草,却总是昂首挺立。

5.面对敌人的枪口,王若飞昂首挺立,宁死不屈。

6.正是他们齐聚在共产主义红旗下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让中华民族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7.看到高山应想到要昂首挺立地去做人;看到大海应想到要坦荡勇敢地去生活。

8.狼牙山五壮士昂首挺立,高喊口号,英勇地跳下悬崖。

9.走到乡间的泥泞小道上,两旁的柏树昂首挺立,丝毫不觉冬日的来临,它学会了农民伯伯的坚贞,在挑战自己生命的极限。

10.榕树不是普通的树,它默默地为人们献出自己的一切,细心地呵护着小榕树,即使面对再大的暴风雨也毫不畏惧,依然昂首挺立笑对风雨。

昂的意思

  拼音  áng   注音  ㄤˊ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QBJ  仓颉  AHVL  郑码  KRY  四角  60727  结构  上下电码  2491  区位  1626  统一码  6602  笔顺  丨フ一一ノフ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昂的拼音:áng(ㄤˊ)  

⒈ 仰,高抬:昂首。昂然。

⒉ 高,贵:昂贵。价昂。

⒊ 情绪高:昂扬。高昂。昂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昂奋。气昂昂。

统一码

昂字UNICODE编码U+6602,10进制: 26114,UTF-32: 00006602,UTF-8: E6 98 82。

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卬昻枊

汉英互译

high、hold high

造字法

形声:从曰、卬声

English

rise, raise; proud, bold; uprigh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2) 同本义 [hold (one's head) high]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

(3) 又如:昂首(仰着头);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4) 高,升高 [hoist;rise]

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礼记·曲礼》

(5) 抬高物价 [force up the prices]

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词性变化

昂的拼音: áng  

〈词性:形〉

(1) 高(与“低”相对) [high]。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2) 昂扬。高傲 [lofty and proud]。如:昂然(高傲的样子,突出鲜明貌)

常用词组

昂昂、昂藏、昂贵、昂首阔步、昂扬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首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THF  仓颉  THBU  郑码  UANL  四角  80602  结构  上下电码  7445  区位  4255  统一码  9996  笔顺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首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⒉ 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

⒊ 第一,最高:首都(  )。首府。

⒋ 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⒌ 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⒍ 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⒎ 姓。

统一码

首字UNICODE编码U+9996,10进制: 39318,UTF-32: 00009996,UTF-8: E9 A6 96。

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ead、principal、initial、fir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head]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chief;leader]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beginning]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main points]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loop of sword handle]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seating arrangement]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词性变化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第一 [first]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hesitate]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告发 [inform;finger]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surrender]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face to]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start towards]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yield]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show]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最早;首先 [at first]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首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诗、词、文等的]一篇 [piece]。如:唐诗三百首

常用词组

首倡、首车、首创、首次、首当其冲、首敌、首都、首恶、首犯、首府、首富、首告、首航、首级、首肯、首领、首难、首脑、首屈一指、首日封、首善之区、首饰、首鼠两端、首途、首尾、首位、首席、首先、首项、首相、首要、首义、首映、首战告捷、首长、首状、首座

  拼音  tǐng   注音  ㄊ一ㄥ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RTFP  仓颉  QNKG  郑码  DMDY  四角  52041  结构  左右电码  2185  区位  4506  统一码  633A  笔顺  一丨一ノ一丨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挺的拼音:tǐng(ㄊ一ㄥˇ)  

⒈ 笔直,突出:笔挺。挺进。挺拔。挺立。挺秀。挺括(guā  )(衣服、衣料等平整)。挺劲(jìng   )。

⒉ 伸直,凸出:挺直。挺起腰。

⒊ 支撑:挺节(坚持节操)。

⒋ 很:挺好。挺香。

⒌ 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挺机关枪。

统一码

挺字UNICODE编码U+633A,10进制: 25402,UTF-32: 0000633A,UTF-8: E6 8C BA。

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ure、erect、stick out、straight、very

造字法

形声:从扌、廷声

English

to stand upright, straighten; rigi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拔出)

(2) 同本义 [draw]

挺,拔也。——《说文》

挺剑而起。——《战国策·魏策》

尉剑挺。——《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挺举;挺挏(上下推动)

(4) 举起 [lift]。如:挺脚(举步,抬脚)

(5) 生出;生长 [grow]

荔挺。——《吕氏春秋·仲冬》。注:“生也。”

(6) 又如:挺茂(生长茂盛)

(7) 动摇 [vacillate]

不足以挺其心矣。——《吕氏春秋》

(8) 直,伸直,撑直 [straighten]

不复挺者。——《荀子·劝学》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睡 [sleep]。

(10) 如:挺死尸(骂人睡得死);挺床(詈词。睡觉);挺觉(睡眠的谑词或詈词)

(11) 使身体处于直立状态 [stick out(a part of the body)]。

(12) 如:挺争(挺身争斗)

(13) 勉强支撑 [stand]。

(14) 如:挺折腰(到了顶,竭尽全力);你挺得住吗

(15) 突出 [protrude]。

(16) 如:挺着肚子;他把头挺得高高的

(17) 忍受痛苦 [sustain]。

(18) 如:挺过去;挺住

(19) 前进 [advance]

单身挺战,众莫能当。——《宋书》

(20) 顶住,抵抗 [resist]。

(21) 如:挺撞(顶撞);谁能挺敌;挺刑(不屈服于刑罚)

(22) 脱身 [get away]。

(23) 如:挺走(退走);挺逸(脱逃)

词性变化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形〉

(1) 杰出;特出 [outstanding]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又如:挺率(卓越特出);挺秀(杰出,俊秀);挺杰(卓越杰出);挺特(超群特出);挺冠(杰出超群)

(3) 直率 [upright]

我心挺挺。——《左传·襄公五年》

(4) 又如:挺切(直率恳切);挺正(正直);挺确(刚正);挺挺(正直的样子)

(5) 生硬 [stiff]。

(6) 如:挺腰子(摆架子,耍威风);挺触(顶撞,触犯);直挺挺地站了起来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副〉

(1) 非常 [very]。

(2) 如:挺好;病得挺重的

(3) 颇,相当 [rather]。

(4) 如:今天挺冷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量〉

(1) 用于某些挺直物

荐脯五挺。——《仪礼·乡礼酒礼》

(2) 又如:一挺机关枪

常用词组

挺拔、挺括、挺进、挺劲、挺劲、挺俊、挺立、挺起、挺身、挺身而出、挺尸、挺实、挺秀、挺胸凸肚、挺胸突肚、挺直、挺撞

  拼音    注音  ㄌ一ˋ   
部首  立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UUUU  仓颉  YT  郑码  SU  四角  00108  结构  单一电码  4539  区位  3302  统一码  7ACB  笔顺  丶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立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站,引申为竖起来:立正。立柜。立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

⒉ 做出,定出: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

⒊ 存在,生存:自立。独立。势不两立。

⒋ 马上,即刻:立时。立刻。立等。

⒌ 姓。

统一码

立字UNICODE编码U+7ACB,10进制: 31435,UTF-32: 00007ACB,UTF-8: E7 AB 8B。

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stablish、exist、immediate、stand

相关字词

坐、破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立的拼音:   

<动、名>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stand]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4)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erect;set upright]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5)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6) 设置;设立 [set up;put up;establish;found]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7)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8) 制定;订立 [lay down;draw up;conclude]。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9) 确定;决定 [define;decide;determine]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11) 存在;生存 [exist;subsist]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12)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13) 立身;立足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have a foothold]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15) 登位,即位 [be enthroned;ascend the throne]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16)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17) 又

陈涉乃立为王。

(18)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19)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help;establish]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20)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21) 推荐 [recommend]。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22) 指出仕 [become an official]。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23) 显现 [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24) 停止;停留 [stop;stay]。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25) 通“莅”。临,到 [arrive;be present]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26) 通“粒”。进食 [take food]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词性:名〉

通“位”。爵次、位次 [precedence]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词性变化

立的拼音:   

〈词性:副〉

(1) 立时;立刻 [immediately]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常用词组

立案、立逼、立场、立春、立等、立地、立地生根、立定、立冬、立法、立方、立方根、立方米、立方体、立竿见影、立功、立功赎罪、立国、立户、立即、立僵、立交、立脚、立决、立刻、立论、立马、立马良久、立眉瞪眼、立仆、立秋、立射、立身、立身处世、立时、立式、立誓、立体、立体几何、立体声、立夏、立宪、立像、立效、立心、立雪、立言、立业、立意、立有间、立约、立约人、立正、立志、立柱、立锥之地、立足、立足点、立足之地

成语首拼